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张店区;文化市场;文化产业;产业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对张店区的文化市场及产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张店区文化市场及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文化市场逐步发展壮大,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财政收人,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文化产业,在众多产业的发展中,可谓后来居上,增长最快,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中的地位越来越重,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一、张店区文化市场及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文化市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各类文化经营活动蓬勃兴起,逐步形成了演出、娱乐、广播、影视、文物、艺术品、网络文化、出版物等门类众多的文化市场。截至2008年底,张店区的文化产业在新中国的肥沃土壤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繁荣活跃,已经成为张店区整体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8年12月份,在全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文化出版经营单位共有253家,其中音像制品经营单位22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75家,歌舞厅、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33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文化市场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已成为张店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张店区经济的强劲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区文化市场发展日新月异,规模、档次、效益、品位并进。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城区向街道、乡镇延伸,经营项日日臻多样化、现代化。2008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文化强区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坚持把文化建设纳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建立了文化产业项目库。文化市场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其现状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一是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市场体系。歌舞娱乐市场、音像市场、演出市场、网络文化市场、电影市场、艺术培训市场、出版印刷图书市场发育相对成熟,以此为基本框架,构成了张店区现有的文化市场体系。尤其是歌舞娱乐市场、音像市场、网络文化市场、印刷图书市场的发育已经成型,都已成为初具规模的文化企业。张店区文化市场已从过去的小、散、滥的门店逐步转变为初具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的文化企业。二是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同门类、不同档次的文化经营活动和文化娱乐服务,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尤其是歌舞娱乐、音像制品、电影放映、文艺演出、艺术培训等文化娱乐服务,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是基本做到了规范管理。一方面,有了较完备的法规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规章,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和文化部及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构成了文化市场基本的法规体系,文化市场管理步人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另一方面,有了一支相对稳定,基本能适应目前文化市场管理的队伍。
二、张店区文化市场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历经20多年的发展,期间不难看出文化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也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之中。毋庸置疑,这些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为文化市场的组织原则、经营范围、实施方针、管理机构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也为整个文化市场的构成,筑就了坚实的框架基础。但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在不断地产生。
(一)音像市场的侵权、盗版制品屡禁不止。音像制品和印刷品正版与盗版的质量,一般消费者分不出其明显差别,且价格的差别较大,给非法出版物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生存空间。由于进货的地下渠道错综复杂,非法制品愈来愈多。1995年之前,全区音像制品的出租、零售、批发、放映基本上是以录相带为主。这种单一产品的经营方式,其管理过程也比较简单。1995年之后,随着vcd,dvd影碟机的迅速普及,cd,vcd、压缩dvd等光盘也以迅猛的发展速度走进千家万户,市场需求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盗版音像制品冲击市场,以其价格低廉的明显优势,大大侵蚀了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份额。据调查,全区50%以上的音像店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盗版制品。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往往针对街面上的经营单位(业户),而“游商”的猖撅活动和地下渠道源源不断供货,助长了经营盗版制品的非法行为。
(二)农村集市、流动地摊成为困扰市场管理的一大难题。流动地摊所出售的各种书刊、录像制品80%以上是盗版和非法制品,是盗版制品销售的一个主要渠道。摊贩们流动于夜市、街头巷尾、农贸集市,基本属于无证经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形成了一支管理的“老大难”队伍,严重地困扰着正常的文化市场的管理,成为困扰文化市场管理的一大顽症。
(三)娱乐、网络文化市场的违章违法经营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如,对网吧的经营,学校、家长和群众仍然意见很大,特别是实行素质教育以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有所抬头,突出表现在:违规超时服务期间容留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进人“网吧”屡禁不止,时有发生。
(四)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张店区文化市场稽查人员在编8人,真正从事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的人员更少,而经营单位数量多,分布广泛,管理任务繁重。面对如此艰巨的管理任务,目前我们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只能是挠痒痒,哪里痒挠哪里,即哪里有举报、有问题就组织检查哪里,一年只能搞几次专项活动和组织几次短期市场检查。繁重的审核审批、年度换证和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监督管理。随着文化出版物市场的飞速发展,市场经营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变得更加隐蔽,涉及的面更广,查处难度更大,目前的管理队伍和管理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管理需求。
(五)文化产业规模偏小、数量少,人才短缺,综合竞争力不强。总体上看,张店区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而且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这已成为制约张店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张店区文化市场及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充分发掘和利用张店区已有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扶持荣宝斋、开元文化市场、齐宝斋、淄博文化艺术城等加快发展,将其培育成全省知名的文化品牌企业,推动张店区高端文化产品营销市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驻地各报社、新华书店、市图书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张店城区打造一批精品报刊亭,构建街区文化主阵地。紧密依托各大商场,建设一批图书超市,逐步实现张店城区书刊发行业的全方位覆盖。积极发挥张店区旅游资源优势,结合玉黛湖等旅游景区的开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并借力周边区县旅游资源,着力在“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上做文章,努力把张店打造成淄博旅游大本营。
(二)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园区,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对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典型带动作用。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建设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群创业发展的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意人群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实行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发挥着文化部门与文化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今后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体现各行业协会的自身价值作用。张店区在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文化协会、音像协会和娱乐业公会等实行文化市场行业自律,进行宣传、培训、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同时要把文化行业服务跟上去,保障文化市场公平竞争,减少文化市场违法经营活动,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要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文化市场发展建设的成败在于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的好坏在于队伍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是保证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加强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要教育、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和守法有责意识,增强创新性开展工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其它各项文化艺术、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技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充实完善专业技能,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构建行之有效的执法队伍监督管理体系和一系列有助于规范执法的规章制度。强化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层次、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真正建立起一支管理有序、运转协调、廉洁奉公、精干高效和作风优良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做到公正、文明、和谐执法。
(五)以联合执法为载体,努力形成全社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涉及文化、公安、工商、卫生、税务等多家部门。各部门之间只有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才能实现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文化市场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强联系,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大、要案查办机制、联合执法机制、信息反馈制度等,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联合行动由临时变为常态,努力形成全社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
(六)实行文化经营单位“不良信用行为”登记和失信惩戒制度。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因此,文化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文化经营单位信用信息库”,将失信或缺信单位负责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主要失信或缺信事实等信息输人计算机查检系统,为处罚裁量、年检年审、企业报批提供依据;通过“不良信用行为”登记,促进文化企业始终言行一致,高度理性自律。在整个文化经营系统形成浓厚的讲信用氛围,使市场主体以诚信来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减少文化管理部门治理整顿的成本,同时为文化市场管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七)要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造就大批有创造力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有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化的文化人力资本和高科技的制作传播手段,是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要改进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允许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创办文化企业,或占有企业股份,参与利润分配,使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有了优秀人才,才能创造名牌文化产品,才能发挥高新技术的先导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快改革落后的文化产业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体制和机制,创造有利于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运营模式,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