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浅析距离•美感——再谈“林语堂与中国文化”
论文关键词:林语堂 中国文化 距离 美感
  论文摘要:林语堂与中国文化乃一说不尽之话题。他生长于中国文化之中,却多受西方文化之浸润濡染;身为如假包换之中国人,却多以英文写作;旅居美国30余年,却毅然回归中国文化之母体。纵观其人生及其文学创作,他与中国文化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之距离。正是此种距离使其对中国文化之热爱、选择、审视、绍介乃至回归,升华到一种审美之高度。当然,与中国文化之疏离亦掣肘其文学创作之臻化境。
      撇开中国文化而谈林语堂,若万目之张而无纲纪,膝痒而搔背(汉·桓宽《盐铁论·利议》),隔靴之挠痒,虽非龟毛兔角,委实毫厘之差而谬以千里也矣哉。
    近来,对语堂先生之评价,恰似吾国之贫与富,两极分化愈发的严重。褒之者欲捧其上须弥之山,而贬之者欲下其人无间地狱;扬之者愿其似孔老夫子,乃一派之大家,而抑之者愿其不中不西,偏门独捞,假洋径洪之外文而且招且摇且撞且骗。臧否人物本文人墨客之谈资,如曹孟德之青梅煮酒,江可指山可点,文字激越,珠矶澎湃,慨当以慷,激之扬之,于是,海可观月可揽,日可以绳系,沧海仅一粟,巍巍大中华亦不过九点烟而已矣!或褒或贬,或抑或扬,或益或损,此乃人情之常。更有甚者,郭沫若、叶灵凤最是视先生如无物,即英文nothing或nobody之意也。文人之相轻于此可见一斑了。
    何以对先生之贬损若此?个中“况味”实可揣摩再三。从审美之视角切入剖析个中缘由,径虽曲而可通幽,或许豁然而开朗,亦未可知?
    坡翁《题西林壁》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似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意味。有距离,方能产生美。想必是为三才中之人所首肯的。所谓距离,大凡指空间、时间及心理。俗语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故只好先请洋“和尚”助阵了。空间距离之端倪初见于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前384一前322)之《诗学》;时间距离则源于伽达默尔(h. g. gadamer,1900-2002)之《真理与方法》;而“心理距离说”乃布洛(e. bullongh,1880-1934)之杰作。布洛认为,美学距离实乃“心理距离”,这是一切艺术之共同因素。即便自家人朱光潜亦云,审美成功之秘密在于距离的微妙调整。
    先生于中国文化之热爱、选择、审视、绍介和回归,皆源于距离也。此种距离既是时间的、亦是空间的,更是心理的,既关联又渗透,色里胶青,水中盐味。
    曾几何时,“身在此山中”的先生书生意气,血气方刚,于中国之文化,他亦庶几全盘否定与批判,其言辞之激烈、情绪之激愤、感情之憎恶溢于言表,不仅当仁于鲁迅、钱玄同之属,且不让于“现在而今眼目下”之王朔、李敖之流。其《萨天师语录》针贬讽喻中国四千年之文明,“今日谈国事所最令人作呕者,即无人肯承认今日中国人是根本败类的民族,无人肯承认吾民族精神有根本改造之必要。”逮30年代初,先生如夫子之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锋芒毕露,沉着痛快,酣畅淋漓。如其在《豁指民族》中指出,从“染指,中饱,分羹,私肥”而“演绎”出“染指性已是中国人之第二天性”。(《论语》第5期,1932.11.16)
    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亦生出人生许多的智慧。于是,先先悠然而humor了,脸色亦温润平和了。譬如,先生说中国人之脸,不但可洗可刮,并可丢可赏,可争可留,有时争脸似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亦不为过。
    《论语·颜渊》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冥冥之中,一切似早已注定。荀子亦曰:“遇不遇者时也!”机会虽不可求,然可遇,一旦遭遇,成功便指日可待了。先生之转机乃源于其命运女神赛珍珠(p.buck,1892-1973严之邀其撰随笔散文《吾国与吾民》。先生以成熟男人之睿智和稳重,述中国之人生哲学道中国之独特文化。此书一面世就荣登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之首,令老美大开眼界,方知中国不仅男人有辫子,女人有小脚,还有积极入世之儒家文化和玄妙高深之道家哲学。
    旗开而得胜,先生遂于1936年旅居美国。此即当今国人所谓之“拐点”是也。正是此“拐点”,拉开先生之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使原本“身在此山中”之先生以一种审美眼光看待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选择、绍介中国文化,并最终回归中国文化。
    唐弢曾评先生曰:“他谈儒家、谈道家、谈中国文化,我总觉得隔一点什么,好象在原来事物的表面涂上一层釉彩似的。“所谓“隔”,恰似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之漏窗,“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园冶》卷三)。漏窗虚实乃生变化,此“隔”,似隔非隔,景物依稀,若隐若现,似有还无,层次分明,小中见大,若泉之有孔,谷之有隙,山之有窍,人之有眼。
    先生于中国文化之“隔”,若是一条如长江之河,中国住“长江头”,先生则住“长江尾”;若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先生在“这头”,中国则在“那头”;先生之态度之视角虽有微妙之变化,然于中国文化之爱却愈强劲愈炽烈,畴昔之憎恶、愤恨乃成今日之留恋、热爱。他选择和绍介极具中国特征之文化与人生观。《生活的艺术》渲染中国古典生活方式之闲适优雅;((苏东坡》盛赞完美人格之文化意蕴;《吾国与吾民》展示其对中国哲学之颖悟。若说《吾国与吾民》前先生于中国文化之态度冷静而理性,那么,从《生活的艺术》开始,其态度则进人一个充满感性和心灵感应之阶段阎。先生将其学识、灵性、智慧倾注于东坡,体现其对中国文化之热爱、崇敬和赞美,已提升至一崭新高度,如诗如画,如梦似幻,惊风雨泣鬼神。

    与之相反,超级大腕如鲁迅、吴虞、钱玄同等生于斯长于斯,濡染太多太深,以其“爱之深而痛之切”的态度生出了“审美疲劳”。鲁迅认为,中国数千年之历史乃“吃人”之历史,并劝国人多读外国书,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问。昊虞则发挥国人“破四旧”之精神,欲拆孔家之招牌,毁孔家之店面;更有甚者,钱玄同以嘶哑之嗓门狂呼,欲将中国古书皆扔茅厕之中,如此亦不过瘾,干脆将汉文一并废除。可见,他们不仅身在万山之深处,还迷了路失了魂,以至精神恍惚,说些言不由衷的话,真不知"who am i"。当然,亦有一派“闭关”者,如林琴南,如章士钊,如辜鸿铭,他们抱其残守其缺,认玻璃为珍珠,视糟粕为国粹,遂躺卧于糟粕之石榴裙下,大呼“不亦快哉”!
    先生虽倡“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然亦曾年轻过,激进而欧化过,墨守而拘泥过。随着先生之旅居美国,先生与中国文化并非渐行渐远,而是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愈发亲近,即距离产生许多美的元素来。先生闯江荡湖漂洋过海,见多而识广,兼容而并蓄,包罗而万有。先生遂超一元之片面观,越断章之狭隘观,弃肢解之碎片观,绝信口之偏激观,代之以多元之融合观,全面之整体观,对比之理性观。此前,吾国则有李大钊期盼东西文化之调和通融;梁启超亦言东西文化有融合之可能和必要;连老外如杜威(j. dewey,1859-1952),罗素(b. russell,1872-1970)亦赞叹中国文化之不容忽视的价值,指望能调和通融。可见,先生之中西文化融通观是其来有自的。

    唐豉还说:“林语堂先生…,二是用西方的眼晴来看中国人,看中国文化,看中国的儒家的、道家的。但他有的……是西洋传教士的眼睛。其实,以“西方的眼睛”看中国文化,自有其魅力自是一种美。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之游记开了西洋人的眼,于是,激起哥伦布(c. columbus,1451-1506)的好奇心,欲一探东方之神秘,无意间却成就其发现了新大陆。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实乃意大利耶稣会之传教士,其中国之见闻更逗引得西洋人心中痒痒。十八世纪以降,有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研究中国儒家思想,推崇中国文明;莱布尼茨(g. w. leibniz,1646-1716)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他认为,全人类最伟大之文化和最发达之文明汇集于欧洲和中国。赛珍珠更因其《大地))(the goodearth)之中国背景中国文化而一举拿下诺贝尔文学奖。
    此种天地间之美,乃在于距离。布洛指出,距离乃“审美悟性”主要特征之一。先生有此“审美悟性”,英国首相丘吉尔(w. churchill,1874-1965)亦应作如是观。一日,首相偶遇好莱坞“乱世佳人”费雯·丽(v.leigh,1913-1967),奇为人间“可人”,叹为“天仙妹妹”,惊为仙人,正自出神。不意,随行人员让其近距离欣赏,首相却说:我在欣赏上帝之艺术品,需保持距离。可见,淑女也是在一定距离之中,才能窈而窕之的。
    先生之于中国文化,潜移浸染,却因传教士之家而多所接触西方文化,中学大学虽曰教会学校,实亦多有中国文化之渗透,美、德游学,旋归故国,先后执教清华、北大。其所见所闻,所读所写,皆吾国之文化也。虽旅居美国30余年,先生亦未尝敢一日忘记中国文化,其作品虽多用英文写作,而内容实乃中国文化之精魂神髓也。
    鲁迅不仅早已“绝望于孔夫子和他的之徒”阁,且欲将其全盘“格式化”。而先生推崇儒家近情人理之人文主义,近情乃一种人生和文化之境界,因此,他说:“近情精神实是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而近情的人实在就是最高形式的有教养的人。孔老夫子自然就是近情之圣人了。先生之爱儒,在其健全而理性之秩序,亦在其乐山乐水之性情,更在其涵容环宇之包容性。故儒乃国人安身立命之本为人处世之道。先生亦钟情于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然人生在世,能达者寡矣。自古以来,国人中“达”则儒,“穷”则道,二者便催生出“天下第一隐士”—陶渊明。先生说:“道家精神和孔子精神是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中国的民族生命所赖以活动。”当然,儒家之重现实人生,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故而乏浪漫之想象,如米勒(j. f. millet,1814-1875).之朴实无华,亦似菲尔丁( h. fielding,1707-1754 )或德莱塞(t. dreiser,1871一1945)小说之质而无文;而道家却似一幅闲散之画图,或孤舟独钓或樵夫荷月,或幽栖山林或隐居菊丛,或松荫对弈或竹下清谈,或高山啸咏或曲水赋诗。故先生活在当下,倡导生活之艺术,凸显尼采(f. w. nietzsche,1844-1900)狄奥尼索斯(dionysus)之精神,有诗化之人生飘逸之格调。
    《庄子·山木》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深知,唯淡乃亲,唯淡乃久。其深层之美学意蕴乃在距离也。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矮小,登顶所见有限,而“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之岱宗,雄踞五岳之首,自有一种王者气象,高高在上,其所见自然浩渺无垠天地无限了。此种“心胸气魄”(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实乃距离之故耳!盖先生之燕居中国,若“东山”也,而先生之旅居美国,若泰山也。先生于中国文化之观点前后径渭,距离使然也。
    距离可远可近,或日近人远,或天近地远。自审美观之,距离实不可少。至若“零距离”,则意味尽失,美之不存矣。如此说来,距离倒有点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的味道了。
    因为距离,先生于中国文化有一种好奇有一种向往;因为距离,先生愈觉中国文化之独特之魅力;因为距离,先生以弘传中国文化为己任,甘为文化传播之津梁;因为距离,先生之看西方文化,亦有诸美;因为距离,先生将中西文化贯通融汇,打通关节;因为距离,先生以开放包容之心悲悯超逸之情,审视中西文化,不时发出会心微笑,或额首称是。因此,距离,方形成其独特之中国文化观,即以异乡人之眼反观中国文化,外加些许西洋色彩。当然,亦由于距离之故,先生对中国文化更多的在于绍介,即向西洋人介绍中国文化。
    距离需时时调整,始终保持最佳位置或角度,美感乃历久弥新。先生认为,如欲获得精神之和谐,于一个孕育万物之天地,须有一种感情,对于这个身心的寄托处所,须有一种依恋之感。美国虽好,先生深知“山川信美非吾土”(宋·李曾伯《庚戌题雪观用方孚若韵》),晚年遂毅然而归,决然而居台湾阳明山。中国文化于先生乃一种精神寄托,在情感上扳依,在血液里奔流,在生活中浸润,如渊明似东坡,他写意般的人生复绽放出花蕊悠然而淡远之芬芳。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浅析经济社会下的丑文化
    浅析毛泽东民族文化思想的特征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的重构与融…
    浅析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几种意识的培养
    浅析现代文化意识与当代包装设计的融合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浅析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浅析军队价值观的社会文化特征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启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