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居富民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是解决农牧民安居定居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实际调研的情况入手,深入分析吐鲁番地区安居富民工程的建设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的形式了解农民住房需求,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安居富民;农牧民定居;保障措施
安居富民工程是一项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对解决农牧民定居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吐鲁番地区安居富民工程自2011年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2011年吐鲁番地区对农村房屋存量进行排查,农业人口住房共计90912户,农业人口总数43万,占人口总数的70.5%。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对吐鲁番地区安居富民建房总任务为56454户,占该地区农业人口住房总量62%的要求。吐鲁番地区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的三高标准,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一、安居富民工程的建设现状
2011年吐鲁番地区建设任务6160户,其中吐鲁番市2025户(楼房410户、平房1615户)、托克逊县2525户(楼房96户、平房2429户)、鄯善县1610户(楼房304户、平房1306户),其中近50%的住户属于贫困户,43%的住户属于一般户,当年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并全部按当年建房户数建档。建房任务的高标准完成离不开资金的及时到位,2011年该地区共投入资金45742.03万元,其中国家3945万元、自治区补助4928万元、对口援疆6160万元、各地(地、县)自筹1730万元、建房户自筹28555.08万元、民政补助233.5万元、残疾人建房补助15.45万元、农民贷款155万元,户均达到24000元(中央补助6000元、自治区补助8000元、湖南省援建10000元)。
2012年该地区建设任务8640户,其中吐鲁番市2500户(楼房1590户、平房910户)、托克逊县2350户(楼房413户、平房1937户)、鄯善县3790户(楼房1608户、平房2182户),其中近25%的住户属于贫困户,近70%的住户属于一般户,当年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并全部按当年建房户数建档。建房任务的高速度完成离不开相应的资金支持,2012年该地区共投入资金78771.7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9234万元、自治区补助6912万元、湖南援建资金8640万元、农民自筹51294.64万元、县市补助641.6万元、银行贷款2049.5万元,户均达到28500元(中央补助10500元、自治区补助8000元、湖南省援建10000元)。
截止2012年底,吐鲁番地区安居富民工程所需配套资金6.6亿元,资金的及时拨付,有效保证了该地区基础设施的顺利建设。2011年和2012年吐鲁番地区的入住率分别为57.3%和84.6%,有效避免了住房空置的现象。
2013年,吐鲁番地区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任务为11000户,截止6月12日,全地区安居富民工程开工7240户,开工率65.8%,地区已落实建设资金23298.4万元,其中上级补助9850万元,农民自筹12738万元,银行贷款710.4万元。在各相关单位的通力配合下,工程建设进度得到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安居富民工程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主要措施及制度创新
(一)做好规划编制,以规划作为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行动纲领。吐鲁番地区坚持“高水平、高起点、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自治区“四个不落后”和“七项功能”要求,结合吐鲁番地区实际,确定了“城郊乡镇以楼房建设为主;其它乡镇一是对现有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区进行扩建,二是坚持原址改造、拆旧建新、整村推进、向乡镇政府和中心村集中。”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征求和尊重农牧民意愿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实现“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
(二)结合实际,实施不同类型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模式。为有效推进工程建设,吐鲁番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对城镇近郊型农户建房采取以楼房为主的建设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房屋作为“门面房”租给部分农户以增加其收入;针对基础设施落后的村组采取集中统建模式,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吐鲁番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五个优先”的建设原则,即城乡结合部优先建设,乡镇政府所在地优先建设,主要道路沿线优先建设,2011年以前(含2011年)已开工建设的集中连片点优先建设,群众积极性高的优先建设;针对人口集中基础设施完善的村组采取原址重建模式,在原址重建过程中根据农民自愿鼓励自建,降低建房成本,农户的自建房屋主要由亲戚和邻居共同帮助建设,一方面可以减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质量(农户为自己建房)。
(三)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坚持一户一建档的原则。2011年和2012年吐鲁番地区共建成安居富民户14800户,建立电子信息档案14800户,建档率100%;建立纸质档案14800户,建档率100%。建立完备的建房户档案,有利于建房户的管理和协调。在托克逊的每个农户家庭中都有一个特殊的门牌号,上面的编号由县编号、乡镇编号、村编号和农户家庭编号组成,大大方便了建档和统计工作。
(四)宏观调控地产建材供应和价格控制,降低建房成本。吐鲁番地区对红砖、砂石等主要建材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实心砖价格原则上不超过0.25元/块(含装车费),多孔砖价格不超过0.35元/块(含装车费),水洗砂不超过35元/立方(含装车费),石子(5-20mm)不超过8元/立方(含装车费),并督促乡镇与辖区砖厂签订购销合同,保证施工期间建材正常供应。
(五)配备相关人员,强化质量管理。各乡(镇)、场、街道办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乡、村两级质量监督机制,专门配备了5-10名专职质量监督员,规范施工程序。尤其是加大对农民自建房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开工建设一户,验收合格一户。坚决杜绝零散建房,建房户建房必须经过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允许建房,对违反相关规定自行建房的,及时进行拆除并追究相关管理人员责任。 (六)明确建房审批程序,严格把关。由意愿建房的农牧民向所在村组提出建房申请,村组对上报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报送乡(镇)政府审核。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报送的建房申请进行审议,经审议合格后书面上报市安居富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纳入全市安居富民工作建设任务。纳入安居富民建设计划任务的农户,经验收竣工合格后统一发放建房补助资金。
三、安居富民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房农民财政贴息贷款困难,影响了农民建设安居房的积极性。虽然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但由于农户的收入水平有限,在资金上还不能满足建房的全部需要。即使在政策支持下,银行对低收入家庭放贷仍不积极,很多农户无法取得银行贷款,而“五户联保”等风险均摊的贷款方式由于在实行中存在困难也被迫取消。部分农户由于诚信意识差,不能按时还款,导致金融部门限制放贷区域和减少贷款额度。由于贷款种类较多(如牛羊育肥款、春耕生产贷款),有些农户由于不能及时还上以前的贷款,陷入了“老贷不还,新贷不放”的两难局面,这对安居房的顺利建设造成了一定困难。
(二)地方财政力量有限,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几年地方财政用于乡镇安居富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较少,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靠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进行实施,投入力度较小,导致供水、排水、供电、绿化、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完善,影响了农户入住。
(三)农户收入较低,建房农民自筹资金困难。通过宣传和示范作用,各乡镇绝大多数农民对安居富民工程政策都比较了解,也都有意愿建设安居富民房,但由于农民家庭收入偏低,贷款困难,导致部分农户无法足额筹集建房自筹资金,影响了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
(四)部分异地县(乡)的农民想跨县(乡)购买安居富民房,缺乏政策规定。由于安居富民房有财政资金的支持,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民购房积极性较高,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想要在其他的地点购买安居富民房,而针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细则。
四、对策建议
(一)政府和金融部门齐心协力,尽快解决农牧民建房贷款难的问题。金融部门需尽快出台安居富民工程建设银行贷款可行性的操作细则(贷款额度、贷款抵押担保、利率等)。自治区成立由金融机构牵头、财政、安居富民办等部门组成的安居富民工程建房贴息贷款协调组,尽快解决农牧民建房贷款难的问题。
(二)增加资金投入,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国家、自治区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资金补助等方面,对各级乡镇场的建设发展给予指导支持,在安居富民工程项目支持的同时,落实好项目配套资金,确保资金尽快到位,保证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完善小城镇供排水、供热、道路等基础设施。
(三)对低收入农户,可以适当调整其建房面积,争取在农户现有资金和国家补贴资金的基础上建好房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适当缓解低收入农户自筹资金困难的问题,并使低收入农户顺利实现“安居
”目的,可以在部分县(乡)开展试点工作,以观察该措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四)部分跨县(乡)购买安居富民房(主要是城郊建设的安居富民楼房)的农户,自治区在政策层面能否放开,或将部分地区作为试点,在不影响当地农户入住的前提下,满足部分农户跨县(乡)购房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