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关于发展问题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

关于发展问题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所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1]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00多年的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历史与发展经验说明,马克思主义真正的价值追求,是只有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本民族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最现实、最崇高、最伟大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在90余年艰苦奋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始终不渝地同那些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和脱离实际、偏离中国国情的形形色色的假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而且始终不渝地坚持在推进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不断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2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在立场、观点、方法论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关于发展问题的崭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道路上和发展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的全新学说。它的整个理论体系和所有实践活动,都深刻、全面、系统、科学、严密地体现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所形成的科学发展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新鲜与活力过程中的价值追求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方面,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无比鲜活的素材;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开放的,始终处于发展状态的,它总是随着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因此,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的需要和实践规律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在当代中国的必然,同时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一步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进程中,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上的政治多变、经济萧条、文化碰撞、环境恶化和国内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的发展压力,在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变革的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关于推进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和方针政策。这就不仅从理论上继承、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而且特别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在21世纪中叶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一现实出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回答了在今天的中国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真理认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角度,所作出的符合中国实际,有利中国发展,推动中国前进,促进世界进步,发展人类社会的这一系列有关科学发展的理论,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处于鲜活状态,始终具有发展力量的价值追求。
  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能动性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总是通过自身的、能动的力量,不断地同自然界和人类自身进行各式各样的变革和开展各种各样的斗争,才以此改变、推进和发展了这个世界,才构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现代的人类社会。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使我们看到: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而且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因此,在当代中国,发展不仅是硬道理、发展更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更是当代中国是否前进的根本问题。其最为根本和最为首要的,就是要不断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当代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作为领导13亿多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就是要在新中国建国60多年所奠定的坚实发展基础上,始终继续坚持发展这一个主题,把握好转变发展方式这一条主线,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更新人们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陈旧的观念和落后的意识,积极改革阻碍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制度体制;有效改进那些不适应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途径方式、技术手段;努力创新科学发展的制度体制与评价方式;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着力把握发展的规律,积极破解发展的难题,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水平和效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真缔,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发展问题上人类必须能动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

  三、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就是要改变一切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社会每一个成员自由而健全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实现和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国际环境的构建,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整个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建构和这一理论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首先坚持以追求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全心全意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以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我们检验发展成绩的标准,以一切为了人民,始终依靠人民,永远服务于人民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在践行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十分重视整个国家、各个民族、全体人民总体上的发展,而且特别重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以通过西部大开发,狠抓民生建设等一系列的实践,让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从物质财富、精神文化、政治权益、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得到均衡、协调、全面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既十分强调社会成员每一个人本身的发展,又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进,高度重视在发展中对人的尊重、解放和依靠,突出一切为了人的价值取向。所有这些,都使科学发展观这一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问题上,体现出了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构建与实践活动中的崇高的价值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问题上对社会事物要求的系统性、全面性、平衡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价值追求
  任何事物的出现和存在,都处于一定的系统、关系和环境中。因此,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首先必须从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系统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和认识;同样,对任何社会事物的认识与把握,也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处的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只有这样去认识和把握世间的各项事物,才可能更客观、更科学、更全面、更系统。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看到,任何社会事物的出现、存在和发展,又往往处在一种十分复杂的环境中,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中。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我们对事物客观科学的认识,用最大的努力,去认识事物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这种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复杂性、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通过我们的艰苦工作,使相关事物的发展达到一种平衡和稳定的良性状态。
  科学发展观一再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一方面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我们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发展还有许多地方又是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的。我们在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方式改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群众政治权益获得、民主诉求方式的表达、社会文化权益获得、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与不断丰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发展都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都还处于一种不够协调、不够全面、不够平衡、不够科学的状态当中。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人才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并利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时期,全面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逐步使中国走向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事物总是处于一定矛盾环境中的,在发展过程中也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这种矛盾、问题的存在,有时还可能从一般的、非对抗性的演变或上升成为尖锐的、对抗性的、甚至完全影响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就不仅要清楚看到今天我们社会存在的各种对抗的和非对抗性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看到我国在发展问题上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社会环境之间各种不同的发展差异,更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用科学的方法,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采用科学的发展手段,形成科学的发展成果,才能解决、协调和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科学有效的发展。
  任何事物从它的产生、出现到消亡,绝不可能是一尘不变的。各种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总会发生变化并有所发展。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经济社会事物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它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必须长此以往,持续不绝。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未来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都必须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来想问题、做工作、求发展。特别是在今天,我国处于资源短缺、能源有限、发展受阻、前进受到制约的过程中,更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用科学的方式、先进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去实现各种发展资源的节约、发展环境的保护、发展力量的集约,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要做到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既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伟大壮举。我们只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才能更加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事物发展必须做到全面、系统、协调和可持续的价值追求。
  五、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推进社会事物发展中坚持重视实践、尊重客观、讲求方法、促进社会事物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相互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涉及到整个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地域范围内的发展,而且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在自己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到亚洲乃至世界各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少不尽人意、不够全面、不太平衡、不很客观、不太讲求规律、不十分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首先按照科学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和部署,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任务、总战略和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要求来进行统筹兼顾。对那些存在的问题、分歧、差距、困难和矛盾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去进行统筹和协调。

  坚持统筹兼顾,不仅要十分重视统筹的目的性、总体性、全面性和前瞻性,而且要特别注意统筹并兼顾事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差异性和矛盾性。在统筹兼顾的过程中坚持尊重客观实际,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意愿。既统筹兼顾处理好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长远问题与全局性问题,又统筹兼顾处理好人民群众在现实发展中的眼前问题、现实问题与具体问题;既统筹兼顾到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与有效力量,去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又要统筹兼顾到我国东部沿海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和中西部基础相对较差地区发展的协调共进;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统筹和协调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两个大局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各种问题,统筹和兼顾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各种诉求的关系,认真按照中央提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出的统筹好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五个方面的发展,从而全面、科学、快速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六、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目标,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最大化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必须尽可能地去追求发展目标和效果的最大化。科学发展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过了解决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华民族在总体上实现小康,现在正在全面建设小康并不断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进程中所提出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追求的发展就应该在过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质量问题的发展,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追求发展的质的前提下不断地追求量的发展。从新中国走过的历史看,在前30年,我们在这个方面是走过弯路、吃过苦头的。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为了尽快改变自己一穷二白的面貌,出现了一些脱离客观现实,不讲科学方法,违背发展规律,极力追求发展数量的问题的“大跃进”的做法。最后形成的结果,不仅违背了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真正目的的价值追求[4]。
  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较长时间内,有一些人在一定的领域不顾发展条件,不讲科学规律,不管未来状况,一味地追求所谓“跨越式的发展”的做法,也使我们的发展受到过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我们自己和人类社会发展经验、教训与探索规律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得来的。因此,今天我们坚持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就是遵循客观实际、讲求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发展、符合未来方向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价值追求。
  所谓“好”,它不仅涉及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质的要求,同时它更体现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和生态环境协调、和谐发展的态势上,反映在整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的状态中,落实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个地区、全国各个民族统筹协调、齐头并进发展的事业上,蕴含在全社会各项工作、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协调发展的工作中,影响到中国的全面进步与世界各国人民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
  所谓“快”,就是要求我们的发展要在突出“好”,坚持质量、效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的速度,做大发展的总量。由于历史、地理、资源和人口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的确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的经济总量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我们的人均数量还排在全世界的100位左右[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仍然要求我们必须以艰苦的努力和只争朝夕的精神,转变发展方式,采用先进手段,创新科学技术,改革管理方式,节约资源能源,讲求效益质量,在坚持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抢时间、争速度、求量变,以获得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
  “好”和“快”,在我国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好”是坚持科学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价值追求的根本点、落脚点和归宿;质的问题始终是我们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快”是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严格地说,没有好,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快,既使有一时的快,最终也可能因为没有达到好的要求而拉慢快的发展步伐,甚至使真正的快,长效、可持续的快,走向缓慢甚至停滞。
  总的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在其实现的目标问题上一定要始终坚持既好又快,做到好中求快,快中讲好,好字当头,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这一发展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上的最终价值追求。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转型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县区级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
    检察文化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动作用
    从国际文化发展战略看中国文化安全
    网络政治传播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发展贵州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探讨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城市化战略与路径
    我国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理性思考和战略路…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政治文化研究“复兴”的争议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借鉴英国经验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思…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