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检测在肝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及104例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原发性肝癌组、肝脏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afp、cea、ca125、ca199的含量检测,分析并比较几种肿瘤标志物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cea、afp、ca125、ca19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肝脏良性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灵敏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性降低。结论:cea、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筛查,对提高肿瘤早期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肝癌; 筛查;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糖链抗原125; 糖链抗原199
原发性肝癌(ph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死亡率[1]。原发性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2]。临床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主要依靠ct、超声及病理检查[3-5]。早期发现与诊断原发性肝癌,给予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初筛诊断的首选指标,但临床数据显示,大约3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无明显升高[6]。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10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以及104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指标的检测,探讨在原发性肝癌筛查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及104例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原发性肝癌组、肝脏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原发性肝癌组75例患者中,男5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4岁。肝脏良性疾病组90例患者中,男6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1.9岁。对照组104例健康人中,男77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39.8岁。三组在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状态抽取3 ml肘静脉血,经3000 g/min离心15 min后,分离上层血清,进行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对样本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为雅培architect i1000sr型化学发光仪,试剂为其配套试剂。检测步骤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并由操作熟练的检测人员完成。阳性判断标准为:afp>20 μg/l,cea>10 μg/l,ca125>35 iu/ml,ca199>37 iu/ml。
1.3 观察指标 分析并比较肿瘤标志物cea、afp、ca125、ca199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cea、afp、ca125、ca199含量,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cea、afp、ca125、ca19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肝脏良性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分析cea、afp、ca125、ca199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表明,cea、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灵敏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性降低,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各种化学致癌因素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7]。临床上常选择血清学指标对肝癌进行筛查[8-9]。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以及104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指标的检测,探讨在原发性肝癌筛查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ea、afp、ca125、ca199水平显著高于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成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灵敏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性降
低。
对恶性肿瘤的筛查,往往需要依靠灵敏度较高的指标[10]。cea、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筛查,对提高肿瘤早期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明华,车平,王雁飞.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466-1467.
[2]李涵.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114-117.
[3]隋志清,董永忠,王秀芹.b超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3-34.
[4]朱均.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54-55.
[5]尚克玲,吴玉环.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144.
[6]刘胜荣,刁平,黄晓红.afp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4(4):223-226.
[7]唐岩,李晓延.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8-9.
[8]余彬彬,苏建家.原发性肝细胞癌血清学标志物新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0):74-76.
[9]辛艳春.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22):495.
[10]刘沛,姚华,王刚.肿瘤相关物质(bxtm)检测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