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唢呐与佛、道等宗教音乐
唢呐,这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人类发展的长河里渊源流长。陕北唢呐以历史悠久,体系完整,继承全面,发展茁壮等特点正日益成为中国唢呐艺术园里的一朵娇艳无比的奇葩。
宗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到一定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程度的思想体系产物。宗教最基本的本能是教化,发展壮大的基础是传播,那么最有力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是说唱,由此得出结论,有宗教就有音乐,它和人类生产、生活中由心而生的音乐形成了人类社会音乐艺术构造的两条基线贯穿始终。
陕北唢呐由于其发展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从汉代起就与中国道教和外来的佛教结下了不结之缘。下面笔者就陕北唢呐与道教和佛教音乐的关系浅谈一些粗略的看法:
陕北唢呐是中国道教音乐最响度的呼喊者
据《华夏经》和《乐虚声》记载,早在北魏时期,道教音乐体系已基本形成,其后,各个朝代的道教徒均对对其进行了有意识的倡导和重视,但也不乏非宗教人甚至大臣乃至皇帝也参与其中,尤其在唐宋时期,使得中国的道教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壮大:据《册府元龟》五十四卷记载: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四月,素有“梨园祖师”玄宗李隆基与内道场教诸道士书《虚声韵》;还召司马承祯、贺知章为道场制词,至此,中国道教音乐首次得到了国家官方的大力支持;北宋时期的太宗、真宗和徽宗分别撰有《步虚词》、《散花词》、《玉清乐》和《太清乐》等道教唱词曲数十首,这些曲谱被以后的道教人士争相抄传,随着宗教的进一步民间的普及,道教音乐也渐渐走进寻常百姓人家。陕北高原也不例外,也就是因为道教音乐的普及,让平时和普通百姓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民间乐人、乐手接触到了它们,自此就掀开了陕北唢呐与道教音乐结合的首页。随着陕北唢呐的唱响陕北高原的沟沟坎坎以及伴随陕北人的一生的日臻成熟,陕北唢呐演奏的许多曲谱就是经过演奏者稍加改动后的道教音乐。1957年,著名音乐学者李石根先生去陕北佳县白云观发掘整理了白云观道士的八套经韵法曲竟与陕北唢呐民间演奏曲谱有姐妹之说就是陕北唢呐是道教音乐有力结合并将其广为传播有力的佐证。
综上所述,说“陕北唢呐是中国道教音乐最响度的呼喊者”绝对不过分。
陕北唢呐与佛教音乐在中国一路相伴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中国的汉代明帝时(公元58年—75年)传入中国,发展于两晋兴盛于唐;唢呐起源于波斯,汉代经古龟兹传入中原,中国唢呐在中原的第一落脚点就在陕北(可参考本人《陕北唢呐初探》一文)。在那个时期,可以说中国唢呐就是陕北唢呐,因为当时中国大陆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长安;从时间上看,佛教与唢呐是前后牵手从当时中国官方所认可的西域走来。
战争频繁的两晋时期,经过战争洗礼后的广袤地西部地区遗留下的是多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也随之带来的是宗教、文化、艺术、思想等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的融合。唐代给中国宗教的发展史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那时,尤以佛教最为兴盛,举国上下大信佛祖,全国各地大兴寺庙。距离当时国都长安以北不过二百余公里的陕北高原也不例外,今天陕西榆林地区的千佛洞、素有“中国第二敦煌”之称延安子长县石宫寺等地都是佛教在陕北高原曾经兴盛的有力证据。
佛教有别与其他宗教门派最明显的特征是一年里的大型祭祀、庆典活动数量最多,在陕北地区,祭祀庆典绝对不可能离开陕北唢呐而进行;于是,陕北唢呐的
频繁演奏和佛教名目繁多的祭祀、庆典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如果说在佛教兴盛以前,陕北唢呐与佛教音乐的相互瓜葛只是一种凤毛麟角的偶尔碰撞,那么在佛教兴盛时期,陕北唢呐与佛教音乐就是一种蜜月般的水乳交融的空前激情熔炼。
同样也是1957年,李石根先生在陕北察访民俗,搜集整理发掘佳县白云观的道教音乐的时期,也去榆林的千佛寺对含宝和尚珍藏的三十二首佛教曲谱进行了发掘并将两地宗教音乐与陕北唢呐流行曲子进行了整理,合编为《佳榆民俗宗教音乐散编》油印存世。李先生作为中国早期的资深音乐学者,可将佛教音乐与陕北民俗汇为一书编印,就足以证明陕北唢呐与佛教音乐是不弃不离的一路相伴关系,绝对不是偶然的牵强附会。
历史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艺术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改写得更加完美,陕北唢呐与中国道、佛等宗教音乐的相互交汇,相互维系的魅力日益彰显,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走向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