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试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化
论文关键词:传统和谐思想 仁 和而不同 现代化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其独具特色的“仁”、“和而不同”思想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演绎发展历史中,其和谐观经历了身心和谐观、群体和谐观和宇宙和谐观的发展过程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正因如此,现代和谐文化与传统和谐思想才在碰撞中相互融合,找到了现代化的路径,即在扬弃旧“和而不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整合资源,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注入中国特色。
  一、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演绎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人之际的论辩与实践,奠定了以儒家仁学理论“天下归仁”为核心、“和而不同”为原则的和谐文化精神,其主要内容为:以“仁”为本的身心和谐观、由己及人的群体和谐观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谐观。
  (一)以“仁”为本的身心和谐观
    对于“仁”的理解,历代的思想家在根本上都赞同这样一个内涵:“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理由与标准,是人天赋的内在本质的不可改易和不容偏离的原则性规定。根据“仁”的要求,人要修身养性,从而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和境界提升,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以“仁”为本的身心和谐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首先,身心和谐的重要性体现在治国平天下中的基础性作用。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也强调:“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其次,身心和谐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主体的内在要求方面。传统的和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认为是主体本性要求主体修身养性从而达到和谐:对上,有孟子把君主的身心和谐即“仁”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对下,有荀子主张国君的“仁”教化“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正”。通过孟子和荀子的论述,主体的身心和谐有了内在的正当性。
  (二)由己及人的群体和谐观
    修身以成仁是天下归仁的基础,由己及人、实现群体和谐则是天下归仁的关键。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在很大程度上就有群体和谐的意味,即个体在修身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感染带动他人修身实现群体和谐。至于如何“由己及人”,孔夫子的“安人”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途径,即曾参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积极作为,将好的东西推荐给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则是消极的不作为,不要将自己厌弃的东西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由己及人的群体和谐观是对“仁”在群体层面上的阐述,在传统文化层次上,“仁”既是家庭等级伦理的需要,也是政治和社会伦理要求。首先,传统文化宣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直接目的是“齐家”,因此,由己及人必须先在个体家庭中实践,即维护等级尊卑家庭的群体和谐。其次,在家庭和谐的基础上,“仁”开始由“家”向“国”过渡,在孟子的竭力推广下,“仁政”理念进人了统治阶级的生活,仁政“安人”、保国、平天下。再次,“仁”作为社会伦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普遍友爱的意义,即所爱之人从家人开始向外普及,最终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传统文化长期追求思维的整体性和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这也决定了身心和谐和群体和谐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有序、公平正义的社会。

  (三)“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谐观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人天人观的永恒主题。尽管他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如老子的匝天论”,荀子的“制天论”,《易经》主张天人调谐论等,但总体上说来,“天人合一”论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强调规律与行为的和谐性,认为人要以实现天道为己任,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
  古人对于“天”的顶礼膜拜源于对强大自然的恐惧和敬畏,人们在逐渐揭开“天”的面具后,仍然坚持了对“天”的多样化理解,这主要是沿着“自然”之天与“伦理”之天两条线路发展,前者以道家为代表,后者以儒家为代表。此后,“天”既是宇宙万物的生命起源,也是人伦道德的价值本源。在伦理之天与人相通、引领人的行为向“人”发展的同时,自然之天也与人相融,强调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和人对自然的尊重,这样“天人合一”把对自然的伦理尊重与对人的人文伦理关怀联系起来,在伦理上实现和完成了人道与天道的彻底贯通。
  二、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现代和谐文化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传统和谐思想和现代和谐文化的关系,融古于今,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现代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不同
    首先是思想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传统和谐思想虽然提出了“天人合一”、“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有启发价值的思想,但毕竟是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有的甚至依托于唯心主义。时代局限性使古代思想家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以为通过个人努力和人类自身的意愿能决定社会的进程。随后虽有思想家突破了其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但却把“天下和谐”的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的自身修养和“尧舜禹”式的明君改革上,显得脆弱而唯心。
    其次是经济基础不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已经形成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行为准则。这种和谐文化带来的凝聚力对于国家和民族摆脱危机、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起着导向作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原动力。传统的和谐思想长期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广大的劳动者在经济上和人身上依附于他人,政治和社会地位极为低下,社会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和谐。再次是政治基础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等都为现代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而以等级制度和特权制度为基础的传统和谐思想,在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下,掩盖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的根本阶级利益冲突。
  (二)现代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互通
    第一,提倡整体的和谐。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认为宇宙、自然、人类以及社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大系统,还重视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继相承关系,认为任何一方均以其对立方为存在依据,二者相依相存、相继为用,既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和谐观也强调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和谐。在这个层面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现代文化的和谐观念实现了统一。

    第二,重视事物的变化发展。对世界本源的长期求索,使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对事物的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即宇宙万物都沿着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万事万物都是宇宙运动变化链条上的一个要素和环节,无数这样的链条和环节构成了宇宙变化、发展的无穷性。传统和谐思想对事物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不同事物间的相互促进的运动变化也有深人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和谐文化,同样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普遍的、永恒的、不可抗拒的规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辉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又有了一致性。
    第三,强调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事物多样性的存在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和而不同”最鲜明地表达了传统和谐思想对于事物多样性及统一的追求,即调和差异让矛盾的各种因素和谐地处于一个共同体中,这是人们解决矛盾的积极态度。现代和谐文化在致力于社会和谐的同时也遵循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客观地对待事物的多样性。
  三、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化
    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应,应做到“结合需要、扬弃传统、整合资源”。
  (一)立足现实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从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看,立足现实以解决实际问题始终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发展动力。从先秦百家争鸣到汉代经学的兴起,从魏晋玄学对经学的超越再到隋唐佛学的中国化,再从宋明理学对佛道的融合与超越到清代朴学和新学对宋明理学的反思,以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是如此。人类在反思中意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才是解决难题的出路。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了一个战略机遇期,各类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之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人的精神文化追求多元化,社会稳定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和谐的理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
  和谐思维不是没有矛盾的思维,而是指不同事物间多样性的平衡,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其实质也是强调矛盾的平衡与统一而达到整体和谐,即我们经常说到的“和而不同”。我们要以协调、平衡的软方式推进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对内要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扩大政治民主、促进文化与社会和谐;对外则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与他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二)扬弃“和而不同”的旧和谐观
    首先,要扬弃传统“和而不同”思想中消极的“不同”因素,引人积极的“同”因素。与小农文明相适应的传统和谐思想是为大一统的专制统治服务的,因而“和而不同”思想中的“不同”强调特权和等级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权利义务差异,排斥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尊严和权利。传统的“和而不同”,对“不同”的过分渲染造成几千年的不平等意识。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必须扬弃旧“和而不同”中消极的“不同”因素,如人的人格权利的不平等以及特权思想等;同时引人平等、自由、法治等先进的“同”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石,正视人性差异、利益对立和价值观的不同,促进人际和谐。
    其次,要扬弃传统“和而不同”思想中消极的“同”因素,吸收积极的“不同”因素。虽然“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却没有一个专制王朝实现了和谐。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维把全社会同化为一个没有差别和冲突的整体。所以,社会缺乏多样性与个性,缺乏对立与竞争,缺少动力与生机,从而走向静态极端。因此,我们要扬弃“和而不同”的消极“同”因素,认同多元化的利益之争和思想之争,认同价值观上的分化差异,创建一个“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
  (三)回归传统,整合资源
    在传统和谐思想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在深人研究传统和谐资源的基础上,找出契合点促进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化。我们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回归传统、发掘整合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资源的过程。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是倾向于斗争的哲学,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丰富、应用广泛,经现代学者的全面整理与提升,其与现代社会显现了较好的契合路径。
    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尊重传统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顺利对接的关键,而且也是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的关键举措。从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来看,其务实的文化品格,如“经世致用”和“微言大义”的文化传统对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媒体在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对…
    文化自觉:通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当代中国法官的定位、思维与追求
    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
    转型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
    中国建筑:打造文化引领型的社会责任模式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探讨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现今高等美术教育中思辨地延承中国传统文…
    从国际文化发展战略看中国文化安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