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多元价值 道德理性 探究 批判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道德上的困惑与迷茫。面对这样一个多元价值社会,个体需要道德理性。这种道德理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探究、批判的精神。而这种道德理性正是以往学校道德教育中所缺失的,通过对个体道德理性进行检视以期探寻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应对多元价值时代挑战的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整个社会宏阔的背景看,我国的价值观念变革的总体走势和发展方向是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实现从传统的或过去僵化的价值观念,向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新型价值观念的转换。人们生活中所面对的不再是以往单纯传统文化以及一元主导价值观的简单世界,取而代之的是个到处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旧的与新的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的纷繁芜杂的多元价值世界。在这个多元的价值世界中,既有旧的、传统的、保守的文化、价值观念的顽症瘤疾的侵扰及其对确立新的价值观念的阻抗,又有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过程的茁壮成长。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价值变革大大开拓r人们的视野,多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并存,让人们走出了以往封闭、狭隘的思维模式,更多的用宽容、开放的眼光去尊重、接纳异己的文化、思想观念,宽容与民主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理念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启蒙,让人们更深刻的感受到白我的存在,更多的关注到自我的感受,强化了个体的白我意识、进取精神以及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自由与权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崇高的“信仰”。从这个方面讲,多元文化的进人、多元价值的并存代表了一个社会的进步,体现了这个社会宽容、民主、开放的良性发展状态。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多元价值为我们带来更多选择自由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和迷茫。多元.文化的涤荡与冲击,多元价值观的并存与冲突一早已将传统文化及以往主导价值观的唯我独尊的地位湮没殆尽。正如利奥·施特劳斯所说:“寥寥几代人之前,人们还是普遍确信人能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知道什么是正义的,或者好的或者最好的社会秩序……在我们的时代,这个信念已经回天乏力了。”川而今所面对的是一个道德失范、价值无序的社会,人们按照自己的感受与需要手握“自由”宝剑行使着“选择”的神圣权利,这本身并无错误,可问题在于在一个失却了选择参照体系的社会中,人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吗?由每个按自我意愿行事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是否可以实现良性运作?事实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我们拥有的自由与选择的权利似乎就成了一把“双刃剑”。自由让我们找到了自我,关注自我感受,但同时也让某些人陷人了自我利益的泥沼中。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不是社会风尚的良好,个体道德的进步。虽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一f以往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封建等级关系,形成了一种民主、平等、竞争的关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是与之相伴的却是道德的异化。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肆意横行,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一互相欺诈背叛司空见惯。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我们也看到了充斥在生活中的不良风气、道德滑坡的现象,也看到了在极度半裕的物质生活中我们贫乏的精神世界,无所饭依的心灵。在关注自身感受,张扬自我价值的同时我们已经迷失于对货币符一号价值的狂热追逐中,已经忘却了生活本身的内在价值,似乎人类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填埋那永远无法平复的欲壑。在这样的世界中,_更多的自由选择权的行使并未使人们从丰富的物质世界中感受到自我的存在,相反,更多的人沦为金钱的奴隶、权利的仆人—失却了自我精神的人,沦为物欲奴仆的人无法寻求到心灵的安适,自我的价值。这种生活已经疏离了真正的人的生活的意义。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多元价值时代个体道德生活真正需要什么?
二、道德理性的意蕴
蒂利希(paul tillich)在《焦虑的时代》中说,整个人类世纪经历了三种不同形式的焦虑。在古代,是一种对死亡和命运的焦虑;在中世纪,是一种犯罪感的焦虑;而现代社会,则是一种失去意义和价值之后所产生的焦虑。这种焦虑的根源在于对存在的意义无法加以回答,个体失去了用以指明生活意义的精神核心[[z1。蒂利希的话道出了在这个多元价值时代个体所需要的正是一种可以指引人们道德生活,使人追寻自身价值存在的“信仰”。古代人类崇信自然、鬼魅、神灵,当启蒙主义开启欧洲近代文明的大门,自尼采宣告“上帝死了”人们便进人了一个没有上帝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臣服于科学技术,科技在改造世界中所显现的巨大威力以及为人们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明显改观使得人们一厢情愿地以为那就是一个“理性的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理性的代名词。然而人们对科技、理性的信仰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后经济颓败的到来最终坍塌。人类终于醒悟:科学技术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科技的王国并非人类生活的最终乐园。科技这把利剑的挥舞不可缺少终极价值的引导,除却科学技术这个层面的含义,“理性”作为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还应有其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人类需要重新建立一种“信仰”—一种让人之所以为人,可以为自身灵魂找到阪依的、让人类道德地生活的“信仰”,而这种信仰的寻觅有赖于价值层面上的“理性”的挺立,在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道德理性。
道德理性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理性,对于道德理性意蕴的阐释自然离不开对“理性”一词的探讨。理性这个概念歧义迭出,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它通常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一种是指人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的能力,“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知识,是一种工具的效率的理性,而不关心人的目的。‑[sj主要作用是使人透过事物表面现象看到本质、内在联系及规律性,追求的是“真”,因此,这种理性一般被称为认知理性。认知理性主要体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方面,所以很多学者有时也将其等同于科学理性、工具理性。当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社会事实的客观反映与评价等也是认知理性作用的显现。另一种通常指“人类独有的用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al0这是理性的更深一层次的含义,它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是在将认知理性引人人类价值世界并客观反映社会真实基础上对人类生活价值、道德等进行关照的价值理性,它诉求于“善”。“它不仅关注知识的运用,更关心这种运用是否和人类的目的相一致。‑[al正是这种价值理性可以引导我们在寻求“信仰”的路上前行。本文所要阐释的道德理性就归属于价值理性。道德理性以道德为主要内容和着眼点,直面道德,思考道德,是人类的“价值良知”、“价值智慧”。
在哲学史上,理性更多地被设定为主体所独有的支配自然客体,把握其规律的能力,具有使主体能动性得到张扬和肯定的特质,理性的发展同人的主体性的形成和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同一的。道德理性很好地诊释了理性这应有之义。它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它在实质上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的体现、忧患、呵护、憧憬、建构与追求的自觉意识”lsj0正是在这种“自觉意识”的指引下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能够超越自身本能需要孜孜不倦地追寻与自然、他人、社会及其自身的和谐、合理状态,从而保证了人类社会秩序的良胜运营,为人类提供了无论现实的还是精神的安乐家园,协调了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保持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前进的,作为指导人类生活的这种道德理性自然也不应是固步自封的,必是随社会发展在道德主体的自我否定中不断建构、前行、完善的,道德理性更应该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跟随着“善”的召唤,在人类不断体认、感悟生活价值的过程中得以丰盈、积淀,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理性不是一个事实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具有鲜活生长力、无限超越性的发展过程,因而打上多元价值时代烙印的道德理性应该有其自身独特的意蕴。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巨大飞跃,人类交往的普遍化,掀起了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处于世界文明体系中的各个民族、各种文明或快或慢、或主动或被动地纷纷打开自己的大门,呈现出不断开放的态势。“在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对话中,人们必定要对自己原有的价值体系做出反思和变革,激发了各个民族乃至个人的认同危机。;16j正是因为这种“认同危机”的存在使得多元价值背景下的道德理性的阐述仅停留在“对价值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的一般意义层面是不够的,毕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善”是什么有着不同的回答,道德价值观是多元的。因而,在多元价值背景下道德理性的意蕴的阐释更需要包含使不ipj文化传统中人们能够达到共识的关于什么是“善”这个问题的应答。在此我们无法提供一个具体标准对善恶进行甄别,也无意于从理论上寻求一套稳定的道德标准使个体行为统一化,毕竟道德规范是人道德理性建构的结果,道德理性的发展性与超越性决定了外化的道德规范的历史性。但事实上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所遵循的伦理底线是基本一致的,整个人类群体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道德原则,人们对这些道德原则的认可及坚持无需依赖任何理论.上的肯定与验证。这些道德原则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是得到多元价值社会中的人们所认同的“善”的具体表现,是一个拥有众多“子嗣”的“家族谱系”,诸如公正、平等、利益考虑、自由、尊重他人等。这个“家族”必然随着个体道德理性的逐步完善而不断发展壮大。因而多元价值背景下的道德理性不仅仅是以道德主体对原有价值体系进行审视、反思后所建构的一系列契合时代背景的基本的道德原则为基础对人类社会合理状态及其自身价值、存在意义进行追寻的“自觉意识”,它也是一种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在人类的道德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并进一步指导人类生活。
三、学校道德教育视闻中道德理性的核心含义
在这个自由与个性得以高度张扬的年代似乎一切的规范条文都是对人性的蔑视,自主与选择才能使其得以彰显。人们拥有的自由越多,选择的权力就越大,“选择”已成为多元价值时代人类道德生活的一个关节点。在这个时代,人们不再祟信任何固有的价值规范与准则,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感觉,沉迷自身的需求,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选择权。自由与选择固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问题在于,我们依据自己感官欲望所做出的选择为我们带来了何种生活,是道德有序的繁荣世界还是冲突与混乱的颓败噩梦?如果我们仔细检视我们自身以及周围人的生活就可以发现,在人们强烈的自身感官欲求支配下对物质的追求与享受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惟一途径,对道德价值的思考已经在人们急功近利、穷奢极欲中消失殆尽。忘却了对生活内在价值及自我生存意义的思索,也就失却了对多元价值观念的最为根本的道德评判标准,自由的赋予只能带来选择权利的滥用及道德地带的沦陷。
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难题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聚焦于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本身肩负着社会性功能,承载了围绕一个社会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开展的责任。在一个一元价值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有其主导价值体系的支持,而在一个多元价值社会,以往主导价值的传递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生所面对的是合理存在的多种文化、价值观,传统价值大厦的崩裂,价值地带的真空使年轻一代面临的是道德选择的困惑及价值取向的迷茫,但多元价值社会中道德价值观念的选择却又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类道德生活的实现有赖于每个人对自我选择的反思与负贵。因而选择不该是随意性的、直觉性的,要依据一定的价值评判标准,这种评判标准不应是外界给予个体的规范准则,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具体的规范准则可以指导我们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如何去生活,这种标准来自于个体道德理性的运营,是在以实现自我存在价值与追寻道德生活为最终目的,对外在一切价值观念进行探究与考量后做出的,惟有如此,才能真n理解各种价值观念的内在尺度,并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正与创造进而指导自己的生活。道德教育无法去教导个体如何引导自我,但培养个体质疑、探究一切现有观念的精神却是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使命,因而,道德教育视阑中的道德理性的核心意义在于批判探究。人类社会本身正是在不断挣脱旧有观念的束缚、批判现时的观念的错误中演进发展的,而始终贯穿这一演进历程的正是批判探究、洁问一切的精神。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历史证明人类只崇信自己确立的价值信仰,也只有这种信仰才能成为驱动人们自律的永恒力量。斯坦利·本在《自律的条件》中认为,自律必定与评价和批判相联系。这种道德理性的获得使个体在芸芸选项前不再因为失却了外在的道德标准而仿徨失措,无所自处,它使个体的选择有了自我依据,自我价值得以展现。
四、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对个体价值的漠视
不可否认个体道德理性的缺失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当前社会压力和社会期望的产物,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缺失理性的任意性思维模式从某些意义上说也可能是以往道德教育的不道德性所造成的后遗症。以往我国道德教育的确培养的是一代代中规中矩的统一的“社会零部件”,我们无法从中找寻到对个体的关注,只能看到对个体价值的漠视,对个体特性的压制。
(一)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使个体失却了对道德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人能够成为人但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我国教育始终带有浓重的功利性色彩,这种功利性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道德教育。建国初,在一片“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中,教育成为政治教育的代名词,一切以政治为木位。教育具有浓重的功利色彩,急切地按照社会的需求、政治的需要去培养“忘我”的服从者,社会、国家高于一切,个人永远要服从集体,教育变为宰制人的思想,控制人的观念的“工厂‘”。道德教育在狂热的政治信仰中被彻底放逐了。这种功利性的道德教育完全抹杀了个体价值,忽视了个体诉求。民主成为形式上的民主,思想的界域里依然充斥着暴力。在这种思想暴力中膜拜和遵从就是全部,个体完全忘却了自身的需要,也忘却了人生活的最终追求—和谐美好的道德生活。改革开放后,虽然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物质对感官的刺激使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占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目标,知识科技带来的经济腾飞让人们迷失在物质的世界中,教育也在这其中遗失了其最为根本的目的—使人成为人,而只是成为传递知识的工具,知识多寡成为衡量人价值的,,个重要尺度,一个人的价值可以通过各类考试分数进行量化。刚刚走出政治附庸的阴影的教育却迷失于物质世界当中。物质世界的诱惑使人们忘却了对自我精神的关注,教育的功利性使道德教育失去了其应有之义。
(二)传统道德教育单一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使个体疏离了生活,如人瓮中,失却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以往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重知轻行,一味采用灌输方法进行教学,内容也大都是一些枯燥乏味的道德规范、理想纲要。强制地向个体灌输统一的必须服从的道德准则,只会使个体对这些信条产生非理性的“信仰”。这种通过外力灌输而非个体自主选择的“信仰”可以让个体拥有归属感与责任感吗?这种道德教育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时代,将个体与外界完全隔绝,如人瓮中,简单的道德规范传授可以应对生活中万千气象吗?没有提供选择的教育如何能让个体在现实中去自如选择、甄别道德价值?这种情况下的个体只是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中机械运作的道德规范记忆的机器,也就不具备客观对待其他文化、价值观所应有的一种宽容、审慎的态度。个体在灌输中失却了选择的能力和自由。道德教育的灌输方法用一种不允许怀疑信仰的正确性的方式来传递信仰。麻木不仁的道德知识接受者没有自身对道德规范、道德价值的理解,没有自身的道德情感体验,就不会有意志去支撑其进行道德践行,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培养理论上的伟人,行动上的矮子。
(三)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师生角色定位,丧失了有利于培养个体自主探究、批判道德理性精神的民主氛围。以往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充当的是道德权威的角色,在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评价性的语言,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教师的道德评价标准就是真理,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遵照教师所传授的对错标准来进行相关的道德判断。长期的这种道德权威式教学使得课堂缺乏民主氛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已经在“为学生着想”、‘’不放心学生”的想法驱使下以一种不易觉察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发展的机会。学生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教师对一件事情是如何评价的。缺乏民主机制的课堂无疑不利于个体批判、探究思维的形成,因为没有了民主就意味着独裁,独裁的本质要求就是顺从、膜拜,那么批判、探究从何谈起?个体道德理性的塑造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就是民主的、自由的心理氛围。当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受尊重的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时,才会有自主意识的觉醒。
综上所述,以往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着漠视个体价值的种种弊端,虽然通过不断演变,我国道德教育总体走向是从社会本位走向社会和谐,从依附个体走向独立人格,但必须看到现代道德教育中仍未完全革除以往的弊病,这也为我们当前个体道德理性塑造提出i挑战。塑造以探究、批判精神为核心的个体道德理性是这个时代所赋予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道德个体的自身诉求。在多元价值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应正视时代要求,积极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一元、主导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将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引人课堂;立足生活,重视实践,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学习选择;着眼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关注个体感受、道德情感体验;培养其白主性、创造性,使其在道德学习中积极建构自身道德体系;创建民主、和谐的环境,为学生形成探究、批判精神提供必需的心理环境。当然,在具体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该如何进行道德个体理性塑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塑造个体的道德理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