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简述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论述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教育作用,并时加强图书馆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我们所要的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传播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同样责无旁贷。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与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良胜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达到和谐,主要是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程度为标尺。
二、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1、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它是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服务的主导力量,这是由图书馆的独特优势所决定的。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社会中每个成员都有平等地、充分地享受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好处,图书馆作为承载文化知识的载体,可使每个公民平等、公平的获取文化知识、各种信息文献。和谐社会是相对的富裕社会,它要求社会消除贫困,增加财富,这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的宝库—图书馆。和谐社会是创新的社会,而创新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创新的基础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信息对社会文明加以创造性的提高。图书馆将通过创新自身的服务方式、手段和管理机制,为社会的创新提供开放的数字化文献信息交换平台。为达到社会的和谐,就要提高社会的文化素养。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具有为广大人民群众完善自身、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服务功能。因此,图书馆肩负着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的使命,这也是图书馆的终极归宿。
么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资源支撑。图书馆保存着人类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人和人类文化宝库。事实证明,文化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文化典籍、现代文献资料以及纪实性的音像制品集等,都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图书馆通过系统收藏、整理保护这些资料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从而保持社会发展的一脉相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可提供利用者所需的各种文献和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又能广泛进行教育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支撑。
(2)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基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战略目标下,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科技已成为当务之急。社会需要尽快建立模式多样化的全民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资源和无阻碍的学习场所可为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图书馆拥有优雅的环境、宽敞的馆舍、浓厚的学习风气、强烈的文化氛围,是人们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实现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不论何种阶层、何种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走人图书馆,成为其忠实的读者,并最终成为终身教育的受益人。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提供学习所需的知识信息服务及问题解答,尤其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许多图书馆都提供“电子邮件咨询”、“实时问答咨询”、“馆内咨询指南”等服务,并且与数据库相结合,实现信息共享,更是形成了直接面对读者的教育模式。
(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崇高和谐的平台。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经济深人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倾向和急功近利思想有所滋长,加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弘扬正气、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舒缓压力、沟通情感、增进融洽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的,图书馆恰恰能为公众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崇尚和谐提供有利的平台。
三、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加大投人、加强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的建设,特别是要把数字图书馆建设好,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投人作为保障。资金应该以政府财政投人为主,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图书专项经费,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从而保证图书馆建设的基本需要,改善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环境及内部办公环境,提高图书馆办馆效益。同时,应该积极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团体、个人捐资和捐书,促进图书馆建设的健康发展。
2、创新机制、完善功能。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朝纵深发展,图书馆运行的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图书馆原有的一整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扬弃和取舍,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要完善服务功能,尽可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变过去的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满足每个读者的需要。
3、做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处于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发展过程中,建设特色化馆藏,馆藏资源共建共享、互惠互利之路,是馆藏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相应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策略,使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和网上资源的收集整合与自建数据库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素质。图书馆要把最新的文化信息资源及时传递给读者,用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真正实现其服务职能,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要重点培养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信息化技能的运用人才和实施信息化工程的组织管理人才,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职责分明的管理队伍。
5、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是节省经费的最好方法。应加强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统筹安排和协作,合理地配置资源,避免建设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共同形成大而全的文献资源体系,积极采用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成果,真正做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