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传统美学 思想现代 设计 含蓄意境
论文摘要:艺术和设计是相通的。本文通过分析和探讨大量的成功设计实例,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传统美学思想精髓是中国现代设计健康发展的源泉,系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面对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社会的冲击和挑战,未来的中国设计应坚定地将设计思想根墓立足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
美学系从西方舶来学科,西方文化从柏拉图开始,一直是讲主客二分的,于是西方美学突出的特点是“以个体为美”,强调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与西方人的这种审美趣味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魂是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这一点体现在中国传统美学上就是更强调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学者和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
21世纪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世界,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冲击着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国当代设计同样不能幸免,国外各种艺术思潮的涌人对中国的现代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如何使中国现代设计摆脱冲击继而走向世界呢?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是要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大力弘扬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精髓,也就是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指导我们的现代设计。正如列宁谈到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现代设计也只有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吸收养分,才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才能在这个趋于大同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魂是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这一点体现在中国传统美学上就是强调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学者和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
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的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的观照下,中国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的全盘描绘。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艺术中龙的造型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图腾,龙这个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不论在哪个朝代,不论是狞厉的,飘逸的,还是威武的,都极富生命的张力。而汉代漆器上的凤纹,甚至脱出了表现对象的原有造型,只提取了体现凤鸟特征的一些造型元素加以变化组合,使得纹样似凤似云,舒卷自如,着重体现一种浪漫飘逸的气质。另外,传统造型艺术在意境上追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境界,注重事物质的表现,往往意到为止,决不拖沓,“恰到好处”。例如汉代瓦当上的图形符号,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各种造型,形象简洁概括却又不失活力。
透过传统造型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造型艺术本身(究其本质就是一种设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本身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不断的更新拓展,而其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我认为这种精神和内涵就是含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境。
所谓含蓄,作为文艺理论,早在《左传咸公二十二年》就被提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劝善,非圣人孰能修之。”在这段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的文艺理论中“晦”就是我们提到的含蓄。而作为一种文艺方式,它是在不损害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不减少形象感染力这一限制之下,一种更简捷,更概括,更有回味的省略方式。在中国画里,常常有这样的构图:不见房屋,只露出一面酒旗;停着的小船,无船夫也无过客;小径虽幽,没有行人。除了绘画,中国的诸多艺术部类都或多或少体现着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中国戏剧表演中,一将、四兵就代表了千军万马,骑马只用马鞭挥挥,划船只有划桨动作……,所以中国人的对于美的看法是独特的,是含蓄的,是人生哲理的关照,它的背后是浓浓的厚重,所以中国人对于美的看法更多的注重意境的营造。象这样的成功设计我们能够举出很多。2008年的申奥标志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另外还有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而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设计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设计的关键,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这种吉祥寓“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胜景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髓的一次集中的展现:放飞白鸽的舞蹈代替了传统的放飞白鸽;四个精美的提线木偶的京剧表演代替了传统的武行表演;昆曲和古琴的组合仿佛把人们带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晚的北京让中国认识了世界,更重要的是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一个璀璨夺目却含蓄内敛的中国。
或许大家认为,只有中国的设计运用含蓄的手法才能成功。其实不然,我们所认同的这种美学观念恰恰与世界的潮流不谋而合,在现代图形设计中,为了便于形象的传播,让消费者记忆,要求设计简洁、集中,概括。中国传统艺术中空白、虚形的表现方式不自觉地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师的作品当中,荷兰画家、图形大师埃舍尔(m " c " escher )作品中负形运用得炉火炖青,如作品《八个头像》、《鱼》、‘鹅》、《晰踢》等,利用形与形不同轮廓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新的形,彼此的共用线相互依存,互生互长,图地互换。埃舍尔的负形研究成果影响了近现代的设计师们。在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许多招贴作品中,充分运用正负形的关系,以自己独特的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简洁图形语言传达信息,深化印象。这种图形之间巧妙、奇特的构合,要比精确地描绘物像更为不易,在全神贯注于一个物形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空白处,就像捉迷藏一样,让你一眼看不完,在图形中寻找、回味,领略其中的妙处,是现代图形创意的亮点。
现代设计蕴含的空间巨大,从广告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到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等,处处都能看到运用含蓄这种表现形式来传达信息的成功实例。当今世界500强企业的标志个个简洁含蓄,视觉冲击力强,很少繁杂或令人费解。“雀巢咖啡”广告语“美味的开始”,朗朗上口又回味无穷;“可口可乐”广告语“永远的可口可乐”,简单而深刻,用含蓄的语言传达深广的含义。现代广告招贴广泛运用空间的虚实对比,如一幅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公益招贴,以黑白两色分割整个画面,丰满的鱼头衍变为只剩骨头的鱼身,大量的黑白空间留给人们去思索、回味。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以突出品牌或企业形象为主,简简单单,一块标准色、一套标志字体即可,很少看到多余的图案装饰。意大利“孟菲斯”以出众的产品设计而著称于世,作品往往样式简单,功能优良,内涵丰富。如一件茶几,以细长弯曲的钢管轻托轻薄的桌面,似水草浮萍、荷叶莲花,宁静而和谐,创造了一种高雅的时尚。“苹果电脑”的外型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越来越趋于简单、超薄,同时赋予更多的哲学含义,设计成为一种文化,是有生命的,发展着的。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整座建筑坐落于瀑布之上,以普通的毛石和长条石为材料,色彩对比强烈,造型简洁大方,传达“回归自然”的人居哲学观。
艺术和设计是相通的,从中国画的空灵意境到图形设计的负空间、虚拟形,再到建筑设计的简约含蓄,看不出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艺术家和设计师擅于找出一个着力点,以这一着力点显示其余。由于不和盘托出,所以显得无穷无尽,即所谓引一以概万,言有尽而意无尽,在有尽中显示无尽,以达到“空则有、有则空”的含蓄美的最高境界。
含蓄不拘泥于单纯的形式,含蓄能达到一种境界,即意境。美学家王国维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未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含蓄,能增强艺术设计的感染力,长于启发想象,具有感人的持续力和包含丰富的内容,有它的特殊作用和积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看到,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于现代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因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人为我们重新审视民族传统美学精髓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现代设计的实现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所以,只要我们把不妄自菲薄,大胆地继承传媒美学的精髓,最终会设计出更多地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优秀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