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经音辨》(以下简称《音辨》)是一部正音工具书,同时也是说明词性转变和词义转变的语法著作。贾氏将前人经笺传注中较为典型的音变构词材料择取出来,对它们进行专门辨析,这说明他将音变构词与音近假借形成的异读已明确区分,从语言研究的角度讲,这样处理十分科学,有利于后来学者对古汉音变构词现象作专门探讨。
以卷一为例,卷一“辨字同音异”共收列44个部首,184个字,445个条目。其中四声和清浊变化引起词类改变的有137项;未改变词类,仅引起词义变化的有122项。可见四声和清浊变化引起词性的改变与词性不变而词义变化的总数大致相当。这个数字还说明,所谓“四声别义”,这个“义”不应当只是词义的变化,还应该包括词性的变化。
一、音变构词
音变构词是指通过音节中音素(声、韵、调)的变化来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只涉及声母变化的,可以叫变声构词;只涉及韵母变化的,可以叫变韵构词;只涉及声调变化的,可以叫变调构词。
《音辨》的这些异读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假字、古今字;一类是通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表示它的意义或作用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传统上叫做“破读”或“读破”。如“解衣、衣我”,后一个“衣”读去声,意思是“给……穿”。
唐宋以前对音变构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没有对音变构词与音近假借形成的异读做出明确的区分。从贾昌朝的《音辨》开始,才把音变构词跟音近假借形成的异读区分开来。音变构词是由于词义引申而产生的一种构词现象,而音近假借则是一种文字的借用现象,与词义引申无涉,两者的本质不同。因此,由于音近假借而形成的异读与音变构词的破读是不一样的,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二、四声别义
古汉语中,往往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主要是声调)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前人将这种方法称为“四声别义”,又叫“以声别义”,也即上文所说的“破读”(或“读破”)。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把音变别义的字纳入同源词中,其中就包括四声别义的字。王先生对四声别义的字跟汉语、汉字的关系做了细致的分析。《同源字典》中说:“分别字可以产生,也可以不产生。例如‘长’字,既是长短的‘长’,又是长幼的‘长’,至今没有人造出分别字。但是‘陈’和‘阵’同形,汉代以后才产生了‘阵’字。”他认为,四声别义是同源词的一种。显然“如字”,就是原始词;所谓“破读”,就是滋生词。滋生词跟原始词在字形上的关系是次要的:滋生词可以造出分别字,也可以不造出分别字;但它们在语言上的关系是一样的。有时候,人们原来不给滋生词造出分别字,后来才给它造成分别字。王力先生《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中列有“同音不同调的滋生词”,其中既有写成同一字形的,也有写成不同字形的,都是透过文字的表面现象,从语言的立场观察声调辨义现象而得来得深刻认识。
其实具有四声别义的字跟写法不同且声调有别的同源字很难区分。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词意义变了,声调也转换了,起先仍写作同一汉字,到后来才为破读音另造一字,如《同源字典》所举的“陈:阵”。甚至后来为破读音另造的字也不用了,又用原来的那个汉字。如“欲”本读入声,贪也;破读去声,嗜欲,后写作欲;今天又简化成“欲”。《音辨》中收录的“同音不同调的滋生词”,有一部分在此书仍是同一字形,后来分化成不同的字形,也就是有了分别字。如箸,《音辨》陟虑切、陟略切、直略切、直虑切,这就属于字音、字义都不同,但是字形并没有分别,但是后来,箸的四个意思,随着意义的分化,字形也有变化,有了分别字,四个意思分离分化为两系。“箸”后来专用来指称食具筷子,而不表示明显、显著、著作等意义;一系用于着衣,附着、着落等,字形再变作“着”。
《音辨》四声别义的词,如字和破读在语音上有四种关系:(1)同纽、同韵、异调,如“好”;(2)异纽、同韵、异调,如“长”;(3)同纽、异韵、异调,如“契”;(4)异纽、异韵、异调,如“食”。
《音辨》异读字读音的改变造成词性和意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1、名词转化为动词,其声调变化有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平声转去声。例如:
妻:与夫齐者也,七奚切。(平)、
以女适夫,七计切。(去)
王:君也,于方切。(平)
君有天下曰王,于放切。(去)
第二种情况是上声转去声。例如:
枕:首木也,章荏切。(上)
首在木日枕,章鸠切。(去)
女:未嫁之称也,下尼切。(上)
以女嫁人,尼许切。(去)
第三种情况是入声转去声。例如:
北:朔也,博墨切。(人)败也,音佩。(去)
度:约也,徒洛切。(人)
约之有所长短日度,徒故切。(去)
足:止也,子六切。(入)
益而止,子预切。(去)
2、动词转化为名词,其声调变化有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平声转去声。例如:
量:酌也,龙张切。(平)
酌之有大小,龙向切。(去)
行:履也,户庚切。(平)
履迹也,下孟切。(去)
第二种情况是上声转去声。例如:
数:计也,色主切。(上)
计目也,尸故切。(去)
采:取也,仓宰切。(上)
所以取食,仓代切。(去)
第三种情况是入声转为去声。例如:
结:打结,古屑切。(人)
发髻,古诣切。(去)
契:用刀刻,苦结切。(人)
符契,苦计切。(去)
3、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其声调变化有2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平声转去声。例如:
比:和也,蒲之切。(平)
密也,毗至切。(去)
空:虚也,苦红切。(平)
虚之,苦贡切。(去)
第二种情况是上声转去声。例如:
近:迩也,真谨切。(上)
附也,其靳切。(去)
好:善也,呼皓切。(上)
向善,呼到切。(去)
4、由自动词转化为使动词,其声调变化有2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上声转去声。例如:
视:看,承矢切。(上)示意,神至切。(去)
饮:喝,于锦切。(上)
与人饮,于禁切。(去)
第二种情况是人声转去声。例如:
借:取于人,子亦切。(人)
与之,子夜切。(去)
乞:取于人,去讫切。(人)
与之,去既切。(去)
5、由不及物动词转化为及物动词,其声调变化有1种情况,即上声转去声。例如:
喜:悦也,虚己切。(上声)
欢也,虚记切。(去声)
语:言也,仰举切。(上声)
以言告之,牛据切。(去声)
从以上列举的例证看,词类转变可能会引起声调类别的变化。汉语的语法是以语义为基础的,词性变了,词义当然也起了变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词义变了,词性未变,音读发生了变化。
6、名词词性不变,音读变化,词义变化。例如:
牙:齿也,五加切。车鞣也,五驾切。
贲:饰也,彼义切。文章也,音班。
7、动词词性不变,音读变化,词义变化。例如:
分:别也,府文切。限也,扶问切。
披:张也,普碑切。分也,普彼切。
8、形容词词性不变,音读变化,词义变化。例如:
少:稚也,施诏切。鲜也,施照切。
强:坚也,其良切。坚固,其亮切。
以上列述的《音辨》中以声调变化标志词性或词义变化的情形,王力先生认为这是古汉语词汇的形态变化。他说:“在声调转化的许多词当中,就有一部分是为了区别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引起声调的分化的。”通过以上的分析也可以进一步看出中古这种用声调变化来表示形态的方法是很盛行的。
《音辨》卷六都是一字两音,这些异读字都是音变构词,通过音变构词,改变词性或词义。通过我们的考察,论证了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去声大多为变调之音读。周祖谟先生曾著《四声别义释例》一文,“就(贾昌朝)《群经音辨》所举之词略释其例”,结论是:“有由平声变为上去二声者,有由入声变成去声者,其中由平变人,或由人变平,则绝少。据此可知古者平与人截然为二。因语义之藩衍,而平声可以读去,入声亦可以读去。此即魏晋以后去声字所以日益增多之故。”卷六229个字,其中:
1、平声变去声的有106个,占总数的46.3%:五,于方切、于放切;妻,七奚切、七计切;衣,于希切、于既切;文,无分切、亡运切;熏,许云切、许运切;媚,七邻切、七吝切;宾,必邻切、必吝切;冠,古桓切、古玩切;枕,章荏切、章鸠切;麾,许为切、许类切。
2、上声变去声的有51个,占总数的22,3%:采,仓宰切、仓代切;两,力奖切、力让切;左,臧可切、臧笛切;远,于阮切、于眷切;重,直龙切、直用切;子,将此切、将吏切;女,尼吕切、尼据切;饮,于锦切、于禁切;粉,夫吻切、夫问切;右,于久切、于救切;重,直龙切、直用切;数,色主切、色旬切。
3、入声变去声的有16个,占总数的7.0%:度,徒洛切、徒故切;折,之舌切、市列切;炙,之石切、之夜切;帅,所律切、所类切;恶,乌各切、乌路切;足,子六切、子预切;宿,思六切、思宥切;祝,之六切、之又切;借,子亦切、子夜切;乞,去讫切、去既切。
变去声的占据了变调构词总数的75.6%,去声都体现为变调之音读,又是后起之音读。各例以意义转变为主,有些词的语法作用也随着意义的转变而转变。
无论异读间表现为语法意义的差别,还是词汇意义的不同,其读音大都表现为去声与其他声调的差别。很明显,正是去声将后起义与基础又区别开来,从而起到别义作用。由此我们可以说,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大致正确。这一结论从《音辨》的四声别义字中取得了参证。去声表现出来得独特位置表明:去声既标示后起的意义,又是后起的声调。当我们将四声别义字所区别的意义展示出来时,就可以理解,去声成为变调的核心不是无缘无故的现象了。
《音辨》提供了大量通过声调变化引起词义和词性改变的异读字,对我们研究“四声别义”现象有很大的帮助。《音辨》在语言学中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除了声调变化引起的词性、词义改变,还包括许多其他音变构词的异读字。“四声别义”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现象,清代绝大多数学者之所以否认上古汉语有四声别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研究四声别义问题上,他们囿于汉字字形,没有升华到语言的高度来认识这种构词现象。《音辨》给研究古代异读现象提供了丰富材料,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上古汉语存在着四声别义现象。
整理
参考文献
[1]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