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品质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拓展和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更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的重要因素。本文论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的规模正在日益扩大,新建校区、大学城拔地而起,高校在朝着综合、全面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高楼大厦仅是美丽的外观,如果明亮的教室没有思想的涌动,那是空洞的屋子;豪华的学术报告厅没有大师的报告那是摆设;校园里没有书香的弥漫,那是空旷的荒原。现代教育的发展表明,大学发展关键在于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那些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大学,才具有核心竞争力。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结合特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学习各个层面创造和积累,反应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是高校校园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等。物质文化层主要包括:校容校貌,建筑布局和规划、教学手段和科研条件、课外体育和科技活动等。这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精神文化层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学校精神、学校发展目标、校园学风等。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层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制度,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和各种规章制度等,这是校园文化的保证。
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教学工作,忽视文化建设。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其结果只能是向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出素质结构存在缺陷、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形”人才,反过来也影响着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
(二)重视制度管理,忽视文化熏陶。一些学校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片面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没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导致学生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反而对执行制度抵制、反感。
(三)曲解文化内涵而忽视校园现实。认为“文化”是个大概念,博大精深,学校小天地既没有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也缺乏可行性。
(四)忽视人本情怀。一些人把人生理想、人格完善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因而对校园文化建设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甚至迎合部分人追求时尚的心理,将校园文化建设庸俗化和功利化。另外,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个性,缺乏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三、加强高校园文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是非标准,我们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开阔新视野、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校园文化才能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用文化。再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只有主动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并自觉地融入到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校园文化才能日益显现出其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二)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一同规划、一并部署、一起落实。各级宣传、文化、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
(三)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一是以课堂教学渗透校园文化建设,广大教师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职业道德,大力营造清新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促进学生心智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以重大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突出时代主题、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增进身心健康的重大活动,既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工作是愉快的、学习是轻松的”浓厚文化氛围。三是以先进典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发现、总结、宣传各类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师生见贤思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四是以优美环境物化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技术和艺术、实用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切实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让学校的每一扇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创设布局合理、格调高雅、文化味浓的校园环境。五是以互联网络延伸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互联网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成为校园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成为广大师生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六是要彰显校园文化的学科特色。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并形成其校园文化的独特风格。各个学校都要善于在总结自身办学特点、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中培植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并紧跟时代步伐和世界潮流,赋予其鲜活而深刻的内涵,使之既富有现代气息,又彰显自身特色。七是要彰显校园文化的管理特色。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各个学校既要注重将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和人本化,更要注重将其积淀、内化和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使之广泛而深入地作用于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四)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增智作用。学校的主要工作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更好地配合这一中心工作的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培养学生学科学、爱专业的治学风气相结合。可以举行一些大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科目的大奖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发明、科技创新、课程设计大奖赛;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举办一些专题辩论会;针对理工科学生知识面窄的状况,举办百科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都可以促进学风建设,扩大学生视野,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五)实现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大学学术氛围的营造,一流师生的造就,需要自由的空气,自由的思想,自由地创造。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组织,应有独特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体现出文化的特点,为大学文化的建设服务。大学需要树立必要的学术权威,以感召和影响大学人;也需树立一定的行政权威,以保障和维护学术的自由,同时,也是实现大学工作效率的需要。但是盲目的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威都有可能抑制自由求知、独立创新的精神。因此,要大力弘扬高校学术自由之风。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文化积淀,它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大学文化应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从和服务学校的中心工作,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的、宽松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要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功能,保证院校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