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文化创意理念下的会馆产业发展战略

文化创意理念下的会馆产业发展战略

  1、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是创意产业中以文化资源为主来从事文化商品生产的那部分,也是文化产业中创意要素起核心或主导作用的部分,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集。文化产业所从事的是按照工业标准从事生产、再生产、传播和流通文化产品,提供相关服务,能够形成产业价值链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包含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转换成满足人们对精神情感、兴趣爱好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商业利润的行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是富有创意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充分利用了人类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已成为其他产业的核心,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就是品牌竞争,品牌战略作为产业发展战略之一,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旗帜,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战略是关于文化和创意产品和企业品牌的方向性、前瞻性、长期性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包括品牌规划、品牌传播和品牌经营三个中心环节,三者之间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战略整体。通过品牌战略推行,达到提高产品、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的战略目标,提高文化创意的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战略,通过品牌的文化定位来加强品牌的市场定位和价值定位。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新理念,加快确立首都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基础。建设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都是彼此包含彼此渗透的。城市空间的布局、城市建筑的风格、历史遗迹的形态、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都是文化特征和文化活动的载体,催生出带有特定文化气质的行为规范和心理认同。
  
  2、会馆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为同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乡或同业组织开展活动和提供特定服务的民间场所。会馆始设于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嘉靖、万历时期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明清时期的会馆大体可分为三种:1.试馆,即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北京的会馆大多如此;2.同乡会馆,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分布于北京、苏州、汉口、上海等工商业城市:3.同乡移民会馆,是由入清以后由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迁入四川的客民在当地建立的。
  早期的会馆绝大部分设于北京,是旧时代科举制度和工商业活动的产物,是北京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各省及有些府县在京设立会馆,专门接待本乡本土的举子。另外,工商各行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协调关系,联络感情,也建立了一些行业会馆。因此,北京就成为全国会馆最多的城市,据1949年的统计,全市有会馆550余座。
  会馆是各省在京各界人士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1912年8月,孙中山先生北上来到北京,京城各界人士在湖广会馆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湖广会馆还留下了张居正、纪晓岚、曾国藩、梁启超、章太炎及梨园泰斗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的足迹。鲁迅先生在绍兴会馆居住时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等许多不朽之作。1920年2月,毛泽东在湖南会馆的戏楼里召开了“湖南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如今,这些会馆都成为文物保护单位。
  由此可见,会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开发价值,它为展现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城市性格添加了深刻的内容。
  
  3、会馆资源的特色与定位
  
  3.1 文化遗产价值
  会馆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气息,对于保留人类共同财富和文明进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现代人类带来丰厚的文化体验。任何文化遗产都超出原本的实用功能和地方局限,成为人类共享的、世界认同的国际化宝藏。会馆文化在历史上有长久的渊源,流传至今对研究现代会所、西方的校友会和俱乐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智慧资源汇集和信息交换的重要场所。
  3.2 公共文化价值
  对应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文化指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社会性、事业性的文化活动与类型。公共文化是都市文化中最为主流的文化生长纬度,代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核心导向,是市民群众通过最为普遍的大众传播手段所接触的文化内容,具有规范化全、普及面广、计划性强等特征。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体现在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城市精神的全面表达。城市的建筑、公共环境、教育等等,都应当被划归于公共文化建设的范畴内。会馆资源中最具生命力的民间文化气息、组成会馆传统建筑等都是公共文化的生动体现。数百年来,会馆资源默默地向外界交流着其所在城市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特色,因此公共文化价值是会馆资源的一大特色。
  3.3 文化产业价值
  对应于文化市场体系的商业文化是文化消费时代重要内容,无论哪一种文化形式,甚至是文化内容本身,都不可避免成为商业时代的一部分。如果工业化革命完成了技术对文化的符号性强化供人购买使用的话,那么信息时代的数字化革命刷新了个性文化历史成为文化消费的强劲动力,文化产业促进的商业文化是都市文化中势头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刨意文化在文化产业体系中包含了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一是营利性的文化创新,是文化商品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化产业主体。其二,创意文化还在政府规划的公共文化与市场导向的消费文化之外,呈现为民间文化类型。现代都市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个性化和去中心化,与社会整体行为的公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都存在着一定供求偏差——以会馆为例的民间创意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偏差下生长起来的文化形态。它具有非官方性、非营利性、非主流化、小众化、无计划性、无序性等特征。但同时,民间创意文化也是都市文化生命力的体现:相对于公共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许多游离干主流之外的文化创意和文化人才都在民间获得生长的空间;相对于受市场限制的商业文化,民间创意文化又给予了文化艺术本身更多更纯粹的发展机会。因此,民间创意文化也应当成为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受到关注的部分,它是文化产业潜在的来源,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创新和生命力的源泉,而会馆就是将其汇聚的所在。
  由上可知,需要分析甄别每一处会馆的文化特色;找到准确的定位,确定其主要功能,以此对应争取到政

府、社会和商界的扶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这一文化资源。
  
  4、会馆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4.1 会馆资源的保护
  会馆,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内核贮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散发着以民间文化为主的鲜活生命力;其外在又以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存在,即包裹着历史文化街区的躯壳。对于这一类现代性与历史性并存、物质性与精神性交融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不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在英国,政府普遍采用设立保护区的模式,整体保护“具有特殊的建筑或历史价值,并且其内在特点和外观需要保存或整治”的地区,采取持续性的保护与整治。同时,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和贷款,以使其获得持续的资金来源。在美国,政府采取历史地段保护的方式,也就是将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地段,美国历史地段的开发控制,主要的原则是以保护和修复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地进行扩建,并注重环境协调性。法国则采取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房屋所有人三者合作的方式,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制订标准,由所有者主持实施。德国的历史街区采取“整体性保护”的模式,其典型特点为注重静态建筑与活态居民的一体化保护,注重历史街区的原生态和整体性。日本的街区保护是以市(町村)为实施保护的主体,以街区中的街道建设为中心轴,进行修景、修理等工作。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保护过程中,需要各利益主体协同合作,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同时发挥市场功能,吸引现代商业经济八驻,形成现代城市历史文化展示与文化观光旅游新区。
  4.2 会馆品牌的开发
  二十一世纪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集中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中,国家软实力决定了对世界资源和财富的支配权,文化市场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品牌成为致命的武器,通过产品和市场进行深入人心的传播来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产生影响。发展文化产业也是政治的延续,文化产业的集聚是集中优势资源在战略上克敌制胜的基本保障,树立、经营和维护品牌是文化传播的关键战术。
  因此,品牌的开发成为将会馆注入文化产业大潮的关键步骤。在会馆品牌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并发挥会馆的政治价值、文化遗产价值,同时要深度发掘会馆的文化内容,并对其进行商业性拓展规划、传播及经营。
  4.3 会馆的规模化拓展
  文化产业如果不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树立不起持久的品牌,就不可能深八人心地传播文化,也就不可能使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获得世界的理解、接受和认同。
  同时,达到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将形成一个稳固的互为依存的联合体,通过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增强其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北京古老的宣武区现存300余座会馆,进行连片经营,统一管理有利于会馆资源的保护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具备会馆资源的规模优势。
  除品牌特色外,规模效应将成为会馆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如果将散布于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会馆联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将形成大规模的产业联动效应,从而保证会馆的文化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5、会馆资源的经营与管理
  
  5.1 切实做到资源分类
  建立会馆资源评价体系,对会馆资源进行科学分类。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明确各个会馆的定位、功能,即哪些资源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哪些可以在改造中开发,以此获得政府、社会和商界的扶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这一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率,通过分类找到富有“价值性”和“唯一性”的文化资源,以确定会馆的核心资源,树立会馆产业的品牌,并加以有针对性的推广。
  5.2 与地方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
  以北京会馆为例,作为百年来的京城民间文化聚集场所,会馆自身已经打上了深深的京味烙印,况且在几个世纪的沉浮中,会馆的发展脉搏已经牢牢嵌入了北京的“大动脉”之中,可以说会馆的发展与北京荣辱与其,休戚相关。因此,发展会馆产业,并不能脱离其实际生存的母体而单独运行。相反,如何充分呼应地方经济特色,如何更恰当地结合所在区县、城市的发展建设来规划会馆产业,则不仅满足了上述客观事实,也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免疫力”,同时回馈并带动其所在区、市的进一步文化和经济繁荣。
  推之于全国,将会馆产业的发展,纳入到其所在区、市,乃至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不仅是应时、顺势之举,更是提升会馆文化自身地位、强化市场竞争力、加强市场抗风险能力的有力手段。
  5.3 注重推广宣传
  为了完善会馆资源的经营战略,需要充分利用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工具,从而全方位的向各类人群推广会馆品牌,继而开辟更多的产品营销渠道。
  5.3.1 开辟网络虚拟会馆
  可以借鉴“网上世博”的成功经验,建立网络虚拟会馆,将产业中标志性的会馆资源介绍给大众,尤其是使用网络的中青年人群,并开发电子商务等辅助功能,在推广品牌的同时售卖周边产品。这些网络虚拟会馆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为国家级文化资源网站,从而提高其品牌地位和权威性。
  5.3.2 出版发行
  将会馆历史、名人足迹、名人作品、建筑风貌等丰富文化资源汇集成文字及影音资料,面向社会发行,从而扩大该品牌的辐射面,同时也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保存并传播了一部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5.3.3 拍摄会馆题材和人文故事的影视剧
  影视剧也是当今宣传文化品牌的最有效工具之一。撷取会馆文化中生动的元素筹拍成影视剧,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不失为影响范围广泛、效力持久的推广手段。
  5.3.4 举办主题活动、商业演出
  它既是一种常规的推广手段,也是最为灵活的经营方式之一。常年利用会馆的场地资源组织主题活动、商业演出,可以不断强化大众对会馆品牌认识:同时会馆利用常规活动、商业演出的收入反哺自身的产业发展。
  5.3.5 开发旅游项目
  开辟多条会馆文化旅游热线,向大众推广民间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从而长年维持会馆品牌的热度和产业的运营。
  5.3.6 组织集会
  组织商业、民间团体等在相应的会馆中召开“商业联盟”集会、“同乡会”等,不仅发挥了会馆的现实功能,而且为会馆进一步招商引资打开渠道。
  5.3.7 举办会展
  形成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展览等,不仅推广了会馆自身的文化品牌,而且有力地推行了同类民间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播和经营,于自身于国家干民族都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积淀了数百年历史的会馆正向人们敞开它神秘的大门,而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有助于开辟其回馈民间最恰当的途径。在进一步评估不同类别的会馆文化资源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其开发、保护,寻找核心价值并树立品牌,进而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全国范围内会馆的规模效应,将是当今发展会馆产业的可行之路。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媒体在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对…
    文化自觉:通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文化社会与公共创意
    论我国食品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责任的渗透
    诚信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理路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县区级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
    多元文化视野下边疆和谐社会的构建
    用爱和社会责任筑牢企业安全文化根基
    中国建筑:打造文化引领型的社会责任模式
    检察文化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动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