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阴功”联想到汉语的反训研究
“阴功”是粤方言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方言词,白宛如编纂的《广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释之为“造孽,活受罪”。引例为:“真系有阴功。”对译为普通话:“真是受到恶报了。”奇怪的是,例句加上了否定词“有”,等于用“有阴功”来解释“阴功”了。而“有阴功”也是粤方言词,《广州方言词典》义项二释之为:“受到恶报而遭不幸。”引例为:“真系有阴功。”对译为普通话:“真是活受罪。”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该词典对“阴功”与“有阴功”的解释比较接近,所引例句完全一样。这岂不是说在某些语境中,“阴功”就等于“有阴功”。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察“阴功”一词的来龙去脉。
  “阴功”是个文言词,《汉语大词典》释之为:“迷信的人指在人世间所做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所引首例书证为唐代吴筠的《游仙》诗之五:“岂非阴功著,乃至白日升。”另外,还引用了宋苏轼诗、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及老舍作品《赵子日》中的例证。以上四处“阴功”都表示褒义,但是在粤方言中为何就变成了贬义呢?甚至进而还可说成“有阴功”呢?这使我联想起汉语的“反训”。
  “反训”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诚如王宁先生所言:“对‘反训’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分歧。赞同者搜集数百上千例,给予繁杂的分类;反对者确认‘反训’之说不可信,作了全盘否定。”例如徐世荣先生的《反训探原》(载《

会流泪”,而是“罕不能雪泣”,即“很少有人会不流泪”。《唐代墓志汇编·广平郡宋氏夫人墓志》(2053页):“家门大门惊宠辱,养性遗荣能遁迹。”“宠辱不惊”是
  
  三、以反语或婉转的方式来表达相反的含义
  
  反语是一种修辞手法,指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与其字面意义恰好相反,这在一定语境中也会造成反训现象。
  《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人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却故意说他们没有白吃闲饭,因而“不素餐”即等于说“素餐”。
  柳宗元《愚溪诗序》:“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作者遭到“无道”的流放,但不宜直说,只好说“有道”,悲愤寓于字里行间。
  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句中之“忍”,论者一再指出,是“忍无可忍”的意思,或以为是说反话,表现鲁迅极其悲痛的感情。不管是文字义,还是言外之意,“忍”其实都表达了“不忍”之义。
  在论及反训这个问题时,郭在贻先生指出:“伤心、肠断(或日断肠),都是表现愁苦之词……但伤心、肠断有时又有欢快之义……盖此种反训词,犹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所云:‘蜀人见人物之可夸者,则日呜呼!可鄙者,则日噫嘻。’又如元曲中称可爱为可憎,称爱人为冤家,修辞学上称之为‘倒反’者是也。”
  此类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并不鲜见,袁宾先生在论述“好不热闹”等于“好热闹”之类的结构时指出:“肯定式‘好不’来源于否定式‘好不’,最初在口语中也许是否定式‘好不’的反语说话,这种反语说法用多了,其中‘不’的意义就逐渐虚化,失去否定作用,依附于‘好’字,‘好不’遂凝固成一个相当于副词的语言单位了。”
  在言语交际中,根据特定情境的需要,人们有时会采用说反话的表达方式。如在口语中,不少人爱用“好得一塌糊涂”来表示“好极了”,而在比较随意的口语中,省去“好得”而字,仍可表示此义。至于用“讨厌”、“坏蛋”来称呼所恋之人,已成了不少女子的口头禅。这些反语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包括语气与动作),人们并不难理解其意义。“作揖”本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但在赣方言中,却是“不屑一顾”的意思;而“仙家”不但神通不广大,反而常用来表示迂腐或笨拙之人。
  在某些场合下,说话婉转也会造成同样效果,这可以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理解。
  

的是一富家子弟与卖胡粉女相恋,男子过于激动,突然休克。事后男家误以为儿子身亡,追究女方责任,女子表示愿意以身殉情,说出了上面的话。“吝死”可解为“舍不得死”,如果换成“吝生”,可解为“吝惜生命”,意思仍然不变。“生”、“死”本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在此特定的语境中,与“吝”字搭配,构成一般的动宾关系,含义却趋于同一。
  再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阴功”一词,它本来是个褒义词,为什么在粤语中却变成了“造孽”这样带有贬义的词呢?这就要分析其具体语境了。笔者在粤北农村考察时,曾遇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其母不堪贫穷弃之而去,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左邻右舍一提到他,就感慨地说:“阴功啊!”相当于“好惨”、“造孽”,其潜台词是指该小学生的母亲“要积德修善”。又有人说“有阴功啊”!还是相当于“好惨”、“造孽”,其潜台词意在指责该小学生的母亲“不积德修善”。而从表层意义分析,二者都可以理解为“好惨”、“造孽”之类。这样一来,“阴功”与“有阴功”从形式上看相反,但却在特定语境中趋于一致。《易经·系辞下》指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阴功”与“有阴功”也正是从不同的说话角度而造成了相近的含义,这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在日常生活中,左右上下前后往往也是相对的,当某甲面对某乙进行交流。某甲之左,即某乙之右;某甲之向,即某乙之背。赵克勤先生认为:“有些词本身就隐含着方向性。这种方向性单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古汉语中有些词天然就存在着反训。”象棋对弈,假如车、炮、兵、帅向前移动一步,正式术语为“进一”,早期棋谱也有说“上一”的,但因弈者或看客观察的视角不同,车、炮、兵、帅向后移动一步,也有人说成“上一”。“上”既可指“进”,也可指“退”。笔者生活的小区,一座房子有四个单元,假如外人问第一单元或第四单元位于何处,业主的答复往往不同,甚至相反。因为业主也不一定知道一、二、三、四单元的具体分布,他是以自己的方位来确定单元的位置。当他位于东边,距离最近的成了第一单元,距离最远的成了第四单元;而当他位于西边时,第一单元就成了第四单元了,第四单元就成了第一单元了。这虽是口语中不够严谨的说法,但却时时发生。
  综上所述,古今汉语确实存在着“反训”这种现象,但它并不具有普适的特点,而是处于比较小的范围。从时间的角度看,“‘反训’一般是不能长久存在的,人们总要用种种手段把它们区别开来。”因此,我们既不能夸大“反训”的作用,也不能无视“反训”的存在。 整理

  
  参考文献
  [1]王宁《训诂学原理·论“反训”》,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没有相关文化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