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有两方面的基础设置,即管理和制定安全事故的预案和控制危险源识别。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介绍了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以便在施工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达到工程安全最大化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概况、施工技术资料、计划统计、施工记录、目标控制、现场管理、商务以及交工验收、工程协调等方面上的信息都包括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之内。信息的搜集、整理、归并、录入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都会耗费很长的时间,而建筑施工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时间里只是发挥着报表的作用,但在进入施工成熟阶段后的信息管理,是在信息提供报表的基础上,对于全面信息的研究体现在综合管理、协调、预防以及控制上。其中,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关键的内容。通过应用现代的各种安全管理手段,使建筑施工的后台管理和生产过程最大化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就是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管理的目标,最具有价值核心的内容是制定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和控制危险源识别事故。
1、控制危险源识别事故
在目前,我国企业情况最简单易行的安全管理手段中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功能。前期的工作方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来自各部门、岗位上搜集、辨识、发现的事故隐患,经过编码、分析、汇总后进入系统。②通过纸质和电子的形式把各个不同岗位的标准安全检查表发送到各生产岗位。③根据标准安全检查表,由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④及时的把事故隐患反馈到安全管理主管部门,分类分级的汇总建立事故隐患档案。
(1)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危险源的辨识,在辨识危险源的工作上,对以往发生的伤亡事故资料要充分的分析,参照系统外部的相关信息资料,录入、搜集、编码各种危险点的事故隐患。
(2)根据危险源辨识中得到的事故隐患档案确定标准安全检查表。其内容要把设备检点的要求和安全检查融合于一个表中,全面、客观、统一行使并且不同岗位具有不同的内容,方便一线人员减轻负担。检查内容、项目、结果、标准、人以及日期都包括在安全合规检查表内。按照此表,各个岗位的安全员和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并且通过系统及时的把各个点的事故隐患反映给安全管理部门。
(3)体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质价值是安全隐患整改环节的工作对象,就是上面所述的安全合规检查、危险源辨识等等,本企业根据其组织架构情况在此环节中,主体以设备动力、安全、运输、生产等多个专业部门建立隐患整改机制,如:直接由设备动力部门解决的设备、电气等方面的信息;运输部门解决的交通车辆事故隐患等。这种分部门负责、按系统管理的方法对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会起到明确的作用,使整改效率得到提高。
2、制定管理安全事故应急预定方案
综合上述事故的隐患档案形成分析依据,提前使发生的多个安全事故应急场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树立和定义。制定级别不同的相应预案,规定不同的应急红橙黄蓝管理级别,一体化处置和管理要求要面向事前、事中、事后。在第一时间内,以多种手段统治各级维护和管理人员,快速的发布信息,应急调度资源以及协同指挥,并且对相关的培训会议、比武练功演练等活动要实施管理。并且实施制定对施工企业员工根据指定的安全管理指标进行定期的考核。毋庸置疑,企业施工安全的支持保障就是一个施工安全信息成功的管理系统。但是就目前在很多企业的各个建筑安全信息系统中,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好经常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系统中,出现了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但是此系统并没有给出预警信息或者说没有监测到,那么如何避免建设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系统工作中出现此类情况呢?本文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目前建筑施工领域是正在发展信息化的领域,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a、带来信息共享革命性的变化是信息技术,因此,做好安全信息的共享会在第一时间内,合适的发送给部门和人,在系统规划的时候就需要形成明确的需求。同时又方便了检索信息安全,此外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统把语音、各类视频和传感技术等的综合利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得以支持人员和车辆设备的实时交互沟通、调度以
指挥等等。b、建筑施工具有分散的作业点、负责的作业情况属于室外作业。如何实时的、动态的将安全生产危险源、混凝土质量的信息等传送给后台系统呢?这需要重视与其相关的安全信息搜集过程,通过合理、规范化的流程,使共享、分类汇总搜集到的信息更加完整,实时性更强。c、在日常的信息管理中,安全管理系统要管理和建立安全生产基线信息,对安全合规的检查过程和标准数据的生成要高度重视。如:通过相关的传感器和系统的连接,随时发现电力负载存在的容忍线情况,对动力环境出现的问题要尽早发现,并且对预警和整改意见要积极地提出来。d、为了确保安全预警的有效性,提高再次发生安全信息成果转化的效率。把再次发生率降到最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企业领导重视的前提下,其中心要以系统使用者岗位的需求,以梳理和分析关键的安全管理需求为依据,其手段是以录入和整合安全管理信息为切入点,进行统一规划,分阶段有序的实施。同时,技术手段和管理意识都不可缺少。
(2)在推广工作中,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建设,具有共性建设规律。a、系统组成是软件也是硬件+信息+软件+企业生产过程、人员。系统中需要协调运作和软、硬件相互动作等要素才能产生合力。b、在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实际情况上,划分的系统角色和流程必须和其匹配,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要与组织结构和角色参数的配置、规则和流程的配置相适应。c、机遇划分的工作岗位角色和定义的需求、构筑的系统能共享,角色要对应计算机系统,集合一组权限。在规划建设的阶段中,施工管理的领导和人员要充分参与,发表意见,以系统的事迹使用为中心,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需求切实可用的系统功能。
总结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信息管理具有艰巨性和重要性。关注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及时性,通过提高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能力,使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的清查和减少能够推动提升企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帮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智亮,莫方彬,陈娟.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面向对象建模.土木工程学报
[2]李建国.浅析施工安全生产及管理[j].民营科技,2011(05)
[3]石海霞,王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7)
作者简介
李赫,200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从事油田地面工程基建工作项目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