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我国首份全国性中央级慈善类专业报——《慈善公益报》创刊,正式与中外读者见面。该报对开12版,周三刊,每周一、三、五出版。《慈善公益报》的创刊填补了我国专业报的空白,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慈善公益界的广泛关注。笔者有幸参与了这张报纸的筹办和管理工作,对于该报创刊的社会意义及有关办报思路也有些个人心得。
《慈善公益报》的诞生背景
近些年来,我国慈善事业迅速发展。据有关权威人士报告,截至2010年底,仅在国家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公益慈善组织就达44万个,登记注册的各类公益基金会达2000余个。五年间公益基金会数量翻了一番,每年平均增长20%,平均资金规模达3000余万元。同时,慈善公益事业的从业人员也在迅速增加,社会慈善爱心人士也越来越多。发展慈善事业已经列入国家民生的重要战略措施,慈善奉献也成为调节贫富差别,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随着实践的发展,慈善意识形态业已形成,慈善方面的思想意识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根据中央决定精神,慈善文化的发展也受到广大政府部门、各级慈善组织的重视。加强慈善宣传,为广大慈善组织、慈善工作者、爱心人士提供精神家园,弘扬正气,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平台的需求日益强烈。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原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管主办的《今日信息报》,转由国家民政部主管、中华慈善总会主办,并更名为《慈善公益报》。当是时也,我们不能不说,《慈善公益报》是应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大潮而诞生,它与生俱来带有重大的历史使命。同时,对于一份这样特殊的报纸而言,如何确定它的内容、宗旨、定位,以及顺应其特殊性谋划报纸长远发展成为其创办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内容与使命
确定正确的办报宗旨和报纸内容定位是办好报纸的首要问题。《慈善公益报》虽然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但它不是中华慈善总会的机关报,更不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工作简报,它属于全国的慈善事业。《慈善公益报》的报道内容、读者对象也必须从全国慈善事业的大局出发,因此,《慈善公益报》的宗旨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中华传统慈善文化,宣传现代慈善事业,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这就要求报纸在内容上要坚持思想性、指导性、文化性、可读性的编辑方针,力求为热心慈善奉献的读者铺设爱心桥梁,为慈善公益工作者搭建职业平台。具体内容可用八句话加以表述:宣传慈善公益政策法规,弘扬慈善公益传统文化,搭建慈善公益理论平台,交流慈善公益工作经验,聚焦慈善公益热点事件,展示慈善公益人物风采,速递慈善公益国内动态,传播慈善公益全球资讯。
我们深知,《慈善公益报》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助力责无旁贷,然而,仅仅作为助力还是不够的,还应充分发挥报纸的导向作用,努力做到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导航。要做到为慈善事业发展导航,就要重视和增加刊登思想理论方面与工作指导方面的言论文章。同时必须加强评论部建设,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评论人员,聘请大量的兼职评论员,适时推出评论员文章,努力制造一种观点正确,积极向上的慈善舆论氛围。尤其对于那些不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甚至对慈善事业造成伤害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舆论及时进行批评和纠正,以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2012年报纸创刊后第六期头版头条,曾刊发《要用平常心对待慈善中的问题》这一本报评论员文章。该文针对去年一段时间里,社会一些媒体对于慈善事业中的有关人和事的负面炒作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有关看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馈。
《慈善公益报》的三大特殊性
作为我国首份全国性中央级慈善类专业报,《慈善公益报》具有不同于其他报纸的三大特殊性。
第一,报纸的价值取向不能以市场的“票房”需求为准则,要以慈善事业发展需要为中心,要坚持宣传先进的慈善思想文化,坚持导向第一的原则,要始终成为一片充满阳光和思想的净土。目前,报社虽然转企改制为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经营,但报社不能把追逐利润放在首位,报社有限公司应是非营利性的企业组织,企业获得的利润主要应用于扩大再经营或用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否则就会失去《慈善公益报》的公信力、公益力,会失去它生存
的社会土壤。
第二,《慈善公益报》要把跟踪服务和社会救助放在报社工作的重要位置。《慈善公益报》应当适时地报道有关社会救助的事宜,同时即便救助新闻已经在报纸上发表,但也不能视作报社完成了任务,还应尽力帮助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做到,对于任何求助于报社的人都不能拒之门外。
第三,要办好《慈善公益报》,光有一般新闻人的热情和职业素质是不够的,还要有慈善家的爱心和热情。《慈善公益报》是宣传慈善和奉献的专业报,它的特殊性决定了报社从业人员,尤其是采编人员必须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要有与一般报业人员一样的职业资质,另一方面还应有慈善家或爱心人士的境界与情怀。对于报社的主要负责人,如社长、总编辑等更应做到这一点,既是政治家办报,更应是慈善家办报。所以,要办好《慈善公益报》,必须使报社现有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加慈善意识,提高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