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中国主调钢琴作品的题材、体裁、音乐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力求对中国主调钢琴音乐创作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与吸取中国传统音乐语言上的特点进行探究。
关 键 词:中国主调钢琴音乐 题材 创作手法 创作特点
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是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前期的主调音乐创作手法,①主调音乐形式的创作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主流。另外,无论在接受程度上还是影响上,主调钢琴作品也都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中国主调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梳理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题材分类
反映战争题材这些作品不仅激发了我们爱国热情,且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类题材的作品有《红星闪闪放光彩》、《映山红》、《小红军》、《放牛娃盼红军》、《松花江上》、《叙事曲〈游击队歌〉》、钢琴协奏曲《黄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翻身道情》、《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红头绳》、《白毛女》、《大路歌》等。
反映社会主义主旋律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大量歌颂党的光辉业绩以及表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的音乐作品。如《我的祖国》、《浏阳河》、《火车向着韶山跑》、《我爱祖国大油田选曲三首》、《社员都是向阳花》、《公社社员喜洋洋》、《南海小哨兵》等。
反映各民族生活这类题材的作品具有旺盛生命力,它们贴近生活,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抒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如《牧童之乐》、《欢乐的牧童》、《花鼓》、《巴蜀之画》、《第一号新疆舞曲》、《第二号新疆舞曲》、《火把节之夜(云南风俗纪事)》、《新疆组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新疆随想曲》、《新疆果园》、《喜丰年》、《东兰铜鼓舞》等。
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一颗璀璨瑰宝,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如《梅花三弄》、《百鸟朝凤》、《蝶恋花》、《夕阳箫鼓》、《阳关三叠》、《三六》、《平湖秋月》、《十面埋伏》、《彩云追月》、《二泉映月》、《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金蛇狂舞》、《采茶扑蝶》、《春江舟影》等。这些作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将民族文化的精华融入到创作之中。题材丰富多彩是钢琴作品的特点之一,作品题材选取的角度不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自然而然在创作手法、创作特点上就会有所不同。
二、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分类
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丰富多样,甚至在同一部作品上可能兼具双重性或多重性,所以在分类上具有一定的不可区分性。下面参考每部作品中最为显著的创作手法特点,对钢琴音乐进行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以优秀民歌为创作素材
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基础,要创作出我国“本土化”的主调钢琴音乐,专业作曲家必然要从民歌之中汲取营养。作曲家在民歌曲调的基础上结合钢琴音色创作的同时,在民歌素材的选择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按照从易到繁的顺序可分为:
单纯民歌引用黎英海编曲的《民歌小曲五十首》作品就有一定的代表性,曲调上既保持了“原生态”的基本特点,又丰富了传统民歌的表现力,使之散发出新光彩。除此以外,为初学者演奏所创作教材类的一部分简易钢琴作品多为此类。这些作品在原有的民歌旋律基础上,配以简单的伴奏织体支撑旋律,易于演奏。如《中国民歌幼儿钢琴曲》②、《儿童钢琴小曲——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③、《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30首》④、《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集》⑤等曲集中收录的主调钢琴曲。
在完整民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变化这类作品在中国主调钢琴曲的创作中占的比例很大,代表作品有《摇篮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变奏曲》、《农作舞变奏曲》、《儿童小组曲》、《卖杂货》、《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旱天雷》、《思春》等。这类作品力求在保留原有的民歌旋律的基础上,运用多变作曲技法进行展开,赋予其新的色彩。
运用民歌作为素材进行创作这些作品在旋律中采用许多民歌音乐因素,是一种带有更多创造性的作品。如《花鼓》、《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巴蜀之画》、《庙会》,《采茶扑蝶》、《怀念》、《小曲》、《谷粒飞舞》、《火把节之夜》、《南海小哨兵》等。
2.对古典乐曲及民间器乐曲进行改编
作曲家综合运用了大量的西方作曲技法,并与中国传统乐曲融合,表现出浓郁的中国韵味,深化了传统音乐的意境。如《夕阳箫鼓》、《阳关三叠》、《百鸟朝凤》、《梅花三弄》、《三六》、《流水》、《平湖秋月》、《十面埋伏》等。
3.对歌曲、器乐曲和舞剧音乐进行改编
歌曲作品改编的有《解放区的天》、《红星闪闪放光彩》、《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大路歌》、《绣金匾》、《浏阳河》、《卖报歌》、《欢乐的牧童》等;器乐曲改编的有《彩云追月》、《二泉映月》、《翻身的日子》、《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平湖秋月》、《金蛇狂舞》等;戏剧音乐改编的有舞剧《〈鱼美人〉选曲六首》、舞剧《〈红色娘子军〉组曲》、《北风吹》、《红头绳》等。
4.运用西方无标题音乐体裁进行创作
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西方无标题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表现力。如《小奏鸣曲》、《e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二小奏鸣曲》、《奏鸣曲》、《随想曲》、《新疆随想曲》、《新疆幻想曲》、《即兴曲》等。
5.运用中西音乐融合的音乐语言创作
中西音乐融合是中国主调钢琴音乐及其发展的总趋势。在创作手法上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进而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崭新中国韵味的作品。如《牧童短笛》(中间段)、《晚会》、《摇篮曲》、《中国组曲》、《春之旅组曲》、《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①《郊外去》、②《扑蝴蝶》、③《跳绳》、④《节日舞》、《春江舟影》;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彩》等。《儿童钢琴曲四首》、①《小玩意》、②《骑竹马》、③《停艇听笛》、④《舞曲》。
中国主调钢琴曲采用了中国听众都能接受的创作手法,这种在艺术上的大众化,使大量作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中国主调钢琴曲的创作特点
1.旋律及风格
西方旋律风格作品旋律以西方自然大小调为基础,音乐语言完全采用西方的作品数量很少。萌芽时期创作的作品因为受到“学堂乐歌”的影响,另外出于摸索阶段,所以大都属于这类作品。如《和平进行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等。
“民族化”的旋律风格中国钢琴主调作品大部分是采用“民族化”的旋律风格创作的,其主要特点是以五声音阶为骨干的七声音阶旋律和三音列旋律相结合。如《夕阳箫鼓》、《百鸟朝凤》、《采茶扑蝶》、《谷粒飞舞》、《流水》、《平湖秋月》、《解放区的天》等。
2.调式
五声调式在调式上许多采用了民族调式。如黎英海的《蓝花花》、《采茶扑蝶》(c羽调)、《三十里铺》(g徵—c徵)、《嘎达梅林》( e羽调式)、《绣荷包》(c商调)、《绣红旗》(g徵—c徵)和《梁祝》等。这些作品在旋律中多次使用转调,而且融进了一些地区的音乐因素,使作品大量体现了主调钢琴音乐的民族化。
西方大小调体系作品中国主调钢琴作品在调式上以西方调式创作的作品较多,如《晓风之舞》(《春之旅》最后一首,g大调)、《水草舞》(b大调)、《牧童之歌》、《节日舞》(《儿童组曲》第五首,c大调)、《南海小哨兵》(d大调)、《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等。
3.节拍节奏
中国主调钢琴作品其节拍多以2/4、3/4、4/4、3/8、6/8拍子为主,同时采用一些其他的单拍子、复拍子和混合拍子形式。《悼歌》(《内蒙古民歌小曲七首》第一首)使用的是9/4拍,《跳绳》(《儿童组曲》第三首)是4/8拍,《双飞蝴蝶》变奏曲是2/2拍,《山歌(安徽)》是6/4拍等。主调钢琴作品中受民族音乐影响,节拍交替、变节拍也比较常见。如《送郎》、《卖花钱》2/4、3/4拍子交替使用,如《牧童之乐》使用的是7/4、2/4、4/4、6/8拍,《牧童的歌》使用的是5/8拍、6/8拍子交替,《哀思》(《内蒙古民歌小曲七首》第六首)使用了5/4、3/4、4/4、2/4、《放牛娃盼红军》使用了3/4、4/4、2/4三种拍子等。
我国的民族打击乐、戏曲打击乐的鼓点丰富,以及众多少数民族各具节奏特色的民族音乐,都为中国主调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南海小哨兵》、《夕阳箫鼓》的引子运用“散板”。《黑眉毛的姑娘》中运用了具有乌孜别克族特色的节奏形:xxx、xxx、x.x ;《喀什噶尔舞曲》中运用了新疆舞曲节奏的x.x xx 、xxx xxx等。
4.曲式
中国主调钢琴在创作上几乎涉猎了所有的西方曲式结构。根据民歌编曲的作品都是单乐段的作品,如《映山红》、《卖报歌》、《三十里铺》等;单三部曲式的作品有《欢乐的牧童》、《孩子们的舞蹈》、《花鼓》、《采茶扑蝶》;复二部曲式的作品有《晓风之舞》、《晚会》;复三部曲式结构的作品有《北风吹》、《绣红旗》、《火把节之夜》;变奏曲式结构的作品有《猜调》、《小红军》、《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钢琴变奏曲》、《农作舞变奏曲》、《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回旋曲式结构的作品有《我的祖国》;奏鸣曲式结构的作品有《东兰铜鼓舞》、《小奏鸣曲》、《e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二小奏鸣曲》、《奏鸣曲》等。除此以外,一些在民间器乐曲和古曲基础上改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曲的中国传统曲式结构,如《夕阳箫鼓》、《阳关三叠》、《百鸟朝凤》、《平湖秋月》、《十面埋伏》等。
总之,中国主调钢琴音乐在创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以“民族化”的旋律风格创作为主,节奏节拍具有民族特色,调式上主要是以西方自然大小调与民族调式中的旋律特点相结合,各种曲式结构被灵活运用在主调钢琴音乐的创作之中。
同时我们也看到,西方主调钢琴音乐的创作已经比较成熟,与之相比,我国主调钢琴音乐在作品的深度、意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仍然处在尚不成熟的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不过我们相信,中国主调钢琴音乐一定会由逐渐走向“本土化”的。
注释:
①主调音乐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其特点是以数个声部为伴奏形式,加强、陪衬主旋律。主调音乐的名称系相对于复调音乐而言,其主要旋律可位于任何声部,处于高声部为多。18世纪中叶以后,主调音乐成为西洋音乐的主流,复调音乐则与主调音乐并存或互相结合,历经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的发展过程而进入20世纪。
②《中国民歌幼儿钢琴曲》,龚耀年、刘美珍编曲,中国文联出版社
③《儿童钢琴小曲——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樊祖荫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④《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30首》, 谢功成编, 华乐出版社
⑤《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集》,龚耀年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1989年
[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在20世纪》,载《音乐艺术》1999年第3期
[3]《中国音乐辞典》,缪天瑞、吉联抗、郭乃安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5]《中国钢琴作品选》,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编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1994年8月版
[6]《中国钢琴名曲30首》,魏廷格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4月
[7]《钢琴曲选(1949—1979)少年儿童》,中国音乐家协会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版
[8]《钢琴曲选(1949—1979)》中国音乐家协会编 ,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