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维也纳古典时期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在不同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演变与实际作品的分析,阐述了在进行钢琴演奏时对音乐作品背景的分析要具有不同的层次性。
关 键 词:古典 风格 演奏
自1709年第一台钢琴问世以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钢琴艺术终于达到趋于完美的境界。回顾300年来漫长的钢琴音乐发展史,钢琴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作曲家投身于钢琴作品的创作之中,也因此给世界音乐文化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财富。本文主要以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的三位代表性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具体对其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及演奏风格进行探析与研究。
古典主义器乐创作原则的奠基人——海顿
约瑟夫·海顿(f.j.haydn,1732—1809)被誉为“交响乐与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奠定了古典主义器乐创作的原则,即鲜明的民族特点与深刻的哲理性和完美匀称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并建立了由四个乐章组成的古典奏鸣曲形式结构。海顿的音乐风格经历了两个时期,1771年前海顿的器乐创作偏重于娱乐性,注重表面的华丽特征,由于受到1771年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这之后的作品风格有了较大的转型,他创作了较多严肃的、富于戏剧性和深刻抒情性的音乐作品。下文对其风格转变前后的两首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在1770年创作的《c大调奏鸣曲》v.u.48①(hob②.xvi—35),因收录在《小奏鸣曲集》中,而被广泛取用在学习或学生表演会上。乐曲旋律优美,给人十分可爱的印象,演奏者在演奏时要精心提炼出颗粒均匀而又圆润的音色,充分显示出该曲朝气蓬勃、精神抖擞的神情。左手的三连音伴奏,要轻巧、舒畅。该乐曲虽然规模精巧,但已初步具有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并洋溢着海顿明朗热情的性格。
海顿创作风格转型后,于1789创作的《be大调奏鸣曲》(hob.xvi—49),各声部主题像问答式的彼此呼应,以一种相互交谈般的所谓“谈话原则”组合在一起,这样既凸显出清晰优美的旋律,又不失复调音乐的美。在节奏方面,从弱起小节开始,弹奏时要注重乐曲轻快富于弹性的节奏感,体现出爽朗淳朴的民间气息。
海顿的音乐旋律丰富,节奏活跃,气息悠扬,富有幽默感,在演奏时要注意感情表现上的分寸。
情感与明亮细腻钢琴技巧的融合——莫扎特
沃尔夫岗·阿玛德乌斯·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在他短暂的35年里共创作了75卷作品,其中有18首钢琴奏鸣曲、15套主题变奏曲、27首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音乐心灵极其敏锐而又多彩,但总是表现得质朴自然。他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却用音乐去歌颂人性的美好,一直追求着光明和幸福,因此欢乐明朗是他作品的基调。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1774—1776年,共创作了6首钢琴奏鸣曲,作品中明显存留着海顿的影子,作品倾向于法国罗可可时期的音乐风格,具有秀丽、典雅、细腻、精巧的特点,乐风轻盈,手法简洁,带有宫廷韵味,“这种音乐风格富于装饰性,崇尚雅致优美”③。莫扎特的风格成熟期,即1777—1788年,共创作有12首奏鸣曲。这一时期的创作在艺术内容和形象上更加丰富,有复杂的即兴性、有内涵的悲剧性、有淡淡的哀怨、有无奈的寂寞,也有飞扬的激情、乐观的幻想;在织体写作中,一方面保持主调音乐的基础,曲中也不乏出现复调性因素;另一方面加强了节奏的变化和复杂性,如左右手的“三对二”或“四对三”,增加了演奏的难度。
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最著名的是a大调奏鸣曲k.331,也是莫扎特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该曲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与众不同”的。第一乐章是优雅的行板,采用变奏曲式,第二乐章是中庸的小步舞曲,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主要取材于当时在巴黎十分流行的东方音调,从a小调开始,中段加入具有意大利美声花腔般的快速十六分音群的跑动,以a大调雄伟有力的八度进行结束,始终充满着激情和欢快的气氛。
莫扎特的变奏曲有15首,大部分作品取材于当时的流行歌曲,并把这些歌曲的旋律作为变奏的主题,其中流传最广的应属被称为《小星星变奏曲》的这一首,根据《啊,母亲,我要告诉你》这首歌曲改编而写成,由十二段变奏组成,讲述了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想把自己的初恋告诉母亲的忐忑不安的心情。钢琴协奏曲中,以《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较为突出,这首具有歌剧式风格的协奏曲,洋溢着莫扎特春天般的清新,阳光般的温暖。
有人说,莫扎特的作品是含着眼泪的微笑,以表现内心的感情居多。尽管生活中的失意和挫折始终伴随着他,但他的创作却充满了深情和温馨。因此在弹奏中要有极为严格准确的分寸、细致精微的处理,含蓄典雅而不冷漠放纵,严谨庄重而不死板轻浮,音色要明亮、清脆、颗粒性强,保持纯洁、清晰的音乐形象。
古典主义音乐的延伸——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van.beethoven,1770—1827)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他一生坎坷,1819年已完全失聪,他在苦难中度过一生,崇高的思想、卓越的技巧使他的作品既具有古典音乐中强调形式结构的美感,又拥有浪漫派音乐中的真切感情,并对以后19世纪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多芬的钢琴作品体裁丰富,他非常重视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把它们放在同交响曲一样重要的地位上。在海顿、莫扎特时期,只是把钢琴奏鸣曲当作教学中的一种教材和形式,而贝多芬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感情创作奏鸣曲,使它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当时,钢琴在音域、音量、音色等性能方面的不断的完善,使得它具有更宽广、更富戏剧性的表现效果。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32首钢琴奏鸣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800年以前的作品(作品no.2—no.22)这些早期作品显示了贝多芬注重古典传统作曲技法,但也不乏看到他在曲式结构中的变化,以及八度和弦的广泛运用,突变的转调技法和具有雄伟性格的乐思,这一切都预示了他音乐风格的成熟与发展。
1801—1814年的作品(作品no.22—no.90)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期,这期间的奏鸣曲展现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艺术形式,产生了如《月光》《黎明》《热情》等一批著名的钢琴作品,在作品中充分发挥作曲家本人的创作构想,出现了富于独创性的乐段,如《葬礼进行曲》《幻想风乐章》《最缓慢板乐章》,等等。在这些作品的第一乐章,都融入了贝多芬所独创的戏剧性风格,表现出英雄性和自然性的特征。如:作品f小调op.57的《热情》、作品d大调op.28的《田园》。
1814年以后的作品(即最后五首奏鸣曲)晚期的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贝多芬在与生活、命运斗争之后的思想,曲式结构更加庞大,具有史诗般的特征,充沛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体现了这位音乐大师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悲怆》奏鸣曲op.13是贝多芬早期作品的代表,是贝多芬于1792年创作的,这首乐曲体现了青年时的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的不公和人生的坎坷,向社会发出强烈的不满和反抗的呐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曲音调庄严、情绪激昂,体现了贝多芬初期作品的音乐风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海顿、莫扎特等人的影响,但随处可见的独特创意,以及充满生机的旋律,跳跃多变的节奏,都是贝多芬音乐中所独具的魅力。
《月光》奏鸣曲op.27no.2创作于1801年,是贝多芬最流行的钢琴奏鸣曲之00一。其标题是一位诗人在贝多芬死后根据自己的印象为这首奏鸣曲命名的。这首奏鸣曲大胆地改变了传统奏鸣曲的写法,第一乐章是慢板,右手用均匀的三连音缓慢地奏出分解三和弦,情绪显得沉重、压抑。第二乐章小快板,用一首小步舞曲作为短小的过渡。第三乐章是快板(奏鸣曲式),这是全曲的高潮,情绪奔腾宏伟,以狂热突进的方式,钢铁般的节奏进行,表达了贝多芬暴风雨般的炽烈感情。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已日趋成熟,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内容的深刻性。
《热情》奏鸣曲op.57号完成于1805年,在1807年由出版商起名为《热情》。这是一部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创作这首奏鸣曲时,是贝多芬同耳聋搏斗的时刻,他将自身顽强的斗争精神、深厚的思想感情、深刻的悲剧色彩都融入了这部作品的创作中,使它成为一部不朽的巨著。列宁在听了《热情》这部著名的奏鸣曲之后曾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④
结束语
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伟大的作曲家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创作中放弃了形式的华丽,强调艺术中真、善、美的统一。在这段时期,奏鸣曲式经由海顿的确立,以及莫扎特、贝多芬的不断发展完善,完成了它较为稳定的结构原则。和声功能的不断完善,调性关系体系的不断发展,构成了以主调音乐代替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为主体的音乐结构。同时,音乐的思想性也十分生动,把刻画“人”的感情作为作品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是世界钢琴文献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具有无穷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演奏一部音乐作品时要对其有不同层面的了解:不仅了解古典音乐时期的整体文化背景与音乐风格,还要对具体某位作曲家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内涵,及其风格演变的趋势有全面的了解;不仅要了解音乐作品的形式美,还要了解作曲家创作该作品时的创作动机。法国科学家布封曾说“风格即人”,只有在演奏前充分掌握作曲家与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才能形象地表现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董占军著《欧洲设计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原载于《设计艺术》,2004年第4期
[2]朱蓝 黄灵子 胡小惟著《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改革三人谈》,原载于《艺术与设计》,2003年第8期
[3]《海峡两岸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
[4]林家阳著《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三联书店,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