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ipv6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必将取代ipv4。本文通过对ipv6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简要描述,提出并分析了几种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结合欧亚校园网特点总结出欧亚校园网的ipv6迁移之路。 【关键词】协议翻译机制(translation);双协议栈机制(dual stack);隧道机制(tunnel) 【abstract】ipv6 as the core of next-generation internet protocol, will replace ipv4. in the articl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ipv6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tatus quo,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several ipv4 to ipv6 transi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europe and asia campus network features summed up europe and asia campus network, ipv6 migration path. 【key words】protocol translation mechanism (translation), dual-stack mechanism (dual stack), tunnel mechanisms (tunnel) 1. 引言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内的空前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然而越来越多的网络问题也同样暴露在我们面前,如ipv4地址的急剧消耗将要枯竭等。针对这些问题,1990年ietf开始着手开发ip的新版本ipv6。新的版本在协议优化上做了很大的改变,使其在可扩展性、qos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 目前,ipv6的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国外,如美国和欧洲对ipv6的发展以研究和实验为主体,亚洲国家则以商用及业务开展为中心,而我国的ipv6的发展,以研究和实验为主。西安欧亚学院为了给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及教育环境,在ipv6成为必然趋势得前提下,应考虑接入ipv6网络。在仍以ipv4为主的今天,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ipv4和ipv6必将长期并存,所以如何选择适当的过渡方式完成向ipv6的迁移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2. ipv4到ipv6的几种过渡策略 ipv4/ipv6过渡方案,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协议翻译机制(translation)即双协议栈机制(dual stack),隧道机制(tunnel),以及。下面就这三种过渡技术作简要的介绍。 2.1 协议翻译技术。 目前网络中存在很多只支持ipv6或只支持ipv4的主机,这些主机之间要通信时就要采用协议翻译技术。协议翻译对应了多种实现技术。其中nat-pt和bis应用于网络层,trt主要应用于汇聚层,应用层翻译代表技术有socks和bia。bia和bis主要是针对主机终端通信提出的,这里我们重点介绍nat-pt技术。 nat-pt就是在做ipv4/ipv6地址转换(nat)的同时在ipv4分组和ipv6分组之间进行报头和语义的翻译(pt)。适用于纯ipv4站点和纯ipv6站点之间的通信。对于一些内嵌地址信息的高层协议(如ftp),nat-pt需要和应用层的网关协作来完成翻译。实现了只安装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主机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图一说明,nat-pt技术结合dns-alg是如何实现ipv4和ipv6主机之间的通信的。 (1)当主机a向主机b发送数据之前,nat-pt网关向ipv6网络通告一个96位的地址前缀如2::,这样主机b被标识为2::2.2.2.2,该地址主机a就可以识别了,当数据到达网关时,网关根据地址映射的规则,再将目的地为2::2.2.2.2的地址对应为主机b的ip地址,这样数据就被成功送往主机b。 但是当主机b要发送数据到主机a时,它因为不能识别ipv6的地址格式,这时是就要借助dns-alg来完成。假设主机a对应的域名为,ipv6网络中的dns服务器对应的ipv4地址为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