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军事熟语 思维方式 历史性 民族性
[论文摘要]军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哲理性语言。它具有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和把握全局的宏观视角;具有历史性: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以治为胜的治军传统和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具有民族性: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汉语的军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化观念,是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军事熟语的文化特征,大致表现在哲理性、历史性.民族性三个方面。
一、军事熟语的哲理性
(一)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军事熟语的辩证思想涉及军事领域的诸多矛盾,其中包括众寡、强弱、攻守、进退、奇正、虚实、动静、迂直、勇怯、治乱和胜败等,如军事熟语:以卵击石、避害就利、以疾 掩迟、以治 待乱、以逛待饥、避实南虚、声东击西、以近待远、以静侍哗、以逸倚劳、以众击寡,无有不胜、以我之锐,击彼无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都是以矛盾的对立性为出发点,通过激化矛盾的一个方面,形成对已方 的绝对 优势,以达 到克敌制 胜的 目的。以逸待劳源自《孙子兵法 ·军争篇》:“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苦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是指注重人心理变化规律的作战谋略惊慌必然手足无措,将心摇则军心动。自古兵家都把镇定持重、处变不惊视为将帅修养要则。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这才是掌握军心的方法对待军事问题应注意两点论、两分法,避免用片面观点观察事物。三是军事熟语的~大特色,如:义必有两、奇正相生、远而示近、文武兼备、以弱示强、治而形以乱、知已知彼,百敞不殆、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示之以柔,迎之以刚、智者之虑,杂于利害、用兵之法,主客无常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武的一句名言,强调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是确立韬略和用兵的客观基础。知彼知已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思辨命题,知彼既有赖于知己,知己也有赖于知彼。知彼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过程,知己是主观通过客观比较进行自我认识的过程。在战争中,不仅要做到知己知彼,还要阻碍敌人知己,因为敌我双方情况的预测和把握是胜利的关键。故孙子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谋攻篇》。“知彼 知己”的 目的在于料敌决策,但也仅仅是掌握了敌我双方的必要信息。要克敌制胜 ,还必须对已经获得的材料进行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全面认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敌军的真实意图。孙子提道:“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子兵法 ·九变篇》。“故不尽知用兵 之害者 ,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孙子兵法·作战篇》。所 以只有充分考虑到矛盾的两方面,才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军事熟语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揭示了万事万物相克相生,赢缩转化的自然规律。如:居安思危、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以柔克刚、以战代守、以攻为守、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变客为主、以退为进、欲速形以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等。“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是孙子运用哲 学辩证思维提出的又一军事范畴。战争是两股活的力量之间的对抗,双方都力争实现自己的企 图而破坏对方的计划。因此,战争的进 程不是径直发展的,而是曲折迂回的。孙武说:“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为了达到最终目标,可以先走一段弯路。为了取得全局胜利,可以先作局部的牺牲。“以迂为直”的奥妙在于暂时处于劣势的一方,往往能深谋远虑,后发制人,夺取战争的最终胜利。孙子还提道:“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势篇》。可见,治与乱,勇与怯,弱与强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恃治而怠则生乱;恃勇而骄则生怯;恃强而懈则生弱。也就是说,事物都可以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以上军事熟语都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论观点,是哲学辩证思想的直接体现。
(二)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事物的存在不可能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应当是联系、发展的。军事熟语中所描写的军事也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政治、经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相联系的。它必须以经济为基础,以综合国力为后盾,以政治为有力保障,以天时、地利、人和为先决条件,必须作为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考虑。军事熟语如:富国强兵、天时地利、允文允武、兼资文武、文武兼备、四战之地、地势便利、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以文为植 ,以武为种等都体现了联系的哲学观点。《孙子兵法 ·行军篇》也提道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武,代表力。文,指古代的礼乐制度。文、武之道并行,是古代治军的基本手段。“文武兼备”、“文武双全”,是古代选择将帅的理想标准。古代之所以要求将帅文武兼备,是因为将帅必须懂得统领士卒,既要教育,也要执行纪律。“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源 自《孙子兵法 ·地形篇》:“故日: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杜佑注:“知地之便,知天之时。地之便,依险阻,向高阳也;天之时,顺寒暑、法刑德也。既能知彼知己,又按地形法天道,胜乃可全,又何难也。”“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揭示了战争的一条普遍规律:天时、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懂得运用天时地利,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战争形势的发展、战场状况的更迭千变万化,这就要求对待军事问题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策略,而应根据临场状态随时做出调整,这体现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军事熟语如:因利制权、因势而动、因机权变、随机应变、机诈权变、因敌制胜、立谋虑变、践墨随敌、胜败乃兵家常势、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法有定论,兵无常势等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指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犹如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因敌制胜”指根据敌情变化而使用不同的作战策略,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两条熟语皆源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夫兵形象水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把用兵形象地比作水流,强调用兵作战要根据敌情而决定其取胜方针不能墨守某种作战方法。
(三)把握全局 的宏观视角
联系、发展的哲学观点决定了中国人看待军事往往从全局性的高度出发,以更为宏观博大的视角把握战争的进程当军队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会选择放弃个人利益。当战略全局的胜负与局部战争的胜负发生矛盾时,会选择放弃局部战争。军事熟语如:完全之计、计出万全、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全局观。“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源自《寤言-二迁都建藩议》。这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要深谋远虑,照顾战争发展的全过程,预测战争发展趋势,做到“事未至而预图”,“此策阻而彼策生,一端致而百端起,前未行而后复具。百计叠出,算无遗策”(《兵经》卷上);二要周密、万全,全面分析关系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包括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设计应付各种局势的对策;三要叠筹选优 ,在设计定策时,提出上、中、下三策以至更多的方案。比较其优劣得失,从而选出最佳方案。
二、军事熟语的历史性
(一)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
前面我们谈到军事熟语的哲理性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个善于思考的民族,这就决定了我国传统军事文化必然产生注重谋略的文化倾向。我国历代军事家一向主张“先谋后战”,强调战略决策和谋略指导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谋为本”的思想,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我国军事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百计千谋、深谋远虑、足智多谋、多谋善断、先计后战、诈谋奇计、谋臣武将、用兵在先定谋、多算胜,少算不胜、以计代战一当万、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军事熟语都充分印证了这种文化倾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 ,为不得已。”孙武非常重视“智”战,他主张“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谋略取胜。所谓以谋略取胜,并非取消军事斗争,而是要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有时还必须同“伐兵”、“攻城”相配合才能达到目的。“以计伐战一 当万”语出《晋书·杜预传》,指用计谋来代替战斗,一人就可以当万人使用。明智的将帅都十分重视计谋的运用,而不愿施匹夫之勇。以计伐战,可以少流血,而同样获得好的效果。
(二)以治为胜的治军传统
“以治为胜”是吴起的治军名言,出自《吴子·治兵第三》“武侯问日:‘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又问日:‘不在众乎?’对 日:‘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吴起治军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军,恩威兼施 ,主张依靠严格的管理,建设一支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父子之兵”。他认为军队有投有战斗力,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以治为胜。治由法生,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军队才能做到平时秩序井然,战时威武雄壮,前进后退都有节度,左右运动服从指挥,虽然处于绝境仍能阵势不乱 ,虽然分散行动也能保持战斗序列;将领与士卒同安乐,共危难军队上下同心,“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吴子·励士第六》。这样的军队,才能所向无敌。否则,即便有百万之众,也无济于事。
要做到“以治为胜”,具体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要以“教戒为先”,通过严格训练增进官兵的作战技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从而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军事熟语如: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军士不练,百不当一;练而用之,一可当百、久练成勇士,苦练出精兵、练兵必先练心、功夫要练好,三百六十早、好兵靠练,好日子靠干、兵要天天练,贼要天天防、兵可以百年不用,但不可一 日不练、兵不练不精,将不斩不齐、兵不练难上阵,树不剪不成林、弓箭越练越熟,扎枪越扎越准等,都强调了训练对军队的重要性。吴子在《吴子·治兵第三》中提道:“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把教育训练列为治军的首位。诸葛亮在《将苑·习鳓中也谈到:“军无习练,百不 当一;习而用之,一可 当百。”认为训练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有力保障。关于训练内容,一方面要练心(练兵要练心),另一方面要习武(功夫要练好,三百六十早)。“所谓练心包括将帅士卒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和战斗作风的培养教育,目的是用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统一军队的思想。所谓习武,内容不单指练技击、阵法,而且包括用兵韬 略,方 法注重实用,强调实练 。”
以治为胜二要做到“赏罚分明”。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重视军纪军法的作用,都把严明军纪作为培养、维护和增强军队战斗精神的重要方略和手段。《周易·师》言:“师出以律,失律凶。”将严明军纪视为治理军队、培养军队战斗精神、克敌制胜的前提条件。《孙子兵法》将“法令熟行”作为预测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准和依据之一,再三强调,要使“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必须严明军纪。军事熟语如:令行禁止、令行如山、发号施令、信赏必罚、赏罚严明、赏不逾日、赏不当功、赏功罚罪、军无戏言、军令如山、三令五申、论功行赏、军令无私亲、军听将令草随风、治兵以信,求胜以奇等都体现了这一治军原则。“令行禁止”源自《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之始也。”指能做到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禁止就立即停止,这是统治天下的开端。令行禁止是军队纪律严明的重要标志。“赏不逾日”语出《孙膑兵法》:“赏不逾日,罚不还面。”即论功行赏在当天进行,惩罚有错不待转过面再处理。强调要把握好赏罚的时机与尺度,做到及时适当。
(三)注重“气”、“势”的作战风格
“气”和“势”是军事熟语中经常涉及的两个概念。气指士气,即战斗精神。在军事领域,士气是军队精神、气质和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军人信念、思维、情感、意志和品质的综合反映,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孙膑兵法·延气》中云:“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徒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 ,务在厉气;战 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这里“气”指军队的士气,意谓编组军队动员民众,一定要激励士气。连续行军,到达集结地区,务必要整顿武器装备,振奋军队的士气。兵临边境、接近敌人,一定要鼓舞士气。打仗的日期已定,就一定要保持持久的高昂士气。…由此可见,士气在战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士气的军事熟语如:一鼓作气、杀气腾腾、锐不可当、锐气益壮、鼓衰力竭、一鼓而下、一鼓而擒、气冠三军、惕威夺气、兵打一口气、胜在得威,败在失气、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三军可夺气,将帅可夺心等,后三条熟语皆出 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张预注:“气者,战之所恃也。夫含生禀血,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故用兵之法,若激其士卒,令上下同怒,则且以不战挫之,伺其衰倦而后击;故彼之锐气,可以夺也。”明智的将帅都十分重视激励自己部队的士气,同时又施谋运计、想方设法地挫败敌人的锐气,如此才能使己方军队保持高昂斗志,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鼓舞士气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对敌方形成压倒性的态势。“势”指事物本身态势所形成的内在力量,孙子解释为:“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推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李靖在《卫公兵法辑本 ·将务兵谋》中谈道 :“兵有三势:将轻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风,谓之气势。关山隘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谓之地势。因敌怠慢,劳逸饥渴,前营未舍,后军半济,谓之因势。”气势、地势、因势,构成“势”的三个环节,也是将帅用兵任势的三项主要内容。如果能恰当加以利用,就能在态势上压倒对手,形成战略优势。军事熟语涉及“势”的有:势如破竹、势不可当、势如累卵、大势雄兵、大势所趋、强弩之末、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势均力敌、择人任势、审时度势、兵败如山倒、势弱只因多算取胜,兵强却为寡谋而亡等。“择人任势”语出《孙子·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军事上的势,通常指在军事实力基础上,发挥将帅指挥作用,所造成的态势和强大冲击力。择人任势,从字面上是说选择适当的人才,利用和造成有利形势。其含义是指作战要充分发挥将帅的指导能力,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作基础,造成一种猛不可当,压倒敌人的有利态势。
(四)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
将帅如果能以深谋远虑之谋,势如破竹之势,军令如山之法去指导、调动和治理军队,那么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就成为理之所宜,势之必然。体现全胜思想的军事熟语如:天下无敌、不攻自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百战百胜、百战不殆、战无不捷、无敌于天下、立于不败之地、兵不血刃、战必胜,攻必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百战百胜、天下无敌虽然也是一种全胜的境界,但并不是我国兵家推崇的最高境界。孙子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高明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仅是历代军事家用兵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兵家谋略运用的最高形式。孙子认为“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在既定条件下,以一定的优势力量为后盾,充分发挥指挥员的谋略,做到不战而使对方屈服,从而避免双方的流血冲突,使人民的生命免遭涂炭之灾,实在是一种绝妙的全胜策略。孙子既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略决策的最佳选择,也作为具体战术的手段。
三、军事熟语的民族性
(一 )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
前面我们谈到的“慎战”思想以及兵家所追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而这里我们主要从“民本”和“厌战”两个方面分析这种心理。古代进步的军事家、政治家大多数用以仁为本的观点看待战争,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利害得失则是人心向背的物质基础。他们认为富国强兵要以民为本,本固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以民本思想为主题的军事熟语如:人心所向、吊民伐罪、禁暴诛乱、国泰民安、以战止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民为本,国为重、民为帮本,本固邦宁、天戈所指,到处称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敌人不足畏,百姓不能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国泰民心顺,人和万事兴等。“民为帮本,本固邦宁”源自《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会安定。“以战止战”语出《司马法·仁本第一》:“古者以仁为本”,“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这些熟语都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心理的具体体现,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战争在乱世的环境中,就变成了禁暴诛乱、维护和平的工具。但在治世的环境中,这种心理则表现为一种厌战的心态。军事熟语中以厌战为主题的有:兵凶战危、兵连祸结、止戈为武、洗兵不用、化干戈为玉帛、大兵过篱笆破、宁作太平犬,不为乱离人、一年大仗,十年穷、国破民遭殃,国强民安宁、兵过如火烧,百姓活不了等“化干戈为玉帛”源自《左传·鲁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指苍天降下灾祸,使我们两国的国君不是友好相见,而因此引起战争。“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引申为战争。“玉帛”指玉器和丝织物,古时诸侯会盟用玉帛作为互赠的礼物,故引申为和平。“化干戈为玉帛”指将战争转变为和平。
(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中国五千年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并不是一味地苟安于和平。在面对外敌入侵或国家危亡时,中华民族往往体现出惊人的凝聚力,满怀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的豪情。这种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在军事熟语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如:万众一心、军民团结、协同作战、众志成城、众心成城、同仇敌忾、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上下不和虽安必危、不和于国不可出军、不和于军不可出阵、不和于阵不可进战、不和于战不可决胜、人心齐泰山移等。语言的真谛使我们相信:团结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且也是一支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司马法·严位》提出:“三军一人,胜。”《左传》也明确指出:“师克在和,不在众。”《管子·形式第二》中言:“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指上下级不和睦,表面上虽然安定,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吴子·图国》中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意为国内意志不统一,不可以兴兵;军队内部不团结,不能摆兵布阵;临敌行动不一致,不可以同敌作战;战斗部署不协调,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强调了团结对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军事熟语在其哲理性、历史性、民族性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包含着深邃的逻辑思维,内容详实,系统完备,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李兵.中华兵书宝典[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338.58.367.
[2]中华传统文化大观[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3]常万全.中国古代培育军队战斗精神的方略及其启示[j].中国军事科学,2006,(1).
(4)马俊英.孙子兵法(m3.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