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历史趋势——中国文化必然逐步现代化

历史趋势——中国文化必然逐步现代化

  一
  有必要先搞清楚,何为“现代化”?“现代化”这个词语的出现,为时甚早,据美国学者考证,它至迟在1587年开始为人使用。而“现代化”作为一种学说或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却是“二战”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对它的涵义的阐述更是众说纷纭。仅从我国的辞书看,就有四种:(1)《现代汉语辞典》(修订本)说:“使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国防现代化、现代化的设备。”(2)《辞海》(1999年版)说:“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作为过程,其首要标志是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其标志为政治民主、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社会流动和现代化人格)。作为目标,它一般指以当代发达社会为参考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现代化潮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现代化并无统一模式。中国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具有相互排斥特征的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就是现代化。”(4)《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本》较详细的指出:“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的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意味着采取适合国情的有效措施,实行有步骤的经济技术改造和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尽快赶上经济发达国家,适应世界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以上四说中的(1)含义狭窄,文字极简,远不足以概括这个词语的丰富内涵;其中的(2)、(4)说清了过程,揭示了目标,既概括又具体,是这四种解说中较完备的。如果能够将(2)的第一句加以补充改写,比如以“传统社会、不发达社会演进为现代社会、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取代之,也许会好一些。而且,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似乎也宜提到,政治民主等等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可以起积极作用的。其中(3)指明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具有相互排斥的特征,点出了传统向现代演进是一个过程,虽可谓言简意赅,但过于抽象,令人无法掌握其具体内容;后三种解说还有一个共同的疏忽,它们没有注意到:这个过程是由不同社会之间的交流和交流中的冲撞以及在冲撞中寻求和谐互补而触发推动的,因此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只宜“采取适合国情的有效措施”;(4)说的最后一句至为精辟,只有加速发展转变,尽快赶上,才能够“适应世界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二
  “传统”可说是“现代”的对称,它们几乎是一对范畴。传统通常包括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宗教、风俗、艺术和各种社会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等,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不仅有着无形的影响,而且还起着控制作用。在传统社会的时间划分上,西方一般是指古代和中世纪截至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阶段;我国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晚清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大致可称作传统社会。传统具有两重性,其中的积极因素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其中的保守和落后因素,则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的实行,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那种“巨大的阻力”、“历史的惰性力”。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积极因素如果能审时度势吸收外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来文化中的积极成果,并勇敢冲破保守和落后因素的重重障碍,传统社会就能够渐进入发达的、现代的社会;反之,则必然依旧徘徊于不发达的、痛苦的困境之中,我国近世历史的迟滞前行和艰难变革可为佐证。
  三
  当代学人丁伟志、陈崧合著的《中西体用之间》是一部探究晚清以来一百多年间中西文化交流中诸多问题的专著。它详列确实的史事,进行细密的剖析,抒发持平的议论,迭出精彩的见解,对于人们认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大有补益。谨择本文所需者复述之。(1)它指明了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清王朝衰颓、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迟滞的时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已经不仅是两种具有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特色、不同长短的文化,而且是形成一为先进、一为落后的两种不同发展程度的文化,文化交流的均势与平等的格局已被打破。在交流中,作为先进的一方,是主动的、进攻性的,以改造对方使之适应于自己的需求为目的的;而作为落后的一方,则是被动的、防卫性的,以寻求摆脱困境、振衰起颓为目的的;进攻性的一方,来势猛、规模大,且伴随着经济上、政治上乃至军事上的侵略行为与事件不断发生;作为落后的一方,面临着要回答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革或新建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这样的大问题。交流已远远突破狭义文化的圈子,具有了强烈而严峻的政治性质。而且,这时期的交流不同于往昔,更具有广泛的国际活动性质。比如,华夏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流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未受外国势力操持;明末清初之际,文化交流的内容很有限,只在上层极少数有识之士之中进行,没有构成大的社会影响,可说是两种既成的定型的文化体系间相对平静而持恒的切磋琢磨、汲补吐纳,而晚清却变成了为急剧动荡的国际局势所左右的、瞬息万变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选择,使中西文化交流从内容到形式,都成为循着世界潮流而灵敏变动的、名副其实的国际文化现象。(2)它表述了具有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规律性的理性认知:通过对晚清各种文化流派和文化主张的剖析,展现出中国文化推陈出新的艰难曲折历程,解读出这场文化巨变中错综复杂的各种文化见解的是非曲直,描绘出由技艺层面逐渐进入制度、思想层面,由以改良方式图谋富强发展到以民主革命方式企盼彻底改造旧国家、旧制度和建设新国家、新制度这种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时缓时急的进程,从而揭示出中国文化的逐步现代化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止的历史趋势,为东方的文化古国走向现代的发达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引人深思的资料,对于此时此刻国人探讨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大课题,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必由之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高筑门墙陶醉于自我封闭之中,拒绝与异族、异域交流,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甚至难以“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鲁迅语)。因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谁也不能违背。
  一部中国文化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随着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的盛衰而或进步或僵滞的历史。近世以来,我国几代学人都对此极为关注,且多精彩阐述。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我中华当战国之时,南北两文明初相接触,而古代之学术思想达于全盛;及隋唐间与印度文明相接触,而中世之学术思想放大光明。今则全球若比邻矣,……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彼西方美女,必能为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
  柳诒徵在《学衡》杂志连载的《中国文化史》里,将中华文化发展史划分为三个时期:(一)“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之文化之时期”;(二)“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以印度文化输入吾国,是吾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三)“自明季迄今日,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中西体用之间》一书的“引论”中对梁、柳二氏的见解进行了述评,认为:梁启超“把今日全球文明简括为中西两大文明,当然是失之偏狭”,但却“生动地体现着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满腔热情”;柳氏划分三个时期之说,符合历史实际,但“亦有缺陷”,最突出的是“吾国民族本其创造之力”而“构成独立之文化”,他没有看到这种“独立之文化”,也是伴随着长期的颇具规模的文化交流而构成的。“引论”特别强调了柳氏提出的“中古和近世两次大规模引进与融合外来文化的大潮,在中华文化史上确有划时代之性质,每次都促使中华文化开拓出新局面,展现出新特质,进入了新时代”的结论。伟志伉俪在概述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时,认同梁、柳对华夏文化与佛教文化交流所持的观点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并着重阐发这一交流的巨大作用和意义,他俩认为:“佛教文化的输入,对中华文化的震撼是空前的,引起的冲突与变化也是空前的。”“中华文化确因吸取消化佛教文化,而进入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崭新的繁荣期。”而“与佛教文化的交流融合(当然这中间始终伴随着抵牾),改造了中华文化。同时也创造性的改造了佛教文化本身,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只是,这本书的主旨是通过对晚清中西文化观的述论,探讨中华文化的近世境遇,不遑对中印文化交流问题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不免使我引以为憾,因为多年来我曾对这一交流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何以取得成果怀有兴趣,很想了解其中底蕴,以长见识,借获教益。

  四年以后的199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陈远宁的《中国佛教与宋明理学》一书,其副标题赫然在目:“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成功例证。”我终于如愿以偿。匆匆拜读一过,对于这两种文化在冲撞与交流的过程中为何能融合?如何融合?其切入口和融会点在哪里?有了个大体的了解就搁下了,“读书不求甚解”也。2002年,出版社又将它列入《学海一牛鸣丛书》,作第二版印刷。在学术界浮躁之风甚炽,“一次性消费读物”铺天盖地之际,这个事实说明:它的述论已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可能还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四
  感想之一:文化交流是无法阻挡的。
  2002年9月,我曾作西北之旅,访“丝绸之路”。在古称西域的新疆,在以敦煌石窟闻名于世的甘肃,在我国历史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且为十一个王朝先后建都于此的陕西,眼见苍茫大漠,荒凉戈壁,巍峨高山,恶劣气候,和那自“天下雄关”嘉峪逶迤东去的长城以及那“固若金汤”的西安城堡,遥想那多处古战场上的无数次的狼烟烽火、血腥杀戮与悲壮惨剧,所有这些自然的、人为的重重障碍都无法阻隔中华文化的源源西去和异域文化的滚滚东来,在搏击中,这条丝绸古道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汇流的河床,形成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陆路交流的唯一通道。其中尤以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古龟兹和古高昌境内的不同风格的石窟,为当地志书称作“创造了人类也是地球上当之无愧最宏大的奇迹”莫高窟、陕西的众多佛寺就是这种广泛深远影响的辉煌遗存。当今世界已由农业而工业化而信息化,文化交流更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封杀的。
  之二:融合需要长过程,更需要找准切入口和融会点。
  文化交流是彼此将具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提供给对方,而融合则需要在长时间的冲撞过程中,寻求彼此间可能相谐互补的因素,取长补短,才有可能逐渐将不同的文化体系的物事合为一体,而且还需要找准切入口和融会点。陈远宁的书对此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具有开拓意义的探究。它综述了从西汉到东晋特别是到隋唐佛教经由与黄老道家和神仙方术结合、佛学玄学化到佛学与儒道进一步融合的长过程。在这过程中,佛学曾把道家的长生久视之术融会于自己的禅定之法中;也曾抓住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与“心”这两个重要范畴予以改造、升华,发挥其缓和社会矛盾的功能,得到当时某些统治者的鼓励,视为“皇王之化”,而援儒入佛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切入口和融会点集中在伦常道德这个覆盖面最广、渗透度最深的问题上。印度佛教把中国的伦常道德纳入自己的教义和宗教实践,因此最终形成中国佛教。
  它在历史的回顾中,论证了佛教与宋明理学的联系和区别。它认为,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大量史实表明:就联系方面而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里,无论是本体论、人性论或是认识论,与佛学的“真如”本体、“如来之藏”、“真如实相”等等论述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援儒入佛而中国化了的佛教,就为宋明理学提供了思想背景资料,还为宋明理学建构自己的思想框架提供了精致的思辨方式和思辨结构,更为理学家们论证封建纲常的合理性、“存天理而灭人欲”的性善论以及认识真理与思想修养相联系、渐悟与顿悟相结合等诸多论题找到了哲理的根据,获得了以佛证儒的效益,从而一扫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儒家神学本体论的粗俗和荒唐。诚如丁伟志伉俪所言:“中华文化确因汲取消化佛教文化,而进入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崭新的繁荣期。”此后,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在近八百年的长时间内,它十分适应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形成为一种主流的传统。
  然而,“传统是一种巨大阻力、历史的惰性力”(恩格斯语)。它一旦拒绝与异己的异域的文化再交流再融合,就丧失创造力,崭新的就会变为陈旧的,支配着的就会化作禁锢着的。后来,虽有一些被视为异端的思想者突起,或反程朱,或既反程、朱又反陆、王,但都难以冲破重重围困,有的还极为不幸,如李贽就被捕下狱、割喉致死,他的《藏书》、《焚书》被为某些近人讴歌礼赞的清王朝多次下令焚毁,留给文化思想史上的教训是惨痛的!
  之三:着重谈谈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梁启超期待中西两文化“结婚”并“为我家育宁馨儿”,柳诒徵盼望中西两文明“相激相荡而卒相结”,可是,“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汉书·外戚》)。陈远宁提供了一个“本土文化与外国文化融合的成功例证”,但这是中古时期历史演进的产物,那时的华夏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恰似丁伟志伉俪所言,“难以说是两种不同水平文化的高下之分”,只有“两种不同来源文化的主宾之别”,如果要求它作为近世中西文化“结婚”或“相合”的模式,显然不恰当也不可能的。然而,它提出找准切入口和融会点,从人的思想切入,在覆盖面最广、渗透度最深的问题上融合,却很有启发意义。而《中西体用之间》一书则是通过对晚清(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以来中西文化观的历史回溯,来揭示中国文化必然逐步现代化的历史趋势。
  有必要强调一点,柳诒徵指出“自明季今日,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很有预见性。可惜,他看到的只是表象,他忽视了潜在的本质推动力:神学思维——玄学思维——科学思维。这不能苛求前人,因为那时科学技术的先进生产力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谈历史情境教学中的语言再现法
    伊朗语言历史的变化
    谈历史语言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历史课教学实效及其语言艺术性探索
    谈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之我见
    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历史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新课标高中历史语言教学艺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基于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