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20载 “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终于面市
一套三卷本相隔20年终于出齐的中国“中医文化研究”丛书《中医文化溯源》、《中西医文化的撞击》、《中医文化的复兴》就摆放在我的案头,散发出缕缕墨香。
中医文化原来也很有趣
中医中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间经历过古代的繁荣,近代的停滞,直至于当代的复兴。中医中药作为一门学问,是中国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科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中医中药并不单纯是自然科学范畴的概念,而是一门具有文化和哲学性质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
因此在第一卷《中医文化溯源》卷里,我们可以尽情地在“古典中医与古代社会”、“古典中医与古代哲学”、“古典中医与古代宗教”这些章节的知识大海之中遨游。又可以从“古典中医与古代文学”、“古典中医与古代民俗”、“古代医药学家的文化素养”等章节中获得你从前所不知道的中医文化知识。
特别在读“古代医药学家的文化素养”这一章节时,对笔者触动很大。我想,凡从医者不妨看看这一章节,看看古代大医、良医是怎么样的一种涵养,他们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病人的。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溅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至今仍时时教育从医者怎样对待病人。他在担任地方行政长官长沙太守时,仍念念不忘治病救人。每逢初一、十五大开衙门,为病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人诊疗,被人称之为“坐堂大夫”。现在,中医医生为病人诊疗,仍习惯称之为“坐堂”,即是从此而来。
明末清初山西名医傅青主擅长诗文书画,且具坚贞的民族气节。清兵入关,他忧国忧民,联络爱国志士酝酿反清斗争。他见中原一带兵火连连,人民无处求医觅药,乃转攻医学,热心为民众治病。一次,数百里外有一病人病危,他不顾炎热酷暑,跋山涉水,一连走了五天五夜,时人无不为之感动。
不要以为研究中医中药枯燥无味,实际上中医文化趣味多多。读者不妨选读“古典中医与古代文学”等相关章节,即可明白笔者所言不虚。如宋代陈亚的药名词写道:“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此词抒发了两地相思人的相思之苦、相思之情,千方万药也难以医治相思之病。这里除“苦参”、“菊花”两味中药外,作者又巧妙地将“意已”、“白纸”、“郎读”、“远至”、“回乡”同音替代了“薏苡”、“白芷”、“狼毒”、“远志”、“茴香”。你说,这不是很有情趣么。
没有文化的撞击就不会凸显中医文化的生命
西方医学和东方医学是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技术科学,18世纪以前,中西医虽有交流,但是囿于当时的条件,这两大医学体系不可能发生撞击与抗争。
西医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而中医则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虽然近代出现了停滞,但中医充满中国哲学内涵和东方智慧,所以有资格与西医撞击而并存。
“中医文化研究”丛书第二卷就是围绕着中西医文化的撞击而展开的。本卷既讲了“西医文化的兴起和向中国的传入”,“中西医意趣迥异的致知方法”;又讲了“中西医差异的文化基因”,“中西医文化撞击下的诸种学术思潮”;还阐述了“中西医撞击的文化思考”,以及“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再认识”。掩卷思索,如果说中西医相遇,西方人是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西医成为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包裹作为侵略中国的工具,那么它们的交锋当然不可避免;而中西医文化本身的巨大差异则为东西方医学文明两大体系的撞击、交融提供了可能。而实际上,中西医两种医学都有其不足的一面,这为相互交融提供了可能性。君不见中医文化范畴内的针灸术不是早已征服了世界么,而西医西药也对人们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功绩,但面临药源性疾病,即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难题一筹莫展,而中医中药则经得起几千年的考验。
救治非洲千万人的青蒿素在中医里只是沧海一粟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人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重新认识中医,倡导和发展中医文化的潮流,使中医文化形成了复兴之势。正如第三卷主编祝世讷先生所言,中医文化的复兴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既是医学的,也是人类文明的。而对于中医文化复兴的研究,这在中国学术界,也是第一次。
20世纪下半叶,中医文化不靠任何宗教外衣,仅凭一枚小小的银针就打开了美国的大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美国国防部长黑格将军甚至率领随团官员和美国新闻媒体30 多人到北医三院参观在针刺麻醉状态下右肺上叶的切除手术。这些美国人观后大为惊奇,连连感慨“太神奇了”。
针灸进入西方医学一统天下的世界各国,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然遇到西方医学权威的怀疑和否定,但是美国人办事讲究实际,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中医文化的针灸术立了法。其后法国人成立了针灸专门委员会,1987年,中国的中医中药被法国医学会确认为正统医学的一部分,患者为此可获得医疗保险。英国政府2004年成立了英国中医管理委员会。
针灸领头,中医中药目前已传播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医。现在,中医文化范畴内的六大难题经络难题、五藏难题、证侯难题、六经难题、方药难题、治本难题已向现代科学提出了挑战。有专家说得好,“与其说中医落后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如说现代科学落后于中医的实践”。而从青蒿中所提炼出的青蒿素为非洲千千万万人治好了疟疾,功绩不可磨灭,但它在中医文化体系的
宝库中也只是沧海一粟。
主编、责编眼中的三卷书
“中医文化研究”这三卷书,各有侧重,展现了中医文化的全部风貌。南京中医药大学原人文社会科学部主任、这套书的主编之一金鑫教授告诉笔者,1993年这套书的第一卷在南京出版社出版,其后由于种种原因,后两卷书就搁置了起来,一放20载。当我们2011年年底重新启动这项出版计划时,惊喜地发现,本书的原责编王国钦主任18年来一直精心地保存着这套书的书稿,使我们感动不已。其间,虽然学校有人建议在其他出版社出版这套书,但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王国钦主任这20年的守望,仍然决定在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出版。
可是到了重新启动出版计划时,原书稿的作者有的已经故去,有的信息已经陈旧。除第一卷《中医文化溯源》为历史文献资料外,其余两卷由于历史的发展已近20载,大量新的信息、资料需要更新、补充。为此,大家紧锣密鼓地干了起来。由于任殿雷主编年事已高,委托金鑫主编牵头,但他一直关注这套书的进展,并投入了相当精力。2012年的国庆七天假期,金鑫主编一天也没有休息,全身心地扑在这套书稿上面。除了组稿外,金鑫主编还协助二卷主编张慰丰统稿;协助三卷主编祝世讷把关、校对、统稿,忙得不亦乐乎。
金鑫告诉笔者,这套“中医文化研究”丛书能顺利编写出版,与南京中医药大学领导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校长吴勉华、原书记黄成惠、党委副书记马家忠不但大力支持这套书的编写出版,还明确表态不挂自己名字,可谓高风亮节。2014年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这套丛书可以算是为校庆献礼吧。另外,作为学校拳头产品的这套“中医文化研究”,学校已携此书参加教育部主办、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医药院校哲学社科研究协作会第三次会议,与兄弟院校做学术交流。
责编王国钦对这套书可谓尽心尽责,终于守望20载,一朝结硕果。其间出版社搬过三次家,换了4个办公地点,王国钦主任每次像对待宝贝似的妥善保管书稿,因为这些书稿是几十位专家的重要成果。王主任说,一卷主编薛公忱占有资料多,研究深,颇有心得;二卷主编张慰丰对中西医都有精深的研究,虽然年岁较大,但脑子仍很灵活,思维新、信息广;三卷主编祝世讷是中医系统论的原创者,出过七八本专著,而这些专著的精华都融注在第三卷里面了。
为了使这套丛书典雅好看,南京出版社美编、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高材生周勇更是别出心裁地为它做了精致的装帧设计。采用烫古铜金的工艺做书名。封面设计采用大写意灵动飞舞的赭色、蓝色或墨绿色水墨造型与实物药碾、药钵、药葫芦相组合,一实一虚,紧扣中医,紧扣时代。画面元素既与中医息息相关,又具有时代特色,与丛书主题紧密契合。
王国钦说,这几年世界上出现中医文化热,国内对中医中药也颇有争议,可谓从学界到社会,大家都在关注中医文化。因此此时出版“中医文化研究”这套书是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当笔者询问这套书重要在哪里时,王国钦和金鑫均一致认为,这是一套原创性的学术专著;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反映中国中医文化最全面、最系统、最新颖的权威性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