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绍了大众文化的有关内容,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情况,阐述了有关全球化的概念和观点,最后对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地理景观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大众文化 全球化 中国景观
大众文化对人们来说都不陌生,电影、电视剧、商业广告、流行歌曲、畅销书等,我们的日常生活都被这些熟悉的东西所包围。然而这些多样的文化形式对地理景观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本文在阐述大众文化与全球化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众文化对地理景观产生的影响。
1 大众文化的历史
“大众文化”一词原是舶来品,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在英文中,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都表示“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大众社会”(mass society)的背景下形成的。“大众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最早出现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传统社会在经历了工业化之后,社会关系、社会秩序逐渐改变而呈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大众”(mass)是一个与“精英”(elite)相对的历史性概念,特指普通的、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地位、身份及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但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大众”的内涵(大多数人,平民阶层)和词性(中性)不同,最早使用“大众”一词的人,对“大众”满怀着鄙夷和不屑,并“从心里缅怀贵族式的生活与价值观,排斥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而popular culture的意思侧重于表述大众文化为大多数民众所共享,着重于流行性和普及性。
对于这两个概念,学者们看法不一。鉴于它们内涵的相似性,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认为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可以不加区分的等同。美国学者威尔逊说,在现代社会中,这两个词几乎同义,因为今天通俗文化的传播也几乎全部凭借媒体传播。有人认为popular culture应该叫做通俗文化,而mass culture称为大众文化这种观点是从历史上对mass culture的贬义语境出发的,认为两者在词的感情色彩上始终存在区别。还有人从同样的角度,即mass culture的贬义色彩,得出“今天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化,无一例外是指popular culture”的结论。可见,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大众文化内涵的解释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认同了“大众文化”的“大众性”,即代表大多数人的喜好。
关于大众文化的产生,可以说,大众社会和大众是大众文化诞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由于在大众社会中,大众迫切需要有一种文化来表现和满足其需要,也要求从消费的领域进入社会文化生活,这就使以大众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可见,大众文化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越来越看重精神上的追求,而以往针对少数精英分子的文化又不是大众能享有的,这时,一种具有通俗性、娱乐性、消费性的可以满足人们各方面欲望的文化出现,就理所当然的攫取了大众们的眼光,成为他们与清高的精英文化相对抗的武器。
关于大众文化,还有一个概念不能不提,那就是“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有一种定义便与后现代有关,即大众文化是“在后现代消弭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差异之后形成的当代文化形式”。按这种定义,大众文化应该出现在后现代之后。“后现代主义的起源应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西方有些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后现代主义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出现的。“该理论体系的主要思想依据是现代主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认识世界的新需要,其理论已经过时,尤其表现在对现代建筑与艺术作品的批判上。从广义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西方现代化的一种大反思、大批判,一种对现代化的否定行为,并且表现为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批判”。在网上和报纸上,经常能看到有关“行为艺术展”、“黑色幽默”的内容,还有《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等电影书籍的泛滥,这都是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中国现在仍处在由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阶段,但为什么后现代在我国却那么有市场?事实上,我国目前总体上的确还没达到现代化,但由于各地的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在东中西成梯形结构,有的地方(如上海)已基本实现工业化,有的地方(中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阶段,还有的地区(西部边疆)仍停留在前工业化阶段。这就使得后现代主义在我国的发达地区有了滋生的土壤,并通过媒体向全国范围内扩散,使得大众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成为现实。
2 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最早是由一个名叫泰奥多尔·莱维(theodre levitt)的学者于1985年提出的。他在《哈佛商报》上的一篇题为“谈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用全球化这个词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虽然全球化的提法只是近几十年间的事,但全球化过程却早已存在了。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从十九世纪便开始了,甚至有人认为最早的全球化在9000~11000年前就开始了。
如同大众文化,关于全球化的概念,也没有一个定论。吉登斯指出,全球化可以被定义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即此地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而引起,反之亦然”。阿尔布劳(albrow)指出,全球化主要是指“所有那些世界各民族融合成一个单一社会、全球社会的变化过程”。现在对全球化提的最多的是经济学家,他们从自己的研究领域给全球化下定义,未免难以反映全球化的全貌。全球化应该包括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等许多方面,但从全球化的实际进程来看,全球化的主体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同时会给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带来全方位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迄今为止的全球化理论,对全球化本身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遍主义的理解,一种是特殊主义的理解。前者又可称为普遍化的全球文化的理解,认为全球化作为人类现代化社会运动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从文化上看,必然是以某一既定的社会理念或价值观系统为前提的单极化、同质化或一元化普遍主义。后者则认为,由于文明类型的多样性和文化传统的多元化,全球化即使可能成为人类现代化社会运动的必然趋势,也只能表现在现代经济生活的显性层面,而不可能深化为世界政治和文化的趋同或一体化,这种理解更多的固执于文化的独特性或异质性,过度强调不同文化或文化传统之间的“文明冲突”。
普遍主义者可能会把全球化等同于“美国化”。二战以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美国在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无人能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美国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地,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也通过传媒影响着世界。我们能感受到的全球化确实大都是美国化的东西。但是,并不能就这么简单的把全球化等同于美国化。美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双重过程:普遍性的特殊化,特殊性的普遍化。一方面,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普遍化的过程,即同质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某些全球标准化的东西取代了国家间的差异和特殊性,实现全球的同质化。另一方面,各个民族、国家又努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民族性,并将全球性的标准融入民族性之中。可见,全球化既不是绝对的全球标准化,也不是绝对的异质性。詹姆逊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只有用辨证的观点来全面分析,才能解释全球化理论中的许多复杂问题。
经济的全球化对当今的人们来说,几乎可以在日常生活里随处感受到。同样文化的全球化也逐渐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比如英语对我们越来越重要,几乎所有学科都要求掌握英语(即使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人员在晋升时也要接受英语考试),研究人员写了文章,想让它更有影响,就必须写英文摘要,或者用英文发表在外文期刊上。而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和研究人员,则发现要有所成就的最好办法是引进西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yunxiang yan在《受管理的全球化》一文中说道,“在文化全球化的这第二个领域,即学界文化领域,中国现在的情形具有西方知识分子希腊化时期的某些特点”。
3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地理景观
全球化的大众文化对地理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对建筑的影响。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任何风格流派的建筑都有相当一部分渐渐汇入到大众建筑文化的潮流中。大众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表现之一就是后现代建筑的出现。后现代建筑中的双重译码将大众口味放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它的重装饰、力求通俗易懂的建筑美学追求,大大冲击了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解放了建筑师的观念与手法,有助于把建筑创作从狭隘的一元决定论扩展到丰富的多元论。后现代建筑最早出现在欧美,r.文丘里、c.摩尔、m.格雷夫斯等建筑师在以自己的专业话语演绎结构主义语言哲学的时候,运用的是简单易读的符号,传达的是通俗易懂的涵义,因而很快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大众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重温了自己留恋的历史。后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是70年代后期,弥漫全球的“寻根”情结和旅游热,并借此热推波助澜。从那时起,后现代思潮势不可挡,很快突破东西文化壁垒,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建筑形象风行各国。中国也出现了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香山饭店、西单商场等这样的后现代建筑作品,受到专家与大众的关注。
在众多后现代建筑中,loft很值得一提。loft,原指仓库,但这个词在二十世纪后期逐渐时髦而且演化成为一种时尚的居住与生活方式。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loft这种居住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现。当时,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收藏等各种空间,在浩大的厂房里,他们构造各种生活方式,创作行为艺术,或者办作品展,淋漓酣畅,快意人生。而这些厂房后来也变成了最具个性、最前卫、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地方。在20世纪后期,loft这种工业化和后现代主义完美碰撞的艺术,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并且在全球广为流传。
loft强调个性化,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梦想中的家、梦想中的生活,丝毫不会被已有的机构或构件所制约。loft生活方式使居者即使在繁华的都市中,也仍然能感受到身处郊野时那样不羁的自由。
其次表现为出现了许多特色休闲街道。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城市涌现出很多有特色的步行街区,各种名牌的服装店、饰品店琳琅满目。如南京市的湖南路,“西起山西路市民广场,东至中央路,全长1100米,路幅30米。全街共有各类商店238家,其中名牌、精品、专卖店占83%以上,总营业面积8.7万平方米”。
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大众越来越追求娱乐和休闲。于是,卡拉ok厅、迪厅、酒吧、网吧、ktv等专门供人休闲放松的场所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这些场所给普通大众以放松自我,宣泄感情的空间。这些场所具有通俗性、娱乐性、随意性等特点,它们不像艺术馆、博物馆、歌剧院,需要游客有一定的艺术细胞,而是只要是普通人都可以去。而且由于这些场所对经济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很受那些薪金不高而又渴望享受的中产阶级的喜爱。
大众文化还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街道上,公路旁,到处都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广告牌,牌上的内容都是当前流行的、为大众所喜爱的文化内容。在这些广告牌上,你可以看见当前最当红的明星,最时髦的服装,最炫的靓车,它们不仅使城市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把一种文化灌输给大众,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融入了这个大众社会。而大众自身也成为了一道景观,就好像卞之琳的《断章》写的那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参考文献:
[1]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15-16.
[2]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3.
[3]蔡骐,蔡雯.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
[4]赵勇.大众文化[j].外国文学,2005,(3):66-73.
[5]吴士余.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1:1.
[6]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1-7-25.
[7]张生祥.论文化理论流派的历史性演进[z]./htm/zlsh/shrw/2004-05-25-16900.htm.
[8]程光泉.全球化理论谱系[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4,294-295.
[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56-57.
[10]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4.
[11]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主编.全球化的文化动力[m].新华出版社,2004:7-9.
[12]张奕,陈纲伦.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建筑[j].华中建筑,1998,16(3).
[13]南京湖南路商业步行街[z]./www/detailhtml/110005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