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公民文化 市场经济 公民社会 公民教育 政治参与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公民文化的发展状况与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特定的国情和时代机遇,从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公民社会、推行公民教育、提升公民政治参与几个方面,对建设中国公民文化的对策子以探讨。
一、中国公民文化的内涵
公民文化是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与结果,它曾一度是西方国家主导的政治价值取向,但其中蕴含的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等现代价值理念为各国普遍接受。由于我国历史背景、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等原因,公民文化赖以生成的经济基础、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心理基础相对薄弱,完全按西方标准来界定我国公民文化是不可能的。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有别于西方,体现在: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它不像西方人那样过份强调个人的独立地位,而是努力寻求个体独立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平衡点,更多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合作与和谐的价值,因而相对淡化社会分化、对立、冲突和多元竞争,传统臣民社会所内含的美德也将融人其中,使我国致力于建设和谐而非冲突的社会;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双方的对立关系不如西方突出,公民在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同时,还要求多几分对权威的尊重与服从;在政治参与程度上,公民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参与意识,参与的价值也得到认可,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一时还无法达到西方那样的参与水平。
因此,中国公民文化是在充分结合中国国情,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并充分吸收与融合现代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与特质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一种和谐、中和、具有较强沟通、协调与平衡机制的政治文化。
二、当前中国公民文化发展状况
(一)建设中国公民文化的机遇
1.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公民文化发展存在正相关的联系。当今中国公民文化的培育是与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的。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为公民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公民文化建设提供了政治制度环境。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第一,法治。把依法治国定为基本国策;第二,放权。中央政府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对公民的管理逐渐放松,公民自由活动空间不断增大,政府和网民互动,网络言论更加自由、宽松等;第三,职能转变。政府经济、社会职能弱化,并将之转交给相关民间组织。政治体制改革是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重构,是制度的积极调整,它顺应了公民文化发展对制度环境的要求。
3.“公民性”的不断提高为公民文化建设提供了心理基础。
“公民性”显示的是在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之外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公民文化对社会政治心理的要求。在具有充分“公民性”的社会中:公民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和技能;更加关心政治,并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并认为自身能够影响政治,具有一定的“政治效能感”;公众更容易围绕共同利益、目标和价值进行集体行动。中国社会“公民性”的提高可以从民众积极向政府、“两会”建言中可以看出;从普通公民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要求,主动查询4万亿元的投资去向中可以看出;从众多网友争相在网络上与总理对话,一起探讨时代难题中可以看出。
4.2008年至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为公民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
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能够反映并塑造公民文化所需要的优秀品质。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至今,汉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两会”的召开、金融危机、建国6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促使中国社会心理环境在短时期内得到大幅度改善,民族凝聚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得到增强;公民对政治体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在政府的主动引导下,公民在实际行动中意识到理性、合法参与的重要性,政治效能感不断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党与政府的形象经历了考验,其威信在人民心底不断升华;公民对政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加快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公众诉求也越来越强烈。中国遇到了一个30年来难得的顺势推进公民文化建设的机会。
(二)中国公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特点
1.起步晚,进程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我国公民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但其发展进程较之社会变革的速度,仍显滞后。我国政治体制的不完善阻碍了公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民主参与和有效管理,造成公民对政治权力的顺从与依附关系,民主政治意识以及公民权利观念薄弱,政治效能感低下,公民“政治冷漠主义”与现实生活中“趋利主义”相交织的心态仍存在,这些因素使公民文化发育进程步履维艰。
2.发育不平衡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东部城市发展很快,但中西部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很多农村地区的人们离现代信息交流很远,如无法阅读报纸、上网等。
他们既无法及时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无法认知并参与到政治系统中去,更无法及时让外界了解他们的心声,其意志与利益的表达与实现缺乏有效的渠道与途径。另外,在不同时机与场合中,公民在对政治体系以及对自身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与态度等方面也具有差异性。相比之下,公民在重大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明显,但当重大事件过去后,这种强烈的精神与意识往往也随之消退。
3.政府主导
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共同确立了政府的主导地位。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公民文化与西方不同,它不完全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政府及其部门支持下培植起来的。一方面,它可能造成公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缺乏自主性,带有官方色彩和“政治化”倾向,但政府的主导地位若能正确发挥,它便可以保证公民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作为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国家,未来中国公民文化的发展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效引导与保证公民文化发展的内容与方向,为之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以获取公民文化发育的“后发优势”。
三、当代中国公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公民文化“是与民主制度相藕合的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取向,属于民主的隐结构是现代民主政治运作的前提条件。民主制度只有得到公民文化的支持,才能够得以巩固和发展。作为现代政治文化,公民文化能够起到调整和规范现代人的行为,为社会生活的有序展开提供各种组织制度和机制的作用。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公民文化将有助于在公民与政治体系互动过程中,提高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效率。
然而,一种新制度的产生并不必然会随之带来新的政治文化。“作为观念、思想和心理形态的政治文化比处于表面层次的制度形态具有更广泛的作用范围、更深刻的影响和更为强韧的历史惰性。它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念改变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结构的调整、政治体制的完善、公民素质与意识的提高以及行为模式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都有着深刻联系的。因此,建设公民文化既是历史的必然与现实的需要,又是一个需要理性思维不断推进和扩展的漫长过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和时代机遇,为中国公民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驱动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为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转变提供两方面的条件与动力:物质基础和公民的“主体性”。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自由运行的社会性市场机制和以公民个人为主体的大众平等的经济参与过程。核心就是展示人的主体性和主体价值。’,川它冲垮和铲除了臣民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即小农自然经济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级制度、依附关系以及“官本位”思想,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政治心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能够激发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自主、个性、参与等精神,并使之逐步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市场经济主体要求具有主动权和相对独立性以保持人们之间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实现自我自由活动。为强化市场经济的动力作用,必须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并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以及其他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制度。
(二)以建构公民社会为社会基石
公民社会(或称市民社会)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它们又被称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
“发达的市民社会是公民文化孕生的摇篮。”因此,必须从特定的社会结构人手,为公民文化发育提供稳固的社会基石。
西方公民社会的形成是一个自发过程,而中国公民社会是在西方影响,政府主动变革,让度出部分职权的过程中发育的,它更多的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因此,构建中国公民社会应做到:首先,重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权力有意识地从社会回缩是中国公民社会萌发的起始点。政府应主动转变职能,划定政府行动界限,让度出部分管理职能,交由社会机制(民间组织)来实现。其次,强化对民间组织的引导与规范。这要求政府在坚持民间组织自主运基础上,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行政上进行合作,在法律上加以规范。再次,革新制度,实现政务公开,这是公众在公共领域参与政治的前提条件。如听证制度能够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平台。最后,政府与社会合作,引导社会自治模式的形成。如温州市各种行业协会就是一个极好的参照模式。
(三)以推行公民教育为前提
公民教育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困公民文化是由具备民主性质的公民心理、公民意识以及价值取向蕴育而成的,它要求公民具备一定的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理想信念、政治效能感和政治技能等,这些都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实践和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可以训练个人的参与政治的技巧。人们可以被教导获取知识的方法,可以被引导接触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了解政治的正式结构以及政府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民主的参与和责任的明确准则可以通过教育得以传播。”川因此,“推行公民教育是公民文化培育的前提。”2008年以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也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的教育素材,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是推进公民教育的绝佳契机。
首先,以巩固社会心理为思想基础。公民文化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长期作用于人们积淀而成的基本一致的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具有强大的渗透功能,能形成“同化效应”,这种效应使公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取向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更多人群的意识领域中,为公民文化提供社会心理基础。
其次,以构建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为前提。公民教育体系通过对公民教育目标、内容的选择、方法和途径的确定、效果的评估等方面作出明晰的界定与规范,保证全面规划和指导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只有在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公民教育才能保证中国公民文化发展的方向,取得预期成果。
最后,协调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和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关系。亨廷顿指出,缺乏主导价值取向的国家是精神沙漠化的国家,是没有办法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立起来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传统道德规范受到强烈冲击,导致社会政治文化受到一定的混乱。因此,公民教育必须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中华传统政治文化及西方政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但它们都是特定社会的产物,有其局限性。因此,对待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
(四)以提升公民政治参与为实践机制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公民文化是参与型为主导的政治文化,因此政治参与是公民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与实践机制。阿尔蒙德指出,“教育只能产生公民文化的某些成分。”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使公民获得政治知识,积累政治经验,学会政治技能,培养政治能力。同时,在政治参与中,公民的政治态度、主人翁精神,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和责任感也将得到塑造与增强,通过将之内化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结构,使“臣民”观念慢慢从公民头脑中淡化。为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实现政治参与经常化、制度化、有序化。
首先,培育民间组织,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化。各种民间组织能够及时把民众对政治改革的要求、愿望、建议、批评集中起来,转达给政府,又能把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转达给公众。并且,“与非组织成员相比较,组织成员作为一名公民可能把自己看作更有能力,在政治上是能动的参与者,也可能更了解和更关心政治。
其次,扩大政治参与的主体范围和渠道。扩大政治参与的主体范围,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使民意能够得到更充分的表达与体现。同时,要扩大政治参与的渠道与途径。这是公民有效介人政治生活,提高政治参与度的保证。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发达的网络资源(如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等),推行电子政务等渠道实现。
最后,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化。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理性、有节制、合法的参与。公民参与政治时应持理性态度,否则,将可能导致政治狂热,引发骚乱或暴力,或可能导致政治冷漠而参与不足。同时,公民参与政治应持适当的期望值。期望值过高,在政治参与中难以得到满足,将使参与者产生挫折感,并对政治体制产生不满,这种不满若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使政治参与失去控制,破坏参与秩序。最后,参与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公民的意志和要求才能被输人到政府体系中并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