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合作战略研究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合作战略研究

  一、 引言
  随着世界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关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与推进,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6月,我国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其中要求,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高度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其不但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产业,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人才质量和数量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育无疑已成为衡量我国国家竞争力的一项指标。
  二、 海峡两岸创意产业及其人才合作现状
  1. 中国大陆创意产业现状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极具有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其融合了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核心产业。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文化、传媒和体育部(dcms)于1998年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2005年12月,北京首次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称谓,揭开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序幕。对于中国来说,其文化创意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据《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的市场上所占份额不足4%,与此同时,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占10%。虽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起步较晚,但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表1为2008年我国各大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
  而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2011年度报告》显示,在对全国60个城市的排名中,北京和上海在各项统计指标上均远远领先其他城市,企业数量超过5万个,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资产总额超过1.5万亿元,营业收入均在5 000亿元以上;广州、深圳和杭州等11个城市,其各项指标的排名也基本在前20名以内,企业数量均在1万个以上,就业人数在20万人以上,资产总额在1 50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在500亿元以上。由此可见,虽然我国较之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扶植,海峡两岸的通力合作,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其创意产业的发展必将赶超发达国家。
  2. 中国台湾创意产业现状分析。2002年5月,台湾当局明确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列入“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2002-2007)”,以期通过行政力量营造环境,推动产业发展,该计划并于2007年底实施完毕。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1月7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在“立法院”第七届第四会期第十七次会议上获得“三读”通过。中国台湾当局的一系列扶植政策,无疑壮大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使得中国台湾软实力大幅度提升。创意生活产业作为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中独有的产业类别,其扩展和延伸了中国台湾文化创意的产业领域。据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2008年,中国台湾创意生活企业、营业额、就业人数等都有一定的变化。创意生活企业数从28家上涨为127家,营业额从98亿元台币提升至234.5亿元台币,就业人数也有大幅度提升。同时,发达的媒体及数码科技可以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平台,据了解,中国台湾拥有超过100个电视频道,且电视节目、流行音乐和文化出版业在中国大陆、东南亚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并且其软件研发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3. 海峡两岸人才合作现状。近年来,随着两岸在经济、贸易、文化等多领域交流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空间。2010年第八届“6·18”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大会期间,海峡两岸70家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参加了展示与合作洽谈活动,20项中国台湾人力资源机构服务项目成功对接;一百多家单位和二千多名高中级人才参加了海西项目人才对接与中高级人才专场招聘洽谈活动。2012年7月,由浙江省人力资源经理协会、中国台湾1111人力银行联合举办的“2012年第二届两岸高层次人才网上交流会”在台北成功举办。浙江省100家企业推出300个岗位,包含三十多个行业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员来到北京,并将其优秀的创意、巨额的资金和丰富的运作管理经验一并带来,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这也表明了大陆有其想要发展的空间与资源,与此同时,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也为大陆带来了新的创意与思路。
  三、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
  1. 必要性分析。
  (1)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急剧需求。人才一直是发展各个产业的核心要素,人才素质的优良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兴衰,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这一要素显得尤其重要。据统计资料显示,“日本的创意、创造学校已达5 000余所,创意人才达到5 000万;美国创意人才也有3 900万,尤其是文化创意中心城市人才更为密集,如纽约文化创意人才占总就业人数的12%;伦敦、东京则分别高达14%和15%。而目前我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才还不到1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创意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5 000万”。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的情况,我们不仅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优秀人才,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诸多知名大学都在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同时,台湾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联合各个大专院校,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才。除此之外,其还制订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国际进修交流与延揽来台计划作业要点》等政策,进而培养高端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通过政府的人才政策导向措施,中国台湾省在短时间内集聚了大批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由此可见,海峡两岸通过交流合作,双方可以学习并探讨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而培育出满足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

  (2)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是跨越多个行业、渗透诸多领域的产业。产业的发展往往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具有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往往极易被“偷窥者”模仿,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破坏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平衡,同时严重打击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的热情,所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为止,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制仍不健全,执法部门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力度不够,这也使得“模仿者”尤为猖獗。因此,加大执法者的执法力度,是切实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路径。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法律保护,2010年1月7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在中国台湾省“立法院”第七届第四会期第十七次会议上获得“三读”通过。另外,《“行政院”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办事细则》、《“行政院”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暂行组织规程》、《“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景美文化园区场地设施使用费收费标准》等法律规范对文化创意产业也有所涉及。由此可见,中国台湾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保护的法律机制,这是值得大陆政府借鉴和学习的。
  (3)创新意识的缺失。中国大陆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的创新思维存在一定的缺失,这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言具有致命的威胁性。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对于国际信息的捕捉和掌握,对其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发散作用。与此同时,台湾也积极赋予传统事物新创意与生命力,因此逐渐建立起鲜明的意象,成为华人创新产业的首选。
  2. 可行性分析。
  (1)两岸关系逐步正常化。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是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合作领域范围广,其中不乏像文化创意产业这种具有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在《海峡两岸与区域人才合作发展论文选》序言中所统计,“截至2009年底,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9 600亿美元,2010年一季度,两岸贸易额达到314.4亿美元,同比上升72.7%,与此同时,经贸发展直接带动了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日益广泛,据2009年统计,两岸人员往来达到54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交流访问和旅游突破93万人次,首次来大陆的中国台湾民众达33万人,1985年以来,累计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达二万多人”。两岸关系的正常化走向,不仅使得两岸的贸易合作日益扩大,也使得两岸的人才交流更加顺畅。
  (2)优势互补。众所周知,中国台湾省地域狭小,市场经营范围有限,而大陆地域宽广,资源丰富,可为其发展提供雄厚的物力与财力,加之中国台湾与大陆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这势必构成了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交流合作的先天条件。2012年5月24日,由江苏省文化厅主办、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协办的2012中国台湾·江苏周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交流会在中国台北举行。市委副书记邹宏国表示:“常州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新、需要人才,希望中国台湾文化创意界的同胞朋友与常州文化产业平台的建设上,实现合作共赢”。大陆可以为中国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硬件基础,中国台湾也可以为大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优秀的人才,通过两岸的人才交流合作,势必会带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在世界的软竞争能力。
  四、 加强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合作的建议对策
  1.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不仅可以起到行业标榜的作用,还可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示范区的建立,不单单是两岸企业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扶持和各大高校的通力合作,在示范区内,政府、高校、企业之间形成如图1的相互支持关系。政府为企业和高校提供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企业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为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实践的平台,为其创意想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可以选取高校中优秀的学生到台湾或是大陆进行实际操作学习,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这样从高校培育出来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创新理念。这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来说,是极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和高校共同培育的专业文化创意产业人

才对于国家来说,是提升其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地位的制胜法宝。
  2. 企业联合举办创意大赛。两岸企业通过联合举办文化创意大赛,吸引和发掘有潜能的人才,对于获得名次的选手,企业予以重用,又或者可以让其作为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信使”,对两岸的文化和创新思想进行引进和宣传。不仅如此,通过大赛还可以组建创意团队,让两岸双方的队员相互组队,这样不仅加强了队员们了解彼此的机会,而且还使得两岸的文化在比赛的过程中更加融合。这对于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交流来说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
  3. 国家政策支持。为了促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交流合作,针对两岸合作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国家应予以政策的支持。如:《北京市鼓励和吸引优秀文化体育人才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和《北京市鼓励和吸引优秀文化体育人才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等,吸引和鼓励各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来京创业工作[10](90)。除此之外,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来大陆或者去台湾交流的,应相应给予补助和津贴;对于大陆和台湾合作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如:减少税收等。若想加强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交流合作,国家政府必须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支持,否则,单单靠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助,很难达到切实意义上的交流合作。
  五、 结束语
  21世纪,产业的发展往往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带动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从文化创意产业角度,对海峡两岸人才合作交流进行探讨,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逐步正常化,使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贫乏,这无疑促进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举办联合创意大赛等措施,加强两岸双方文化创意人才的交流合作,使得双方优势互补,在掌握各自优势的情况下,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两岸学者“寻椽”清明文化
    探究中华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
    妈祖文化与海峡两岸民间信仰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和平统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