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清时期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中国政党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思想基础。但政党产生的直接原因却是中国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它的产生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宪政运动。
【关键词】近代中国 政党 宪政
一、中国政党诞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经济方面
1840的鸦片战争,这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直接催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新兴的社会阶级。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党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同时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认识视野;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党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其发展使得新兴产业打破了传统产业的布局,过去的阶级阶层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有了自己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要求。
2.政治方面
20世纪伊始,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被迫实行所谓的“改革”,以挽救其摇摇欲坠的政权。1901年1月29日西太后在远离紫禁城的西安匆忙发出实行“新政”的上谕。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虽然是为了挽救其垂死政权的不彻底的改革,但它却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与现代化,加速了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尽管“党禁”令没有公开、彻底取消,但是,“谘议局”的设立,以及《钦定宪法大纲》中有关臣民集会、结社、自由的明文规定,为立宪派建立政党、政团组织,公开参与政事,甚至联合成为全国性的政治力量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3.文化方面
晚清时期,是一个中西文化大碰撞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开始主动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承担起为了振兴民族而介绍和传播西学的重任。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华民国成立,改良派和革命派都积极向西方寻求政治发展模式,西方政党活动和政党观念以报纸、书刊、译著为媒体传播开来,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西方政党观念的传播在社会舆论上逐渐突破了清政府的党禁,为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政党产生的直接原因——宪政运动
政党是社会演进的产物。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正是近代的民主政治、法治和人权的发展才导致了中国政党的产生。
1.民主:政党产生的基础
在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这时的人们没有民主可言。正是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了社会成员强烈的民主权利观念,这必然唤醒人们自觉地用公民的权利约束国家权力和政府行为。为此社会上觉悟的先进分子们便自动地组织起来,提出纲领,努力克服多元化的个人利益追求所造成的选择社会目标上的混乱和对社会秩序追求上的干扰,设立组织,积极动员民众参与政治生活,使民主真正有效运转起来,形成政党。当各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不仅通过代议制民主争夺国家权力,而且还通过寻找合作者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政党才发展为大规模的群众性组织。
2.法治:政党政治的保障
法律要对政党的活动方式加以规定,政党也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如西方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政党法》,或在宪法法律中规定有关政党的条款,对政党的地位与作用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西方国家政党更迭频繁但政局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所有政党都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所有政党都完全处于国家的法律监督和制约之下,无论哪个党执政,都是在法律秩序内依法进行的。由此可见,文明民主规范的政党制度必然是法治的,法治的精神贯穿于政党活动的全过程。
3.人权:近代政党政治的核心
新兴的资产阶级运用人权观念颠覆了专制制度的基础理念,把国家权力从目的降为手段,为国家权力的民主化提供了理论前提。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权理论论证自由平等的天赋权利,实质上是向君权神授的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和特权制度提出挑战。近代中国政党就是在这些资产阶级的革命风暴的影响下产生的,他的产生虽说是在清末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作为挽救国家危亡的手段,但究其根本没有公民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又哪来的国家权利,因此近代中国政党是为了中国人民最基本的人权而产生的。所以说近代政党政治的核心是政党对于公民权利即人权的追求。
三、思考
近代中国政党的诞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专制主义斗争的结果,这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大不相同。世界政党产生的模式分为原生型模式和次生模式。原生型模式即政党的产生是本国内部条件造成的结果。原生型模式以西欧、北美国家的政党最为典型。与之相反,所谓政党的次生型模式,即政党的产生是由于受到外界政治因素的刺激引起的社会变化的结果。如果没有西方的坚船利炮的轰击,中国社会还不知道要在传统的封建专制的社会里停留多久,西方列强的入侵,从外部打断了中国社会的漫漫“进化”之路,犹如外科手术般的操作,把中国带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使中国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新的中华民国临时政权。新的民国政权的建立从此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民国建立后国内的政治环境空前宽松,为人们结社组党、参与国家政治活动,为参加政党活动的中国人模仿西方式的政党政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政治土壤。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的宪政意识也从无到有并且使中国的宪政文化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这一切又推动了中国的宪政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政党诞生的历史特殊性告诉我们,虽然政党政治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但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条件下,各国的民主宪政道路会有所不同,同理西方的政党政治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国家。每个国家只有在其深刻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下,努力在实践中探索,才能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民主政治的现代化道路。总之,近代中国政党的产生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有着独特的原因和鲜明的特色,而这些原因与特点都影响了此后中国的革命与政治格局。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
[2]刘景泉,郭德宏.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杨德山.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朱建华.中国近代政党史[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5]朱建华,宋春.中国政党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