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健词:跨文化传播;韩剧;审美文化
论文摘要:近年来,韩剧在中国风靡一时,其背后掩藏的流行文化也是甚嚣尘上,业界和学界对此相当的关注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现象,韩剧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外衣,其实大肆推行的是华丽包装起来的流行文化大肆泛滥的韩剧夹裹的流行文化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观众快餐式审美的需求,也符合大众传播时代信息和文化机械化生产的历史语境_本文将从文本分析说起,以数据和事实解析韩剧流行文化的真实表达,以及阐述其大行其道的原因,最终对其意义表征进行批判,达到以此为鉴,提高我国影视剧制作水平的目的。
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受众来说,他们没有机会去韩国,只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了解韩国文化。韩剧很大程度上承担起跨文化传播的重任。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流;从传播学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流就是跨文化传播。因为这样,韩剧的受众就会将其中的媒介真实当成是客观真实。受众喜欢韩剧实际上是逃离现实,沉浸在韩剧’‘拟态环境”优于现实环境的快感中。实际上,深深陷入了所谓的“强势文化”的漩涡。
一、流行文化、传统文化博弈和触合
韩剧作为流行文化,其基本特征是风格变化多而快的文化产品,它是靠广告和各种大众媒体推波助澜而持续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文化产品。韩剧的推广无所不用其极,除了传统的四大媒介,网络等还参加了选秀等一系列的策划事件,产品代言使明星在剧情中华美的形象得到了延伸。在韩国剧本创作过程是流水线式的,以集体创作为基础,而不是建立在某个人的智慧之上的。它具有独创性、创造性和主动选择性的一面,又有受控制、被宰制和被人为推广的另一面。
它可以作为人民大众进行物质和精神消费的手段,又可以作为他们表现其自身及社会身份的象征形式。韩剧中主角拥有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是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在后现代社会这些也是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身份象征,存在价值所在。它既可以成为社会上层统治者和经营集团的品味、风格、身份的表现形式,并成为他们进一步宰制社会大众的手段,又可以成为广泛传播与人民大众的消费性产品。他进一步消除了传统的精英文化、精致文化或高雅文化同大众文化、群众文化或粗俗文化的区别和差异;当代流行文化的盛行和传播,使以往关于精英文化同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差异成为过时现象。
韩剧中流行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消解了文化的阶层,即它把传统中关于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它不仅不是精致的文化,而且根本就不屑于做出这一区分,也根本不进行这种努力。韩剧中,积极乐观的灰姑娘总是在最终找到同甘共苦的骑士的同时,也以她的个人魅力能获得王子的仰慕和帮助。模糊了等级限制的美好感情超越了不同文化的阻隔,成为各个阶层受众的共同追求。
二、对于韩剧流行美学的批判
1、身体沉醉的流行文化
韩剧千篇一律的叙事手法,二男二女爱恨情仇的俗套剧情,单薄的非错即对的人物命运都是影视剧机械化制作的产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今文化产业的“瓶颈”局面,人才匿乏的状态。而“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正是阿多诺在20世纪40年代批判的美国文化工业,他一再强调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多样性,反对因商业和技术力量的干预而导致艺术的单一化和标准化。
韩剧中的流行文化体现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都市文化。都市文化并不是单纯指都市中的文化或在都市中形成及存在的文化,而是指一整套制度、机构、网络、组织、人力资源、生活方式、都市精神及其它实际力量所组成的文化生命体。都市文化实际上就是文化工业的表征。韩剧不断改变娱乐的形势和派头,尽情地让受众得到身体沉醉的快感,只是让消费者画饼充饥,但都市文化的繁华和热闹却掩饰了他的空虚和阴谋。
视觉崇拜必然导致感官的享乐而忘了理性的思考。影视的意义仅剩下娱乐,娱乐本身就是在为社会辩护,消费者变得愚昧无知,一开始就顺从地放弃对一切作品的苛求,享乐意味着身心的放松,实际上是无能为力基础上的逃避。都市文化体现的是弱智化的文化工业。阿多诺曾经分析二‘.每一个自发地收听公共广播节目的公众,都会受到麦克风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台设备中传出的有才干的人、竞赛者和选拔来的专业人员的控制和受他们的影响”。根据他的思想,媒介猛烈的宣传久而久之就会使大众自动放弃思想,变得麻木平庸,成为文化中的被奴役者。
韩剧用它的内容教育观众,促使观众直接用它去衡量现实,用他的价值观去教育观众接受他的价值标准,精心挑选它的内容在有限的镜头中轮番表现,塑造其成为代表民众思考的机构。这样做的后果是“抑制观众的主观创造能力”,从而导致“文化消费者的想象力和自发性渐渐萎缩”
2、文化工业
在文化产业中,表面上的个人选择实际上是处于被操纵的状态,消费者认为它被满足的这些需求都是社会预先规定的,它永远只是被规定需求的消费者,只是文化产业的对象,自由的个体审美趣味的消解乃是文化的一种真正倒退。
流行文化的商业性表现为它同许多商业的监护人、资助人和捐助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现代商业将其所赚取的部分利润再投资到文化事业中,形成当代都市文化对于商业的依赖性。在韩剧的制作上,制作者、赞助商、政府形成了互惠互利、互相依存的链条。为了获得国家的扶植和赞助商的青睐,韩剧的制作者采用了最保守的都市商品文化,直接为商业所控制的流行文化就是商业企业管辖并直接为商业利益服务的文化。他们直接为赚取商业利润而活动,这些商业活动不仅将大量文化及其产品商业化,直接将文化产品当成商品去贩卖和推销,并辅之以文化形式进行行销,将其商业化过程装扮成文化活动,使原本是纯商品的东西文化化。巴格迪坎曾犀利地指出:“新闻出版媒介的产品,其内容主要不是用来服务于买主即读者的,而是用来取悦于第三者即广告客户的。这种工具已经开始失去其作为一种公共机构的活力。当新闻的制作要排斥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人口时,它已经大大丧失了其作为民主机构的地位。而且如果叙述事件的新闻不联系真实的世界,那么它作为任何社会的一种重要势力的作用已开始衰弱。
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它对于消费者最大的实用价值是审美价值,文化产业商品的消费实质上是一种审美商品消费。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结合得越巧妙,消费就越成功。韩剧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热播,其实就是一种成功的消费推广。韩剧成功地将文化产业的商品因素融化到审美包装中,使铜臭味十足的商品化操作仍能给予观众消费者巨大的审美满足。
3、性别歧视:弱化女性的社会形象
韩剧导演不一定全是女性,但韩剧的受众绝大多数为女性。纯粹的爱情满足了她们的情感消费,韩剧为每一个有梦的女人编织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梦,它连释了心目中一切美好的理解。女性受众总是能把自己融入剧情中,与女主角一起经历喜怒哀乐,满足了很多“丑小鸭”式少女的梦想和愿望。
韩剧遵从“认同身份,而不是权力”的传媒卖点,将欧美肥皂剧中展开感情话题和家庭话题的可能性,和锁定女性观众收视群体基本法则,连同世俗人间的喜怒哀乐推到了极致。这是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女性集体的阴柔气质的叙事模式。而制造这样强大的心理暗示和安慰的正是那些居家的女性编剧,他们或许就是原来狂热的肥皂剧的追随者。
纵观各种类型韩剧中的形象,男主角大多是学历高、家事好、能力强的管理层,而女主角则处在社会底层,他们借助男主角的帮助才能获得成功,当然她们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贤良淑德,成全男主角的事业。即使女一号最终仍然没有获得女二号那样的社会地位,但她们获得了女二号期盼但未得到的爱情,那么韩剧无疑做出定论:女一号是成功的。
这样的女性形象警告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观众:女性的本分是无私、忘我、为男性奉献,而不应该追求自主、独立。尤其是家庭伦理剧,女主角总是要承担全部的家务劳动,动辄受到众人要求放弃工作的威胁。这其实是在告诉女性观众:女强人会失掉幸福的家庭,单身是他们的命运及生存模式。它夸大了现实生活中婚姻的美满程度,舍弃了自我发掘。女性充当家庭主妇而不出去工作,没有独立的经济自主权,也谈不上其他的法律权力,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处于缺席与沉默的状态,逐渐把男权秩序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而丧失了自身全面发展的人权和个性,反过来却被男人讥笑为天生愚钝,精神低下。
4、扭曲的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任何的不适。在中国传统的意识中,英雄一直是暴力影视作品中的主角,他们德才兼备、忍让为先、后发制人。作品总体上充满浪漫气息,让观众产生一种浪漫、神圣、悲壮的崇高感。
被世界公认的“暴力美学”大师吴宇森深谙“暴力美学”的精髓,他将暴力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加以抒情式的摹写,在紧张激烈的动作场面中有意拉长时空,以超现实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同时在气氛上极力加以铺垫和渲染,还常常喜欢酉己以古典音乐。
以亚洲文化为卖点的韩剧在唯美爱情主题下同样有暴力元素:穷人被富人藐视的社会暴力、长辈对晚辈呵斥的语言暴力、男尊女卑家庭里的行为暴力,这些往往成为衬托主角坚贞不屈的重要阻隔。情节单调,日常生活模式化,编剧只能通过人为制造障碍来表现正面角色。这样的“暴力美学”完全扭曲了原本的要义,年轻人之间好友斗狠,年长者飞扬跋启。亚洲文化背景下,如此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是对儒家“礼仪文化”的最大讽刺。这样的陈词滥调像极了通俗小说里的伎俩。
三、韩剧审美文化的缺陷对我国影视产业的借鉴
韩国电视剧对我国的文化领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不管是纯粹的精神文化还是包裹着商业运作的模式,都值得我们反思。很多专家学者对此也有很深刻的见解,他们大多认为我们应该学习韩剧的叙事方式,制作中的文化理念,以及将商业化运作嫁接到文化产业上来的手法。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韩剧跨文化传播中的负面影响,要以之为戒发展真正属于我们的文化产业。核心就是要从创作层面避免韩剧的审美疲劳,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在创作上,要认真研究本土受众的心理需求,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真正做到了解受众心理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传媒引导。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化总体呈现出开放式、多元化结构。既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调,又包容、吸收了西方的现代文化因素,形成当代中国人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开放式审美文化心理和审美观。以这种审美文化心理观念作为期待视野的当代中国传媒市场恰为我国的影视产业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
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的种类像语言也在急剧地减少,强大的文化体现在渐渐吞噬着弱小的文化。而全球化文化不是建立在土地疆域划分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文化主体—人的基础上的文化。这样,我们受到亚洲各国的文化影响就要远远易于欧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能通过效仿韩剧来实现,我们应该加紧脚步发展自己的大国文化。
韩剧的审美疲劳问题日益突显,庆幸的是,我们的影视剧制作者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渐渐开发出国人喜闻乐见的本土作品。《亮剑》、《乔家大院》、《武林外传》、《中国式离婚》、《刘老根儿》、《炊事班的故事》等反映历史与现代、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的优秀现实题材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2006年,国产电视剧是主力,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收视率前三名为:《乔家大院》、《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乡村爱情》。其他各级电视台方面,内地电视剧《暗算》54个频道播出,数量最多,而收视率冠军为《马大帅 = 3 \* roman iii》,平均收视率为23.87% ;韩剧(巴黎恋人》.《oh必胜奉顺应》共同占据国外电视剧播出频道榜首,均为24频道播出,但外国电视剧收视率榜首却被印度电视剧《阴谋与爱情》占据,韩剧中收视率最高的为《对不起,我爱你》,收视率仅为9.02 % ,中国正走出引入韩剧一家独大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