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北苗族聚居区的调查,探讨电视与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一些联系。通过调查发现:电视在湖北苗族聚居区已经得到了全面普及。有一些苗族传统节日习俗濒临消失,现存的节日习俗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汉族特色。电视对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儿童、学生、女性的影响上。
关键词:电视苗族聚居区节日习俗
一、 研究的缘起
湖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苗族,集中分布在宣恩、来风、咸丰、利川等县市,根据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2年公布的数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苗族人口205817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45%,恩施州的苗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特点。苗民一般居住在山腰或山弯里,苗族聚居的村寨由于离县城、集镇较远,因此偏僻、交通不便,相对封闭。但本民族的信仰、民族风俗、民族习惯和民族心理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留,特别是在宣恩县高罗乡的小茅坡营,仍保留着完整的苗族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大众传媒的普及,苗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通过调查得知,湖北境内的苗族聚居区,主要的大众传媒是电视,本文将把湖北苗族的节日习俗与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电视在苗族节日习俗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找到其中的一些规律。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苗族节日在当下的特点,以及电视对苗族节日习俗的影响,作者对湖北苗族聚居区进行了走访调查,采取了抽样调查研究的方式,发放问卷10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876份,用统计软件pasw statistics 18进行了数据的编码及统计分析,分析方法为描述统计法、比较均值法、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1、电视的普及程度和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得知,在苗族少数民族聚居区,电视的普及率达到了100%。最近几年拥有电视的家庭占到了41.18%,十年前拥有电视的家庭占到了35.29%,剩下的25.23%的家庭在二十年前就拥有了电视。从每家拥有电视的台数来看,62.5%的家庭拥有一台电视,31.25%的家庭拥有两台电视,6.25%的家庭拥有三台电视。这些苗族聚居区全部是通过电视接收“天锅”来获取信号的。收看到的电视频道达到了32个。从收看电视的目的来看,58.82%的居民是为了消遣娱乐,23.53%的居民是为了学习知识,17.65%的居民是为了获取信息。
2、节日习俗的熟悉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在12种传统的苗族节日习俗中,已经消失的节日习俗是“女儿会歌舞节”,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的调查发现,已经没有了这个节日。“四月八”牛王节这一有着优美传说的节日和“尝新节”除了一些老年人知道外,现已基本消失。而极为盛行的节日便是“大年”、“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小年”,这些节日又具有了非常浓厚的汉族特色,可见汉族节日对苗族聚居区的影响很大。
3、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苗族聚居区居民的真实想法,特在问卷上设置了三道选择题供受访居民选择,这三道题分别是:
(一)您觉得电视会对这些节日习俗有所影响吗?
a、有 b、没有
(二)在电视节目和节日盛会上,您更愿意选择哪种形式?
a、电视节目b、节日盛会
(三)您觉得是电视更吸引人,还是节日更吸引人。
a、电视 b、节日
为了检测到聚居区居民在选择以上三个问题上的区别,特对受访人群进行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四个方面的区分。在年龄上将受访者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段,性别分为男、女,受教育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职业分为农业劳动者、党政及企业职工、个体、学生、外出务工者、其它。通过描述统计的交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图1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很直观的得到,在不同年龄段,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儿童的影响最大,他们更喜欢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兴趣不是很浓烈。老年人更喜欢节日习俗,对电视的兴趣不是很浓烈。
(2)从受教育的程度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小学阶段影响最大,其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最强,而高中或中专阶段的影响就很小了。
(3)从图2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得到,从不同的职业分布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学生
农业劳动者的影响较大,而个体和外出务工者影响相对较小,而学生在电视和节日盛会上,学生更多的倾向于选择电视,而农业劳动者更多的倾向于选择节日和节日盛会。
(4)从图3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得到,从性别的不同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女性的影响较大,在电视和节日习俗上,女性会更多地的选择电视和电视节目。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将归纳出如下几点结论:
1、湖北苗族聚居区通过国家推行村村通后,家家都已经安装了电视,电视已经成为了苗族聚居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娱乐消遣重要来源。
2、通过对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发现,传统的苗族节日习俗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有一些节日习俗已濒临消失,现存的一些节日习俗已经具有了非常浓厚的汉族特色。
3、通过调查发现,电视对苗族传统习俗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交叉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总结出,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最大,与传统的节日习俗比较起来,儿童更喜欢电视。从受教育的阶段来看,小学阶段影响最大。从职业分布来看,学生的影响最大。从性别来看,女性影响最大。因此,要继承和发扬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电视(特别是地方电视台)要多播放一些民族传统节日习俗,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栏目来吸引和传承民族文化。
4、电视在推广苗族节日习俗时,要多做一些适合于儿童、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女性的节日习俗节目,这将对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推广和继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版。
[2]丁国盛,李涛.spss统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版。
[3]龙子建,田万振,张贤根等.湖北苗族【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版。
[4]李春霞. 彝民通过电视的仪式【j】.思想战线,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