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浅谈全球化语境下公民文化之诉求
论文关键词:全球化;公民文化;诉求。
  论文摘要: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文化、一种公民主体性文化、一种法治文化、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的文化、一种传承与创新的文化。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公民文化应着重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建立开放的全球文化观及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公民文化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以开放的心态、前瞻的意识建设公民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
  一、全球化与公民文化
  英国社会科学家莱斯利·斯克莱尔给全球化下过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爱护为核心。包括通讯、生态及旅游的全球化为基本内容,而以文化和社会政治的影响为直接后果的一种社会变化趋势。”
  公民文化既公民政治文化。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政治文化”是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首先提出来的。1956年8月,阿尔蒙德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的《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他说:“每一个政治体系皆镶嵌于某种对政治活动指向的特殊模式中,我认为可把它叫做政治文化。”在这里,阿尔蒙德主张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政治文化,把政治文化解释为生活在具体的政治体系中的社会个体的一种特定的政治模式。1978年6月,阿尔蒙德出版了其政治学名著《比较政治学》,在这部著作中他系统地总结了多年来政治文化的研究成果,主张政治文化应该成为政治研究的一个独立概念和独特领域。他突破了人们以往在政治文化研究中对文化同质性的假定.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的单元,对政治文化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政治文化概念的内涵。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包含三种类型: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阿尔蒙德从政治发展角度提出了公民文化的概念。他认为公民文化(公民政治文化)是一种发展视角下的政治文化,是政治文化的现代发展形式,是一种参与型复合政治文化,它是以参与型政治文化为主导,另外两种类型政冶、文化为缓冲的政治文化的现代发展形式,其核心理念是民主政治。
  勿庸置疑,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但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全球化的脚步也是阻挡不住的,这诚如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所一言,“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那么,全球化语境下的公民文化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呢?
  二、全球化语境下公民文化之特征
  1.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文化。公民文化首先是一种忠诚的参与文化。“个人不仅取向于政治输入,他们也积极的取向于输入结构和输人过程。”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公民参与绝对不仅仅是投票和选举。投票只是公民静态地表达个人偏好,而参与则是动态的。参与者可以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改变世界。民主参与的基石和源头是人民主权观念。它来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人民主权思想。与此同时。公民作为与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无论在法律上、制度上,还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应该具有被充分肯定的法律人格及尊严。公民在发表政见、参政议政的过程中,其权利(包括宪法上的各项自由权利、选举权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等)的享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随着法治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扩张的。公民不论是在私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当中。其认真对待权利的结果都应该是自己的权利被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加以维护。
  全球化浪潮能促进公民参与的发展和唤起公众的参与意识。全球化浪潮需要全球社会成员的积极投入,广泛参与。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使公众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参与条件、参与渠道,社会公众才会真正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增强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同时.全球化浪潮将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愿望。
  2.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公民主体性文化。公民文化本身就蕴含了对民主政治的充分要求。民主性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是公民文化孕育的温床。在公民文化下,人应该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并根据个人条件和意愿去设计、创造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人在充分发挥主体性时。也必须遵循相关利益者的原则。在民主型的公民文化下,它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在从依附性的臣民文化到民主型的公民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正是民主型的公民文化形成的基本驱动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公民的主体性的健康发展。全球化时代的公民社会使大量的个人和组织摆脱了政治权利的束缚,成为非政治的生活主体,也就是市场经济支持下社会的主体。同时。全球化浪潮中的全球市民社会,是实现由依附性臣民文化向民主型公民文化转变的摇篮。市民社会强调个人主体性、相关利益者原则.个人以公民身份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因此,发达的市民社会成为臣民向公民文化转变的摇篮。全球化市民社会产生了必须而且能够独立和自由的进行活动的公民个体。
  3.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法治文化。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法律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而这种影响使得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必然是一种法治文化。法治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法治国际化。各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历史、文化、道德背景不同.要维持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市场公平、自由竞争的正常秩序,既要靠代表国试论全球化语境下公民文化之诉求家意志、有权威、有约束力、稳定的各国法治;又要靠超国界的一般的国际法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成为社会配置资源(在法律上表现为配置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结构和程序。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赖于法治,同时它也促使法律的茂盛生长。因为市场经济下经济活动的主体即市场主体都是各自独立、平等的,它们之间没有等级关系,没有支配与服从的关系。这种自主平等的主体资格与地位需要平等法律加以确认,才能得以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平等的市场主体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活动,促发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公民权利意识的实质就是法律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生长和发育,它必然呼唤公民的法制观念随之不断的形成和增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就是公民必须具有的思想意识,即法治观念。所以,全球化趋势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下的公民文化只能是法治文化。
  4.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的文化。权利本位文化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公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一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公民支配国家.国家则保障公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实现: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国家权力的设定是为了公民权利更好地行使和实现,权力的运行以创设权利和保障权利为目的.权力必须始终满足权利的要求和主张,并接受权利的平衡和监督。“人进入社会不是要使自己具有的权利比以前更少,而是要让那些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他的天赋权利是他的一切公民权利的基础”。英国哲学家休谟把“财产占有的稳定、根据同意的转让、承诺必须兑现”视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j项自然法。承认个人财产权和个人人身权一样.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起点。也是法治概念在英国产生的一个起点。如果认为政治国家的权力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和授权.那么这种授权和同意最终还是要回到每个人的身体和财产上去。

  5.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文化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文化。根据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在《公民文化》一书中的概括,公民文化乃是由村民文化、臣民文化、参与者文化混合构成的。其基本意旨在于:社会发展具有延续性,民族传统和社会文化具有传承性。权利本位文化、主体文化固然是公民社会中公民文化的标志性特征,前公民社会的文化也会渗透、积淀、传承到公民文化当中,成为公民文化的组成内容。公民文化不仅仅是现代文化,而是现代与传统、政治与商业相混合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着自由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纳税意识,还有服从观念、自利观念、机会主义观念等等。只有社会大多数成员长期普遍地接受某种法律文化结构.才能逐渐产生某种相应的新的法律文化模式。一个民族(社会)的文化越久远.其现存的法律文化模式特别是它的深层结构和结构内核的成分就越复杂,这不单是因为人们部分或普遍地、短期或长期地接受了各历史时期的外来法律文化结构。还因为一个富有活力、能久存至今的法律文化模式必定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外来法律文化因素的能力,它不断地融合或同化外来因素.也促使法律文化模式特别是其深层结构和结构内核的成分愈趋复杂化。
  三、全球化语境下公民文化之诉求
  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公民文化的建设除了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维度展开以外.应着重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建立开放的全球文化观及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
  1.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臣民文化中伦理型的价值观在相当程度上以伦理观偷换了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知识,以伦理之功、道德之用替换了科学之真,造成科学的价值观隐而不现、缩而未张,造成中国人的主体性的极大消融。科学的价值观不是指具体的科学事实、定律和理论,而是特指在古希腊文明中孕育出来的,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得到张扬的一种理性精神文化和价值体系,它是与臣民文化中伦理型的价值观相对立的。科学的价值观它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点和视角,即所谓的“科学的眼力”。在公民文化中.科学的价值观强调人的主体性,只有在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够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民主等等,从而在思想文化上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科学的价值观下的义利观.是富有民族特色和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义利观,即利己与利他、富民与富国相统一的新型义利观;最后,科学的价值观下人们的政治参与.它是人们作为独立的、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的个体的参与。
  2.建立开放的全球公民文化观。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开放性,开放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只会窒息文化.只会使文化失去生命与活力。相反,只有以开放的姿态.扩大文化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以求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全球化时代公民文化较之与臣民文化永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一,人民需要了解政治。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对政治事务的知情权。只有让民众了解和掌握足够的政治信息,才能保证他们能正常地行使批评建议权、决定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其二,公民文化是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表征。自由、民主、权利等的不断扩展和发达本身就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表征。全球化时代公民文化是以民主、权利本位为价值模式的,民主、权利是主导,是第一性的。因此公民文化比臣民文化更适合人的自然本性,更有益于政治文明化和社会的进步。因为它永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3.培养全球意识。当今世界是一个联系非常密切的整体.许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为全球问题。其所表现的普遍性、整体性、内在联系的深刻性,要求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个体要用全球意识去认识世界。
  (1)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要建立全球环境意识。环境意识就是指主体人与自然全面前提下,从最优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出发,去认识和处理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人类必须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性,学会尊重自然;二是人类必须改变以自然为对手的逻辑,自觉约束自己干预自然的行为;三是人类必须把保护环境、再生自然视为最重要的责任。
  (2)在人与人关系方面,要建立全球契约观。契约是一种根本的交往规范,一种基于合理主义的关系。它能够确保社会在所有方面按一定规范行事,是降低社会中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改变对抗性政治思维;二是学会妥协、让步。妥协属于协调,同时又是人有意识实现协调的一种方式;三是发展自身,而不是消灭对手。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实现共同生存发展。人与人之问才能够实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3)在人与自身超越关系方面,要建立国际科学观。国际科学观指科学所蕴含的深层哲学和文化内涵超越国家的界限.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德国科学家e.费歇指出“不管你们喜欢不喜欢,科学是并且永远是国际的。”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性原则”。一种崭新的科学思想的精神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它往往会决定几代乃至十几代人的思维方式。这些也是科学精神最为深刻的哲学和文化的意蕴。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谈历史情境教学中的语言再现法
    浅谈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异同
    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浅议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改革创新精神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
    浅谈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浅谈民族音乐在钢琴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室内设计与中国文化
    浅谈新形势下的中国语言文化国际推广战略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浅谈日本设计美学对当代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