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从外来语看日本对外国文化的吸收借鉴
摘要:日语当中外来语如此之多,使用如此之频繁。可以看出日本人不仅学习外国的语言,还善于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事物,并善于将学来的东西加以整合利用,从而为自身创造方便。本文将从外来语出发,分析日本人对外国文化的态度和吸收借鉴情况。
  关键词:外来语;日语;汉语;外来文化;日本文化
  
  外来语不只是一种文化倾向,更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各个历史阶段对外交流的情况。外来语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都在不断地与外来文化进行接触、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吸收着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本国的文化。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语言,也经历着这样的过程。外来语可以说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
  1关于外来语
  外来语从字面解释就是来自外国的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严格地说,日语中的汉语词汇以及来自古朝鲜语,阿伊奴语的词汇也应属于外来语。狭义的外来语主要是指从西方国家的语言中借用,并用片假名书写的词,也称为“洋词”。
  日本人积极的学习西方的语言和先进的技术,这样外来语就像潮水一般的涌入日本,外来语已深入了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生活,商业,学术等。1996年,日本国立研究所对有关报纸词汇作的调查表明:在区别词数中,外来语占有12 %。外来语的限制和规范使用,也已经成为了日本国语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可以说,外来语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日本人语言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先驱
  很多人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会专注于各个时代的政治形态、经济状态、社会生活和思想史的研读,往往忽略了它们的载体……语言的发展历史。语言的发展从一个原始的角度反映了这段历史的变化。一个新事物的发明,必然会有相应的词汇产生;一件事物的消亡,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这项事物的词汇也将会被人们遗忘,而退出语言历史的舞台。语言的这种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也间接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历程。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先驱。
  2.1日本文化中的中国文化的影子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两个邻国。在两千多年的交往中,语言和文化都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着。在现在已经自成体系的日本文化中,随处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像。
  2.1.1日本语言中的汉语成分
  日语自古以来就深受外来语的影响。最早对日语产生深刻影响的语言是汉语。日语中的平假名、片假名,一般认为是从汉字中脱落而成,都是以汉字为母体演变而来的音节文字。平假名是借汉字的草书而成,相传是当时的文人墨客仰慕晋朝的文化,临摹草书而来的;片假名主要是取汉字的偏旁冠脚创制而成。相传是僧侣们在引进汉唐的佛教文化,抄习经书完成的。日语在初始时期,并没有现在的平假名、片假名,而是完全的汉字。但刚开始的时候,汉字并没有表意的成分,而仅仅用来记录日语本身的发音。于是就有了通篇由汉字组成的《万叶集》,后来又经过不断的简化,音节之间的代用,就简化了很多的汉字,而脱落成了万叶假名。日本在弥生时代就已经接受了中国的汉字。其后,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经过长期的摸索,才形成了后来日本的文字体系。无论是后世专家学者们提出的“徐福交书说”、“倭人掠书说”,还是“王仁献书说”来解释日语的起源,表明了日本语言中,汉字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在日本文字的发展历程中,汉字从无到有,从表音到表意,到最终形成体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以汉字为载体的汉文化、汉文书籍转载在一艘艘来往于中日两国之间的大船上。乘风破浪,开辟出了一条充满浓郁书香的航道。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些文字带着墨香,飘洋过海来到日本扎根、繁衍。这些文字、书籍,为在日本文明的发展史上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犹如漫漫长夜的一盏明灯,给日本国家带来了温暖,送去了光明,提供了文明开化的火种。
  2.1.2日本文化对汉文化的吸收
  汉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一位汉学家所言:日本民族为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前是一锅豆浆,汉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汉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日本对于汉文化的吸收,可谓如饥似渴。他们不断地引进大陆先进文化,不断地丰富着自己本国的文化。这段时期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日本国家的一个重大的飞跃。中日文化的交流,有3个高峰时期。第一,移民阶段,也就是指大陆居民向日本迁徙的阶段;第二,遣唐使阶段,即日本政府为了学习先进的大陆文化,积极主动的遣使隋唐学习的阶段;第三,自由贸易阶段,即宋元以后,中日文化交流的主题由官方转移到了民间。民间自由贸易成为这一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应当是遣唐使阶段。彼时先进的大陆文化,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
  在政治体制方面,“大化改新”废除了世袭姓氏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了新的官制和冠位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大化4年,根据国博士高向玄理等人制定的方案,设置了二官、八省、一台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在军事方面,大化2年,日本仿唐朝的府兵制,建立“防人制”。京师置五卫府,东国及九州等边塞重地设置军、团、防、戍,征集农民当兵,三年一轮带。在宗教方面,佛教的引入,使日本民众的信仰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日本八百万神灵以后,又引渡了一大批佛教神灵。鉴真东渡,给日本的佛教界带来了律宗。其后,空海、最澄入唐留学归来,创建了天台宗和真言宗。为日本的宗教添加了新的元素。在文学方面,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便是由汉字书写而成。《日本书记》的出典,也多来自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文选》、《淮南子》、《金光明最胜五经》、《高僧传》等古书。以及后来的汉诗和歌,甚至于后来的《源氏物语》,现代川端康成的《雪国》等受中国文学的影响深重。
  2.2日本文化中的西方色彩
  在日本,外来语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一种时尚。片假名的存在为外来语的吸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现代化通讯传媒的推广,外来语在日本民众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欧美化、现代化的代言人,给人一种新颖、高雅、时髦的感觉。
  日本吸收西洋文字的高峰时段有两个:一是明治维新前后;一是二战以后。从16世纪以来,由于葡萄牙和荷兰的贸易关系,葡语与荷语就经常出没于日语当中,在日本生长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语,多是在明治维新以后引入的。基本是以英语、德语、法语为主要的外来语引入来源。这3种外来语已经分布在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英语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很多日本的学者都曾经一度计划将英语列入日本的第二语言,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其次是德语和法语。德语被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原因之一是,因为现代医学的传入,很多的医学术语都是直接的借用而来;其二是由于德国医学的先进,他们发明创造了一批独一无二的医学术语。由日本现代著名的小说《白い巨塔》改编的电视剧中出现了很多的德语外来语。如:ウイルス(virus)病毒,リンバ(lympba)淋巴、血清,レントゲン線(rontgen)伦琴射线、ガーゼスポンジ(gauze sponge)纱布等等。法语外来语一般被广泛的使用在艺术领域。如现代美术、音乐、时装、美容等等的各个方面。如バレエ(ballet)芭蕾,バイオリン(voilin)小提琴,パロディ(parody)讽刺诗文等等。

  外来语的使用比率之高,再加之日本人的推崇。外来语也顺应的就成为时尚界的主流用语。科学技术方面也可以说是外来语的天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洋文化对日本人的影响,多在于科学技术、时尚艺术等后现代科学方面。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逐渐的频繁,因此关于金融、贸易方面的外来语也日趋增多。这些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外来语这种方式传入了日本,加速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如果说日本的古代文明传承于中国,那么日本的现代文明就归功于西方。所以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中西方融合的产物。但是尽管如此,日本人具有其特殊的风味。其之后的殖民扩张也是学习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正如福泽渝吉在《脱亚论》一书中谈到“国内无论朝野,一切采用西洋近代文明,不仅要脱去日本的成规旧习,而且还要在整个亚细亚洲开创一个新的格局”。
  2.3日本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日本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外来文化
  有人说,日本的文化是杂种文化。没有其纯正的文化来源。然而正是这些杂源的文化融合而成的大和民族,创造出了一个亚洲的奇葩。有别于欧亚各国,其独立性也是无与伦比。与其说是杂乱,不如说大和民族是一位出色的调酒师,调出了如此灿烂的日本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在日本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更是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语言的碰撞带来的文化接触。如果有人问,日本到底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过去日本是与中国一样的,是汉字的国家。但是日语是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日语在表意文字的影响下,具有了形象思维。在表音文字——假名的影响下,只用发音就可以理解的庞大数量的外来语。在外来语、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日本人也就有了西方人的想法、见地、思维。日本人集中两种思维方式于一身,对社会、对世界的理解也就比别的种族更深一层,也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更容易发达起来。
  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的生搬硬套,也不是完全的依葫芦画瓢。他们在外国已经创造出来的灿烂文明中自由的寻找。挑选那些最适应日本土壤的文化。一旦寻找到了,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的推广,并不断的添加自己的元素,完善和充实着这些外来的文化,使之完完全全的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在吸收外国文化的时候真正做到了“拿来”。将外来的文化真正的为自己所用。鲁迅先生在百年前,就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日本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也就是“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是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却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3结束语
  各民族语言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充实是人类文化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为了发展生产,使优秀的文化得以永生,大量吸收外来词汇更是势在必行。只有僵化的头脑,才会拒绝吸收外来词汇、外来文化。
  
  参考文献
  1 顾海根.日本语概论[h].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
  2 吴 侃.日语词汇研究[h].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5
  3 沈宇澄、周 星.现代日语词汇学[h].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8
  4 王 勇.日本文化[g].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5 福泽渝.脱亚论,http//forumarchivertid-
  80124.html
  6 鲁 迅.拿来主义.节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中的《且介亭杂文》[i].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7 叶谓渠.日本文化史[k].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8 覃启勋.日本精神[k].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5
  9 《借用の起こる状況など》http://ja.wikipedia.org/wiki/%e5%
  a4%96%e6%9d%a5%e8%aa%9e
  10 周 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h].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8.11
  11 蔡永良.语言•教育•同化——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研究[h].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论日本的外来文化及对其社会的影响
    由日语外来语透析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以水果为例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消融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