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试析知识社会的概念考辨与理论梳理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 后工业社会 社会转型
  论文摘要:当今时代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本文关注的焦点是知识社会理论,揭示了在英文语境中知识社会有四种表达,解释了四种对知识社会概念的定义和理解,并对知识社会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与评论。
  中国将“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任务,是适应当今时代世界发展大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当今时代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基于对这场变革的动力及其特征的认识,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此做出了多种多样而又有一定关联的理论概括。如“科技革命时代”、“不连续(断裂)的时代”、“社会转型时代”、“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网络社会”、“全球信息社会”、“后资本主义社会”、“不确定性的社会”、“风险社会”、“学习型社会”、“知识社会”等等。本文关注的焦点是知识社会理论,着重进行“知识社会”的概念考辨和知识社会的理论梳理。
  一、英文语境中的四种表达
    据我所见,在英文语境中,知识社会有四种表达:the knowledgeable society, the knowledge society, the knowledge societies, the nowledge一based society。据知识社会理论专家尼科·斯特尔的考证(1),p.64),最早提出“知识社会”术语的社会科学家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莱恩。在1966年发表的《知识社会中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衰落》一文中,莱恩通过说明科学知识的日益增长的社会意义而证实对知识社会概念的使用是正确的,(2)他当时采用的是第一种表达(the knowledgeable socie曰。
    1968年,在《断裂的时代》一书中,为了说明知识是现代社会的中心以及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础,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使用了知识社会术语。闭同年,为了说明知识在创新中的源泉作用和知识领域在国民生产总值及就业中日益增加的份量,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在“知识和技术的测度”一文中也使用了知识社会术语,并且认为后工业社会就是一个知识社会。(4)德鲁克和贝尔提出“知识社会”时采用的都是第二种表达(the knowledge society)。如果说第一种表达强调的是社会的知识化趋势及其意义,那么,第二种表达则将关注的焦点直接放在了知识本身,放在了知识资源和知识活动的价值。这种表达方式突出了自主创新的经济价值。
    1986年.斯特尔和杰诺特·彪姆一起主编了第一部《知识社会》文集,书名采用的是第二种表达,但他在1994年出版的第一部《知识社会》著作及在2002出版的另一部著作《知识和经济行为》中却都采用的是第三种表达(the knowle岭ocieties)。这样做并非是一种文字游戏,斯特尔指出:“知识社会并非是作为一个简单、单峰展现的结果而发生的,也不是以某种明确的方式出现的。知识社会并没有变成某种单向度的社会结构。各种知识社会通过保持不变、甚或变得不一样而成为相类似的社会。"这意味着,通向知识社会的道路并非是机械决定的单线行程,知识社会也并非只有遵循固定模式的单一类型。这种表达方式也强调了不同国家走向知识社会应当有自己的特色。
    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the knowledge一based economy)报告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知识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认为知识社会似乎比知识经济的含义更为广泛,同时更富有想像力和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知识社会的论著大量涌现,出现了对知识社会的第四种表达(the knowledge一based society),如:影响巨大的《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一书的主编之一、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与技术动力学系高级讲师劳埃特·雷德斯多夫的专著《沟通的社会理论:知识社会的自组织》等。第四种表达强调社会结构、社会行动、社会发展的知识基础,要求对社会与知识的演化关系及其机制进行动力学分析。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走向知识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知识社会的概念辨析
    “知识社会”已经不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概念,社会各界已经对“知识社会”这个字眼耳熟能详。然而,学术界迄今仍然没有一个严格界定、获得公认的“知识社会”概念,对“知识社会”还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就学术界对知识社会概念已有的定义和理解而言,其主要的观点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一)知识社会是一种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知识化”的社会。莱恩最早给“知识社会”术语下定义,他写道:“知识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其成员(1)探究他们关于人类、自然、社会的种种信念的基础;(2)(或许是无意识地)为真实真理的客观标准所引导,并且,在较高层次的教育中遵循证明和推理的科学规则;(3)将相当多的资源投入到探索中,因此而具有大量的知识;(4)经常努力收集、组织和解释他们的知识,为当前的目的而从中汲取进一步的意义;(5)既运用这种知识来倡导他们的价值和目标,也运用这种知识来阐述(或许还修正)他们的价值和目标。"显然,莱恩是从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知识化”(或“科学化”)的视角给“知识社会”下定义的,他受到了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会取代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其他形式的知识,科学推理即使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莱恩在其定义中强调,知识社会的成员的行为由真实真理的客观标准所引导,他们的价值和目标为遵循科学规则而系统地获取的知识所倡导、阐述和修正。

    (二)知识社会是一种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知识价值的社会。贝尔曾经强调知识是后工业社会的“一种基本资源”。日本著名思想家界屋太一提出了用“知识价值社会”取代“后工业社会”的重要认识。他指出,现代社会的变革既不是单独的技术革命,也不是临时性的潮流。它是人类在产业革命200多年后迎来的将产生“新社会”的巨大变革,即“知识价值革命”。通过这一革命,将产生一个“知识价值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将着力追求时间和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人们将认为“知识消费得越多越体面”我国学者金吾伦直截了当地指出:知识社会是知识为主要资源、知识工作者为主导的社会。庞跃辉进一步明确提出:“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上的一种社会形态,它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体,通过大力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社会机制,深入开发、利用知识价值,以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加快发展以上定义基于知识价值论的视角,深化了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突出了知识价值的创造主体,强调了开发利用知识价值对加快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三)知识社会是一类以知识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斯特尔将正在出现的那种社会称为“知识”社会,是因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机制特性正日益受到“知识”的驱动。斯特尔指出,选择“知识社会”而不是诸如“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科学社会”等它术语来称呼正在出现的这种社会,其主要理由是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相当大批量的信息之生产、加工和传递的关注所激发的,人们较少谈及、或几乎没有谈及信息、传播媒介的本质,通常也不涉及现代社会的一致性和统治等;而“后工业社会”的范畴不是十分恰当,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使人产生误解的范畴,因为“工业”或制造业并没有消失,而只是被改变了。正如“工业”或制造业的改变一样,现代社会的那些各种各样的深刻变化是与知识本身的诸种形式和统治相关联的。之所以没有采用“科学社会”,是因为斯特尔分析的重点不仅仅在于科学,还在于科学知识和日常知识、陈述知识和程序知识、知识与非知识之间的关系,在于作为社会行为的一种能力的知识。
    (四)知识社会是一种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变革驱动器而改造出的新社会。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ljncstd)专门成立的工作组认为:近来,“知识社会”一词用来强调由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变革驱动器而改造出的一种新前景。他们指出:无论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先进的微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都是处于近来所发生的社会与经济转型的中心位置。向21世纪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将会目睹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组织、环境、文化及全球基础设施变化所产生的巨大促进。这种理解实际上基于信息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转型关系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科学技术革命观在当代的最新反映:科学技术代表着一个世界的生成,信息科学技术代表着知识社会的生成。
    已有的知识社会的定义和理解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述观点,典型的看法还有:“知识社会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形态”;“知识社会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它意味着一种极其深刻的根本性社会变革”;“知识社会就是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高级知识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在此展开一一论述。需要指出,尽管关于知识社会的研究尚未形成公认的学派,但是知识社会的研究已经具有不同的学术传统或理论视野,形成了诸多具有启发的观点和需要深人探讨的问题。下面,择其要者,从三个视角加以概括性的梳理。
  三、知识社会的未来学视野
    从上个世纪印年代开始,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方许多人对正在变革中的社会做出了未来学的预测和诊释,其代表人物包括贝尔、约翰·奈斯比特、阿尔温·托夫勒等。他们影响巨大的观点有:
    (一)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由边缘转向中心。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理论知识正日益发展成一个社会的战略资源。面对“后工业社会”这样一个未来学的概念,贝尔概括地描绘了其五个基本特征: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二)知识生产力成为关键因素。奈斯比特概括了社会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所需要的中心资源。
    (三)第三次浪潮彻底改观建立在工业革命之上的现代文明。托夫勒认为,人类文明就像浪潮般地推进,已经经历了两次引起整个文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浪潮:第一次是农业浪潮,建立了农业社会:第二次是工业浪潮,建立了工业社会。而科技革命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股史无前例的革新洪流,“一个新的文明正在我们生活中出现。托夫勒相信,知识是力量的最民主的源泉。他预言,未来的争夺权力的斗争将越来越发展成为一场围绕着知识的分配和获得知识的机会的斗争。他还进一步指出:“第三次浪潮不仅仅是个技术和经济学问题。它涉及到道德、文化、观念,以及体制和政治结构。总之,它意味着人类事务的一场真正的变革。"
    以上观点在国际上曾引起轰动,迄今也不无启发性。但是,由未来学导入的知识社会的研究仅仅是预测性的,甚至有很大的臆测和幻想成分,应当看到其学理性的局限。同时,依据个别区域、部分领域的趋势和经验做出的推测与判断,也不能随意加以推广,尤其不能盲目照搬。曼纽尔·卡斯特尖锐而又深刻地指出:“中国人许多有关新信息社会的观点,大都取自美国的意识形态专家一未来学家。这些人是商业作家,他们的观点多半是没有学术研究根据的臆测,以一种新版的文化殖民主义,将美国所发生的经验延至世界各地。中文版作者序,卡斯特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

  四、从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社会的社会转型研究
    正如斯特尔所说:“由于可以期待知识社会去重建许多现存的社会结构,并创造新的社会形式,所以全部的社会科学就都能够受到激励,以便促进关于知识社会的理论的和经验的研究。事实上,今天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分支都已经把“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当作严肃的学术前沿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其代表“人物”不仅包括德鲁克、斯特尔、雷德斯多夫等学者,还包括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uncst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wb)等国际知名机构。其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的技术维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信息技术范式的涌现。卡斯特认为,信息技术范式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技术转型的本质。他把这种新范式的特性归纳为五个:第一个特性乃是信息便是其原料:这些是处理信息的技术,而不仅是处理技术的信息;第二个特性则是新技术效果无处不在,个人与集体的所有过程都直接受到新技术媒介的“塑造”;第三个特性则指涉了任何使用这些新技术的系统或关系的网络化逻辑,即网络的形态能够良好适应日趋复杂的互动,以及源自这种互动的创造新力量的不可预料发展;第四个特性是信息技术范式以弹性为基础,具有重新构造的能力;第五个特性是特定的技术逐渐聚合为高度整合的系统。卡斯特指出,信息技术范式的形成是当前最直接感觉到的结构性转化,它们构成了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互动。金吾伦也指出:“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知识社会的兴起和成长奠定了技术基础,而知识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将为‘三化’营造更快发展的环境、准备更好的条件。)但也应当看到,信息技术发展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效应。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专门成立的工作组经过三年多的系统考察和实证研究得出两点主要结论:虽然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知识社会”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需要有很高的成本,但是,不这样做而付出的代价会更高;对于形成一个创新性的、目标明确的“知识社会”和应用它们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来支撑其发展目标这样一个任务,各个发展中国家则是处在差异非常大的不同起点上。

    (二)社会转型的经济维度。“知识社会”概念首先描述了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有人甚至认为知识社会就是把知识经济换个角度讲。从1986年起,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开始研究知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了解释上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新经济增长之谜,他建立并完善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知识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能提高经济效益,对知识的投资不仅能增加知识积累,而且能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因此,国家必须像对机器投资那样对知识投资,对知识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不受“投资效益递减律”的支配而长久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知识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且改变经济发展的结构和模式。按照斯特尔的归纳工业社会的经济最初主要是一种物质经济,这种经济突出的特征是在很大程度上由对生产过程及其组织的物质投人所推动和控制。其次,物质经济逐渐地转变成一种货币经济,即物质经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货币事务的经济转变。最后,目前正在发生的种种迹象表明,货币经济正在日益成为一种“非货币的符号经济”。在这种经济中,生产和分配过程方面的变化更加由符号的或以知识为基础的投人所决定。换言之,这种经济方面的变化意味着知识日益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主导方面,日益成为生产过程扩张的基本条件。在这种经济中,“劳动时间总数或有形资本总数”的意义正在被削弱,而企业的大部分财富正日益体现在它对于信息、知识、专门人才的掌握及创造性的运用上。
    (三)社会转型的管理维度。知识成为知识社会的最主要资源,它不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动力,而且创造了新的政治模式与动力。因而,德鲁克认为,它也必然引起整个管理范式(management para-digm)的根本性革命。德鲁克把知识管理的出现看作是管理领域的新革命。德鲁克所说的知识管理革命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知识管理是指把知识应用于管理的全过程。德鲁克提出:“知识正在被应用于知识。这是知识转变的第三阶段,或许也是最后阶段。提供知识以找出应用现有知识的创造效益的最佳方法,事实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第二,组织结构的重大转变。德鲁克提出,由于知识社会必定是一个组织的社会,所以它的中’性的独特职能机构是管理。“管理部门是知识社会的通用机构。与传统的组织管理强调人的职位或工作分工相比,知识管理更加强调人的知识分工或人的素质。德鲁克强调,正如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代“技术专家”一样,知识革命正造就着一代“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是知道如何把知识用于生产的知识经济人员、知识专业人员、知识雇员。”如何吸引、留住和激励知识工作者,成为了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目前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组织管理形式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五、关于知识社会的批判性反思
    国内已有学者注意到,伴随着对知识社会的憧憬和过于乐观的倾向,西方许多学者对知识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清醒的反思,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当代西方知识社会批判思潮,并将之归纳为七大方面:知识社会过快的变化速度使得社会变化的方向难以把握;知识社会有可能导致社会的非群体化,阻隔了真实的人际交往;知识社会中文化滞差的加大给道德、价值观等精神领域方面带来新的问题;知识社会以知识的拥有量决定社会阶层的划分,可能导致新的社会分化;知识社会的非物质性特点会造成经济的内部空虚;
  知识社会中知识信息一体化将引起知识文化品质的降低;知识社会中知识的产业化受商品观念驱使,从而影响了知识自身的形象。实际上,倡导知识社会的理论代表人物也都意识到,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并非没有严重问题。斯特尔没有回避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他至少分析了三大问题:第一,在知识社会中,“生产反对就业”。他说,由于在知识经济中,附加价值的主要来源是知识,而且在这里有可能以更少的劳动进行更多的生产,因此,充分就业“在知识社会中是不再可行的了。"第二,知识社会并非是一个平等的社会。在知识社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的社会不平等出现了,并且被牢牢地制度化了,这产生和扩大了种种剥夺的形式”第三,知识社会的自我毁灭性增大。斯特尔认为,由于存在着(a)知识本身的偶然性和(b)作为知识向社会的日益渗透之结果的社会关系的更大的偶然性,未来知识社会将是更难预测的。他说:“知识社会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是以当然包括摧毁其自身的能力在内的自制的社会关系和自制的未来为特征的。"
    综上所述,我们时代的本质特征是正在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既有必然性,也有可能性。所谓必然性,是指工业社会虽然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是,工业社会几乎达到了在同一方向上、并以同样的方式扩大其能力的极限,而且,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温室效应加剧等,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所谓可能性,是指一种新的生产力—知识生产力正在取代曾经在工业社会占有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财产,以高科技以及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成果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已经向人们展示了巨大的潜力。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是我们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有意识地明确地将“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任务。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尽管“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历史过程,但是,这一社会历史过程存在着巨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认真地分析研究这一社会历史转变过程的主要特点和演化机制,对于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近代中国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命学”
    试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内涵及其对中国当代教育…
    试析班组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知识的导入
    试析模因论视阙下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试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
    试析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
    试析传统文化与高职文化的六维建构
    从《学者之死》谈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命…
    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讲授…
    英语学习中融合西方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试论英语学习与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