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沛县武术 文化信息 系统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沛县武术既有北方拳种的大开大合,又具有南方拳种的短小精悍,如以刚为主的大洪拳、少林拳,以柔为主的陈式太极拳、西阳掌。可以说,文化的多元性和通融性造就了拳种丰富、门派众多的沛县武术,其文化信息系统涵盖了沛县武术的方方面面,主要包含着物质文化形态和非物质文化形态。
一、沛县武术发展概况
江苏省“全国武术之乡”—沛县(评比于1992年),位于江苏省西北端,全境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576.5平方公里,全境辖巧个镇。沛县历史悠久,秦置县制,古称沛泽、沛国、沛邑、小沛等。沛县作为徐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势险要,自古就有内地门户之称,为兵家所必争之地,冷兵器时代连绵的战火,使得生活在该地的居民们,常常会有生命的威胁。生存的需要,先民们不得不习武以自保,据《沛县志》译本记载:“自战乱以来,民喜佩剑以自卫,一旦与贼相遇,奋不顾身”。
沛县武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同乡将领周勃、王陵、樊啥等人,常在沛县城北的周村一带打拳舞剑,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刘邦等人揭竿而起,在三年亡秦战争和五年楚汉战争中,这帮武林高手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以后,民风古朴的沛县人,崇尚武德,练武风尚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据乾隆《沛县志》卷一记载:元、虞集《沛县李尉美政记》曰:“沛以勇武为俗。”又据《沛县志》译本记载:“自战乱以来,民喜佩剑以自卫,一旦与贼相遇,奋不顾身”。
沛县武术自明清以来,形成了12大门派,它们是武当大洪拳、刘派梅花拳、形意八卦、孙氏太极、梁派少林、三晃膀大洪拳等等。在民间还有气功、跑马、射箭、耍刀、举石等强身健体的武术活动。这些武术门派套路不同,各为一体,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为了切磋技艺,这些拳派经常举行武术比赛。如“1923年,在沛县举行的比武大会,历时7天,观众达15万人次,周围各省几百名武林高手参加表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沛县武术这一民族瑰宝,热情关心各门派的著名拳师。梅花拳师李振亭被选为县人大代表,聘为全县的武术教练。县政府还专门组织力量,搜集编印了各路门派的拳谱,挖掘整理了国内独有的稀有兵器20多种。从1971年开始,沛县就成立了武术班和武术协会,全县几户每个乡镇都成立了武术分会,兴建了县武术馆,开设了599处教武场,出现了乡乡有拳社,村村有武场的局面。经常参加武术活动的有十二万人。
沛县人民把武术活动作为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寄托。广大武术爱好者利用厂区、田头、场院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武术活动。清早、傍晚,房前屋后习武者随处可见。逢年过节,乡与乡、村与村之间举行武术比赛已形成制度。一年一度的武术“精英杯”大赛是沛县武术活动的大检阅。然而,进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受经济浪潮的冲击,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当年在田间村头习武的青年全无踪影。但武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教授的内容大多是国家规定的自选套路及散打竞技体育项目,传统武术难觅踪迹。
二、沛县武术文化遗迹
在沛县这块土地上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早期文明,留下了大量的文物遗迹,为我们研究沛县武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武术器械、武术典籍、画像和一些遗留下来的练功遗址。这些具有历史、艺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文物,不仅反映了沛县武术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且也表现出古代不同时期沛县武术的发展风貌。
徐州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沛县自古便盛行尚武之风。据《沛县志》记载:“沛人尚武力,挟意气”,“民喜佩剑以自卫”,上自皇帝,下至庶民,无不佩剑。"1977年5月,在栖山石塘南侧地下9米处发现汉墓座,石棺内出土铁剑两把,画像上刻有对枪舞剑及杂技、武术表演场面,还有许多佩剑扶弓之势,栩栩如生。这些画像反映出当时武术已经出现了表演和对练套路,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表明由于武术社会效用的多样化,武术的结构形态由单纯实用性为核心的对抗性武术分化出以娱乐、健身为主要特征的表演性武术的多向发展,充分体现了沛县人民尚武之风的盛行。
三、沛县武术文化成因
沛县武术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沛县特定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的影响和社会风俗的作用与沛县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沛县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东靠微山、昭阳两湖,与山东微山县毗连,西北与山东鱼台县接壤,西邻丰县、南界铜山县,境内境内无山,全部为冲积平原,交通发达,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其地理位置承东启西、通南达北。地理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同时,也为沛县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胶的沃土和充足的养分。从历史承继关系来说,地理环境是社会风俗习惯形成的首要原因。沛县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沛县人粗犷刚烈、尚武尚勇的性格。社会的动荡、频繁的战争,强化了沛县人民形成的尚武尚勇的社会风俗,这种风俗延续不衰,促进了沛县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农耕文明是沛县武术形成的经济基础,强权政治和宗法制度深深地影响着沛县武术的发展。家族式的武术组织结构就是“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反映。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使武术与政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统治者将其作为培养其接班人的教育手段和护国强兵的军事工具;另一方面,为了统治地位的稳固,又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压制。
四、沛县武术文化信息系统
位于泅水之滨的沛县是一块文化十分发达的土地,这儿是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的交汇点。由于这方土地经济富庶,交通方便,文化发达,当时不少名人雅士来此传经布道。“由于先秦时期徐州是中国思想意识形态发生发展的中心地区,是文化交流、交通往来最便利的地区,是生活技能开化最早的地区,是最高统治集团核心人物的出生地和事业发祥地,所以,这里的文化习俗具有融会古今的综合性、南北共塑的典型性和百家合璧的多元性”,由此,“沛县有崇尚武术之脉承,而毫无歧外观念,对武术门派有兼蓄并容之优点,使各地来沛的拳术得以立足、发展。因此,在沛县发展起来的武术也具有“南北共塑的典型性和百家合璧的多元性”,这从各拳种特征中就可见一斑。沛县武术既有北方拳种的大开大合,又具有南方拳种的短小精悍,如以刚为主的大洪拳、少林拳,以柔为主的陈式太极拳、西阳掌。可以说,文化的多元性和通融性造就了拳种丰富、门派众多的沛县武术。
“武术作为一种技能或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发展,是那个时代文化的一个缩影,而那个时代的文化又影响着其技术本身的创新和传承,即技术反映文化,文化影响技术。沛县武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不与它所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乾隆《沛县志》卷一记载:元虞、集《沛县李尉美记》日:“沛以勇武为俗”。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尚武习俗的环境,也造就了刘邦、周勃、樊哈等武林英杰,并让武术在他们成就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沛县也因此以“汉高故里,武术之乡”闻名于世,足见久负盛名的沛县武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武术在沛县的发展从未中断过,并且每一个时代的武术技术特征都烙有那个时代的文化印迹,而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武术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所以,沛县武术技术的发展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沛县武术文化受汉文化和战争文化的影响较大,是沛县文化的分支文化之一,它是沛县文化在技击格斗、健身娱乐活动中的抽象反映和物化形态。沛县武术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依附于整个沛县文化系统发展与演进的。它的生成不可能脱离沛县文化的生成土壤,它的变迁也无不打上沛县传统文化形态演进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