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浅析安徽大鼓的历史发展研究
论文关键词:安徽大鼓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历史溯源
  论文摘要:以纵向时间为线索进行分析,研究安徽大鼓从兴起到繁盛再到衰落的历史和种种表现,分析得出结论:安徽大鼓分为生长期(光绪中叶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繁盛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创新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低沉期(二十年代八十年代至今)四个历史时期,此发展阶段也是安徽曲艺整体发展历史的概括。
    安徽大鼓是安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的一种,是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安徽大鼓曾经是安徽曲艺艺术中流传面最广、最具有知名度的曲艺种类,在安徽省的曲艺发展历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它从清代中期就开始萌芽和发展,从它最初在淮北出现至今,已经历经百余年。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达到辉煌。当时几乎每晚艺人都要去包场表演,时间是5-6个小时;即使是赶集时的集镇书场演出也至少有3个小时。可以说,安徽大鼓的发展历史和安徽大鼓的现状代表了整个安徽省的曲艺历史和现状。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是过程的集合体,如果把安徽大鼓看成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笔者以为,安徽大鼓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生长期(光绪中叶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繁盛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创新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低沉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
    一、生长期(光绪中叶至二+世纪四十年代)
    这个时期安徽境内的大鼓开始了初步的成长,艺人不仅在淮北产生、发展,而且向南方流动,寻求市场。光绪年间至清末大鼓在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流传,民国时期是安徽大鼓在江淮之间和江南流布的时间。师徒传承丰富,艺人的足迹逐渐遍及安徽全省各地。安徽大鼓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淮北大鼓和后期安徽大鼓,也是安徽大鼓从淮北地区流布到安徽省的过程。
    安徽大鼓境内的鼓书最早出现在淮北地区。《中国曲艺志·安徽卷》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傅淮森从师于毫州、涡阳一带的郭老响,学成后回萧县演唱,成为萧县最早的说唱大鼓艺人。”“李家生,颖上县人。…十八岁时投师艺人朱华庭,专心学艺,二十岁即出师说书。经常流动于阜阳、霍邱、颖上、阜南县城演出。…后定居在颖上。郭老响和傅淮森就是大鼓传播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傅淮森把大鼓书艺从涡阳、毫州带回萧县,已是大鼓传播的一次过程。李家生以颖上为中心,流动在附近区域说书,带动了附近地区大鼓的发展。就象地震有一个震中一样,从这个中心向四周传播开,象石头投人水中引起的波浪一样,这种形式的传播也称为波式传播。在大鼓传播中李家生像一个信息源,伴随他的活动,带动大鼓书艺以他为中心向四周地区扩散。
    清末大鼓在已淮北地区兴盛,艺人颇多,为了寻求市场,艺人开始向安徽省中部、南部地区发展。“淮北艺人在凤阳、滁州、全椒、来安、含山等地方,随演随传授书艺。全椒艺人马义才,幼年家贫,十二岁投艺固镇关玉章学大鼓。出师后,始唱于全椒县沿河三岸,不久声誉鹤起,足迹遍布淮河两岸各县城乡。
    “高德标,原籍全椒县,移居和县,先唱于和县、含山、全椒等地。其技艺在四十年代达到高峰。南京下关、夫子庙、朝天宫、莫愁湖等书场老板纷纷争者和他签合同。
    “郭友道,祖籍肥东,后定居全椒县。在肥东、全椒等地流动演出。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安徽东部大鼓的流遍是由淮北艺人向东部流动带来的,在全椒出现了马义才、高德标、郭友道等名艺人,他们以全椒为中心,向周围县、地区流动说书。自此安徽大鼓在安徽东部扎下根,开始流播。
    “蚌埠颇有名的艺人张疙瘩(真名不详),也是从淮北迁来的。他收徒众多,这些徒弟又大量收徒,遍及蚌埠周边所有乡镇。《蚌埠市志》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张疙瘩)其子张允立、张允友亦为本地知名大鼓艺人。另外,还有吴永贵、吴建伦、卫永发、王照才、徐家兴、李长华、刘尚飞、张锡川、张玉忠、王桂全、高树田、常恒利、赵献厚、张根义等民间大鼓艺人。张疙瘩他从淮北来到蚌埠就是安徽大鼓流动的一次过程,而他又是新流动环节的起源,带着徒弟向四周传播大鼓。淮北艺人向合肥、巢湖一带传艺。据江文阔老师口述“老师刘正先师从于固镇关姓老艺人。”《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卷》中有更为清晰的记载:“刘正先十七岁拜师固镇关玉章。此后在芜湖一带演唱,1952年回合肥一带演唱。”无为县的大鼓由肥东传来。“肥东大鼓艺人朱来大、吴道长、吴兆奎等到无为城陛庙说书,颇受欢迎,于是朱来大、吴道长等人开始定居无为,并大量收徒。从上可以看出皖中地区的大鼓也是由淮北传来的,流动至蚌埠、合肥地区,又以蚌埠、合肥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后向无为发展。
    江南地区大鼓流行较晚,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方兴盛起来,艺人多从北方迁来。他们经常演唱于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等地。如艺人林教培,原肥东县人,出于生活紧迫,民国二十三年他从本乡大鼓艺人学艺,初在家乡合肥、巢湖一带演唱,后长期在芜湖及宣城、广德等地流动演出。据宿州文化馆退休老师杨春老师口述,他在铜陵采风时遇见安徽大鼓艺人演出(姓名不详),跟随寿县人学习大鼓,从江北到无为、铜陵等地演唱。艺人出师后的活动是以某一地点为中心的传播,这样,从口述资料也可以证明安徽大鼓从淮北地区流传至江淮和江南。
    联系安徽省地图和安徽大鼓艺人活动路线,笔者画出安徽大鼓的流播图,其大致路线为从北向南,从中向东的活动方向。这个路线和方向也更明确的表明安徽大鼓从淮北地区传来,由淮北大鼓发展成为安徽大鼓的过程。

  二、繁盛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近二十年是安徽大鼓最繁盛的时期。安徽大鼓在演出场所、交流演出成绩两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成为在省内很受老百姓欢迎的曲艺曲种。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 
    (一)演出场所的逐步固定
    第1阶段:撂地演出
安徽大鼓最初在庙旁、集会、河滩的空旷场地演出,也叫“撂地,,、“撂明地”。这种“撂地”的演出场地,几乎县县的城关、集镇、乡村都有一处或数处,艺人绝大多数是唱一段时间换一个地方,很少有艺人固定在一处表演。
    第2阶段:茶座表演
    自从民国九年(1920年),蚌埠出现了安徽省第一家茶座谢姓,从此,安徽省各地出现众多茶座、茶馆书社,大鼓开始在茶馆、书社中表演,卖茶与演唱大鼓同时进行,茶馆业主利用现成的场地和桌椅条件,邀请大鼓艺人说唱,以增加收入。

   第3阶段:书场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0年起,各地政府成立了曲艺组、曲艺队、曲艺团,开始搭建固定的演出场所,大部分由政府拨款。自此,安徽大鼓在全省各地都有了固定演出场所,绝大部分艺人都在这些书场、书棚固定单档表演,安徽大鼓进人发展昌盛期。以下是政府投资所建部分书棚:

   安徽大鼓的表演场所经过了撂地演出、茶座表演、书场演出三个时期,历经了从随意表演到固定场所表演的过程,这是安徽大鼓发展从幼稚到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这些书场、书棚几乎每天都有演出,营业红火。江文阔老师回忆说当时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早上和晚上都有,赶集时人更加多。一场一般时间在三小时左右。证明安徽大鼓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二)书棚表演收入较高
    与表演场所的固定与增加密不可分的结果就是艺人在书棚表演收人颇丰,尤其是名艺人。如:1956年,九狮桥曲艺书场归合肥市曲艺团管理,实行统一安排演出,统一售票,票价二角。当时安徽大鼓艺人甘华福、刘正先每场收人在二十元左右。据江文阔老师回忆1978年合肥市曲艺团恢复,刘正先上演《杨家将》、《月唐》等传统长篇书目达七个月,场场满座,票房纯收人万余元,为曲艺团的重建做出巨大贡献。说书是当时艺人谋生的一种手段。
    (三)交流的逐渐增加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对曲艺管理加大,通过各地会演及观摩活动使各曲种有探讨、交流艺术经验的机会。安徽大鼓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为提高安徽大鼓的影响力起到推动作用。
    这些交流成果主要有:
    1957年,安徽曲艺界组成观摩团,前往天津市观摩学习华北地区曲艺观摩演出大会,安徽大鼓艺人甘华福和他省代表交流经验。
    1958年,安徽省文化局于蚌埠市举行安徽省第一界曲艺观摩会,安徽大鼓艺人甘华福演唱的《新事新办》获一等奖。
    1958年8月,安徽省组成曲艺代表团,赴京参加第一界全国曲艺会演,安徽大鼓节目有段立山演唱的《石不烂赶车》和甘华福演唱的《送水泥》。同年10月,参加第一界全国曲艺会演的部分演员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小礼堂演出,甘华福的《送水泥》参加了演出口
    这些演出和交流说明安徽大鼓这种曲艺形式在当时不仅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也受到领导人的欣赏,是老少皆仪的曲种形式。
    三、创新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这一时期处在特殊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上的武断统治和经济上停滞落后带来了文化发展的畸形。这一时期,很多文化娱乐活动都被禁止,“八大样板戏”一统天下,其他各种艺术形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从1966年起,全省曲艺界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各地的曲艺团被取消,众多艺人被下放农村。安徽大鼓这个曲种也受到重创,但安徽大鼓演出活动并没有停止,并出现一些新的形式。
    1973年萧县琴师王福运对伴奏形式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坠琴伴奏,同年参加全省曲艺会演,受到听众欢迎。这种带伴奏形式的被称作带弦大鼓。
    1978年文革结束以后,全省各级文化部门重视曲艺的恢复,文化主管部门安排被解散的曲艺队、曲艺团恢复建制,下放艺人也被招回。安徽大鼓出现了新的演出形式,有双人对唱、三人大鼓、四人大鼓。
    要指出的是,虽然大鼓的形式有了一些创新,但是安徽大鼓一些重要因素如音乐唱腔,主要表演书目、表演乐器等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进。

    四、低沉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
    这一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很多新的娱乐形式、文化传播形式如:电影、电视大量出现,众多的民间传统音乐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受到新的传播形式的冲击,很多民间传统音乐走向低靡甚至消失。大鼓这一传统音乐形式也没摆脱这一命运。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安徽大鼓走向低沉:
    (一)流行范围缩小
    繁盛时期安徽大鼓艺人遍布全省,而现在只有淮河以北农村地区和江淮之间农村有少量艺人在活动。淮河以北的宿州、淮北、阜阳等地仍有安徽大鼓艺人的活动,江淮之间的含山、合肥两地还有安徽大鼓艺人,但已很少见到他们的活动,江南已没有大鼓艺人的活动。
    (二)演出场所的消失
    从第二阶段繁荣期所列图表,可以看到原先遍布全省的演出书场、书棚几乎全都已报废或被占用。2006年清明,刘集刘姓家族上坟,邀请江文阔演出10天;王城富八庄过春节邀请他演出8天;2002年他于肥东县和平广场进行普法教育演出。窦常胜的演出大多是短篇书目,根据演出的中心思想创作曲目:如2006年高刘镇交通局春节晚会上表演的《故乡情》;在三河镇演唱的《约会三县桥》;上派县第八次党代会的《唱唱咱们党代表》。以上这些演出都是流动的,没有固定演出场所。
    (三)传承艺人的逐渐减少
    安徽大鼓兴盛时期,名艺人带有很多徒弟,比如谢有银,当时带有徒弟几十人,较为著名的就有甘华福、刘正文、刘正先、王本银、卜从俊、雄传应等;刘正先又带有江文阔、李学圣、许成爱等徒弟;而江文阔至今没有收徒弟。
    虽然目前安徽大鼓的前景另人担忧,但仍旧有人为安徽大鼓的发展努力。由安徽省文联、安徽省曲艺家协会选送,合肥市文化馆刘小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刘婷创作的淮北大鼓(即安徽大鼓)((母训》参加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7年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全国职工曲艺展,荣获节目金奖和最佳创作奖。以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为主任的专家评委们对《母训》的创作和表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打出比赛最高分9. 968分,《母训》还参加了闭幕式演出。
    五、结束语
    安徽大鼓经历了由外省传人,在淮北扎根发芽、丰富壮大,而后向南发展的历程,路线为淮北至皖东地区、皖中地区,再到皖南地区,最终流遍全省,这个发展过程就是从淮北大鼓发展成安徽大鼓的过程。安徽大鼓自身经历了产生、兴盛、创新到低沉的四个时期,这一过程不仅是安徽大鼓的发展历程,也代表了安徽省整个曲艺界的发展历程,颇具代表性。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更新时间:
    通过电影浅析韩国女性的家庭伦理观
    浅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电影
    浅析《艺术作品的本源》
    浅析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浅析艺术作品中“本我”趣味的体现
    浅析《艺术作品的本源》
    浅析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浅析艺术作品中“本我”趣味的体现
    浅析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盲从性和表面化
    浅析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盲从性和表面化
    浅析电视连续剧《知青》中体现出的传统鲁剧…
    浅析近现代红色革命音乐的德育价值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