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文化认同的因素研究

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文化认同的因素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屏障也因贸易、旅游和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而被打破。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处于主流文化地位的汉文化不断地冲击着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甚至价值观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文化融合和变迁的过程中,必然发生文化移入(或称文化涵化)的现象,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及汉族文化的认同状况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文化认同问题常常发生在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交往过程中,一部分少数民族成员为了摆脱文化弱势地位,积极主动地学习强势文化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自己在保持母体文化的同时,尽可能地融入社会的主流文化;而另一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则认定了自己的弱势与不利地位,对自己的母体文化产生了自卑、悲观和消极的态度,不能认同自己的母体文化。第三种情况是,由于不同民族成员之间业已形成的刻板印象和身份差异,那些试图融入主流文化的少数民族成员,强势文化群体可能不会积极地接纳他们,其结果是他们既不想认同他们的母体文化,同时又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隔膜,成为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人”。文化认同是文化适应的基础,文化认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在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关系的深层问题。
  “认同”(identity)或“认同作用”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张氏心理学辞典》对此的解释是“在社会情景中,个体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团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它是个体经社会学习或社会化之后,在心理上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的归属感或归属意识”[1] 。carla[2]和drew[3]等对“民族认同”的定义进行过解释,他们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民族身份的承认”。一般说来,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主要的成分,而本文所谈的文化认同,是指藏族大学生对本族文化和汉文化的文化特征的接纳和认可的态度。因此,这一概念包括个体对两种文化的了解程度(认知)、在情感上的认可(情感)及其在行为上的坚持性(行为)等三个部分。藏族大学生代表了藏族知识分子群体,也是接受汉族文化和现代学校教育较多的群体,他们能够比较理性地对待文化融合和文化变迁。研究他们对藏、汉族文化认同特点,对于把握藏族文化发展的未来、藏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指的汉族文化不可能是纯粹意义上的汉族文化,而是指在宗教、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与藏族不同的、以汉族文化为主的社会主流文化。目前国内对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多是从理论上加以阐述,较少有用量化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以汉族文化为参照,运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进行了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藏语系、数学系和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的藏族大学生共计321人(男生173人,女生138人)。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部分大学生和藏族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调查对象均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著名的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所在地,是西北地区藏族文化、宗教的中心。学生的家庭背景大致为牧民、农民和城镇居民。
  
  2.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有自编的《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调查问卷》和《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状况访谈提纲》。在访谈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初步设计出问卷,请专家审阅、修改后印成正式问卷发给被调查者。整个问卷共51个项目,其中有关汉文化的25项,有关藏文化的26项。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历史、语言、宗教、习俗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两个部分各含两道填空题,其余均为五点记分的选择题。学生集体参与调查,当堂收回问卷。问卷中同时安排了了解被试家庭背景、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信息的问题。发出问卷324份,收回324份。同时随机选取来自牧区和城市的藏族男女大学生和藏族大学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以录音形式记录访谈内容。
  论文联盟http://
  问卷编制完成后进行了初测,经过初步分析,首先剔除了与总分相关不显著的四个填空项目,保留藏、汉文化认同部分共47个选择题,然后对这47个项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有关藏族文化的部分共有24个项目,剔除与总分无显著相关的一个项目之后,进行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琢=0.8895,说明该部分有较理想的信度。对剩余的23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旋转后得到三个因素(分别为藏行为、藏认知和藏情感),可以解释问卷得分总方差的44.952%,因素结构与编制问卷时的设计相符;同时,各个项目与因素分和总分之间的相关都达到0.01显著性水平以上(见表1)。这都说明问卷与藏族文化有关的部分具有较理想的构想效度。
  汉族文化认同部分剩余23个项目,剔除问卷中与总分没有显著相关的五个项目之后,对问卷做信度检验,得到问卷中与汉族文化有关的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琢=0.8583。这说明该部分有较为理想的信度水平。对剩余的18个项目做因素分析,旋转后得到对问卷贡献最大的三个因素(分别为汉行为、汉认知和汉情感),能够解释问卷得分总方差的49.054%,因素结构与问卷设计时的构想基本吻合。另外,各项目与因素分和总分之间的相关也达到0.01显著性水平(见表1)。这说明该部分有较理想的构想效度。
  经过因素分析后,最终保留问卷中的藏族文化认同部分包括认知(如“您的观点和长辈不同的时候有多少?”)、情感(如“您会因为自己是藏族而感到自豪吗?”)、行为(如“您生病的时候会去看藏医、吃藏药吗?”)三个因素共23个项目,汉族文化认同部分也包括认知(如“您了解传统的汉族风俗习惯吗?”)、情感(如“您愿意更多地向本民族人介绍汉族文化吗?”)、行为(如“您说藏语的时候会夹杂一些汉语吗?”)三个因素共18个项目。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藏、汉文化认同及各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从表1的相关矩阵中可以看出,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56,p<0.01)。藏族文化认同三个因素的得分也分别与汉族文化认同的得分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显著性均达到0.01水平以上。但是汉文化认同的三个因素中只有认知和行为两个因素与藏族大学生的藏族文化认同得分成负相关(p<0.01),汉情感的得分虽然与藏族文化认同得分也有负的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
  
  3.2藏族大学生藏、汉文化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以藏族文化认同得分为因变量,以学校、性别、专业、城乡、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和学习汉语的时间等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剔除无关变量之后,得到对藏族大学生藏族文化认同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学习汉语的时间、专业和父亲文化程度。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对以上因素做多元方差分析,考察各因素对被调查者藏族文化认同得分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见表2),发现学习汉语的时间、所学专业和父亲文化程度对藏族文化认同得分有显著的主效应(f时间=2.538,p<0.01;f专业=3.997,p<0.01;f父文化=3.522,p<0.01)。学习汉语时间和父亲文化程度的二因素交互作用显著(f=1.547,p<0.05)。学习汉语时间、父亲文化和专业的三因素交互作用也较为显著(f=1.894,p<0.05)。
  论文联盟http://
  由于专业对得分的主效应显著,要确定哪些专业之间具有差异,就必需对专业的各个水平做多重比较(见表3)。经过多重比较发现:藏语、文秘、历史、文教、藏数等五个专业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它们与中文、心理、教育、生物、电教、数学等六个专业之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同时,后六个专业之间基本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只有藏数专业与电教专业的得分之间差异不显著。
  
  对被调查者的汉族文化认同得分做逐步回归分析,剔除掉无关变量之后得到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学习汉语时间、专业和学校。以上述三因素为自变量,对被调查者的汉族文化认同得分做多元方差分析(见表4)。发现专业、学习汉语时间、学校等三个因素对汉族文化认同得分都有显著主效应(f值分别达到2.536、2.178和27.159,显著性均在0.01水平之上)。专业与学校、学习汉语时间与学校的二因素交互作用显著(f值分别达到4.009和2.110,显著性在0.01水平以上),但专业与学习汉语时间的二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专业、学校、学习汉语时间的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f=3.109,p<0.01)。
  
  对不同专业被调查者的汉族文化认同得分做多重比较,以确定不同专业大学生平均得分的差异显著性(见表5)。结果显示与藏族文化认同部分相似,不同的是在文教专业与历史专业之间发现了显著性差异。总体上看,各专业仍然被划分成了两类,第一类包括藏语、文秘、历史、文教和藏数,第二类包括中文、心理、教育、生物、电教和数学等六个专业。
  
  
  4讨论
  
  4.1父亲文化程度对藏族大学生藏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在对藏族大学生的藏族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的多元方差分析中,父亲文化程度不仅对子女的藏族文化认同得分具有显著的主效应,而且与学习汉语时间有显著的二因素交互作用,同时还与学习汉语时间和专业有显著的三因素交互作用。这说明了父亲在藏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以及子女在本民族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父亲文化程度与被调查者的藏族文化认同得分有显著的正相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随着藏、汉两种文化的交往和融合,纯粹的、封闭的藏族文化社区越来越少见了。藏族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教育所反映的主要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随着他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常常会对藏、汉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会强烈地体验到主流文化或汉族文化对藏族文化的冲击,以及藏族文化所处的弱势地位,这种体验表现为对藏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忧虑。另一方面,接受更多的教育就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藏族文化所处的现实地位,更希望自己的子女更多地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承担起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责任,从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更高。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父母来说,就较少有这样强烈的忧虑感,他们更关注的是子女们如何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学习汉族文化,融入主流社会是他们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在传统的藏族家庭中,男性对家庭事务和子女未来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母亲,男性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高于女性。种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父亲文化程度对子女藏族文化认同得分的显著性影响。
  
  4.2专业对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
  专业对被调查者的藏、汉文化认同得分的主效应都很显著。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按照各专业之间差异的显著性,可以将各专业划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包括文秘、藏语、历史、文学教育和藏数等以汉、藏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另一类是包括中文、心理学、教育、电教、生物、数学等以汉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也就是说,专业对于被调查者文化认同状况的主效应主要来源于教学语言环境的不同。
  使用藏语和汉语双语的被调查者,其藏族文化认同的得分显著低于汉语单语教学环境中的被调查者,而汉族文化认同得分则高于汉语教学环境中的被调查者。由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汉语教学环境中的藏族大学生而言,本民族的语言被排除在课堂教学之外,就使得他们不得不直接面对作为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个体在面对不同的文化群体时,其表现出的文化认同状况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同样是牧区生活的藏族,他们在面对城市藏族的时候表现出对牧区藏族文化的认同,面对汉族文化时表现出对藏族文化的认同,面对西方文化时又会表现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表现为文化认同的相对性特征。由于不同专业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不同,藏族大学生也表现出了文化认同的相对性特征。
  
  4.3学习汉语时间对藏族大学生藏、汉文化认同的影响
  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学习汉语的时间对被调查者的藏、汉文化认同得分都有显著的主效应。学习汉语的时间实际上反映了被调查者接触汉文化的时间和对汉族文化了解的程度。对汉族文化接触时间越长,对汉族文化了解得越多,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对两种文化的强势和弱势地位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会激发起他们对自己母体文化的情感,从而对本民族文化有更强的认同。另外,汉语言的学习使得藏族大学生在阅读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了解主流文化或其他文化的信息,开阔了眼界,建立了多元文化的世界观。这有助于他们了解到其他民族对藏族文化的看法,对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水平。
  
  5小结
  
  通过以上对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状况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藏族大学生的藏族、汉族文化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父亲的文化程度对藏族大学生藏族文化认同得分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不同,接受藏、汉双语教学的专业学习的学生,其藏族文化认同低于使用汉语教学的藏族大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对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得分都有显著的主效应。汉语言的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与融合有助于藏族大学生建立多元文化的观点,理性、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能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更新时间:
    智慧社区文化:新媒介对传统社区文化建设的…
    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西方文化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及对策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与接受
    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因素的实证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影响因素探析
    中西方文化环境对会计文化主体塑造的影响比…
    藏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
    关于在西方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探讨
    现代乡愁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文化建设
    关于中国文化影响现代武术发展的几点浅析
    浅论现代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