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对中国和西方音乐创作最高境界的比较研究

对中国和西方音乐创作最高境界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的音乐创作,在最高的、本质的追求中,最鲜明的差别就是意境和情理的差别。所谓意境,是指创作者通过各种艺术创作手法,营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更多的是表现出创作者的主张、观念和情感,所以表现性因素较强;所谓情理,是指理性和情感的结合。用情感的抒发来带动思想和观念的阐述,同时也让思想和观念约束下的情感得到宣泄。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客观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再现性因素较强。文章中将对两种追求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中国音乐创作的意境追求
  唐代的诗歌理论著作《诗格》中, 最先提出了意境的概念。认为诗歌的创作有三个层次,“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而在不少音乐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意境”字眼的出现,但是其含义也基本和意境的含义相类似。如《荀子·乐论》中提出:“乐出于人情”。《乐记》中认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而魏晋时期的嵇康则是更明确指出了“声无哀乐论”。不管是诗歌还是音乐,都将生命看作是创作的本体,进行艺术创作,从本质上来说是要追求一种生命的体验,甚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至将自己视为宇宙万物的一份子,达到一种万物相融汇的状态。通过音乐的流动,能够通天地,接万物,修身养性,同时将这种意境美感特征传递给欣赏者,最终主客双方都达到创作的最高境界——意境。
  首先是古代的音乐创作。拿中国著名的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来说,整个曲目分为十个段落,每一段落都有一个十分诗意化的标题。如《江楼钟鼓》、《水深云际》、《渔舟唱晚》等,通过标题,首先体现出一种意象化的特征,使人们通过标题,就能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相关的画面。如《江楼钟鼓》一段。作为全篇的引子部分,采用了散板的节奏,然后用琵琶来模仿鼓声,声音由远及近,由轻到重,逐渐在人们的耳边回响。随后,萧和古筝也出现了,用这两种乐器来模仿微微荡漾的水波。鼓声、水声、风声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清风拂水,鼓声悠扬的良辰美景。《渔舟唱晚》中,描绘了打渔人忙碌一天,满仓而归的景象。乐曲使用了萧的独奏加木鱼伴奏的形式,进行下行的模进,和夕阳西下的主题不谋而合,营造出了一种傍晚的满足、闲适之感。随后的节奏加快,由琵琶领奏,更像是渔夫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望着满仓的收获,禁不住来上一段渔歌,每唱一句,都会引来身后众人的附和。
  其次是近代的音乐创作。刘聪的艺术歌曲《鸟儿在在风中歌唱》中,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一直鸟望着自己关在笼子里的新娘的情感状态。a段中,作者运用了扩充和补充的手法,使得整体的情绪更加压抑,并且这种压抑之感伴随着上行的三连音在不断的增加。b段中,因为a段强有力的铺垫,所以表现为一种愤怒和爆发的情绪,特别是华彩部分,作者巧用装饰性的变化音加下行音阶,将鸟儿激动、无助、愤恨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在尾声部分,钢琴伴奏弹出了两个下行的八度,造成了一种极大的对比效果,像是鸟儿垂死前的挣扎,给人们以深刻的震撼。作者用形象的音乐语汇,描绘出了鸟儿哀鸣、风的呜咽,表现出了一种让人心碎的意境,每一个欣赏者都被这种意境所感染。也就是说,中国的音乐创作,最终的指向都是创作者和欣赏者,通过创作中意境的营造,获得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
  二、西方音乐创作的情理追求
  西方音乐创作中注清理。认为所有情感的抒发都是情与理的结合。情感的抒发带动思想和观念的阐述,同时情感的抒发也受到思想和观念的约束。也就是说,与中国艺术创作的不同的是,中国艺术创作注重作品和作者本身之间的关系,而西方艺术创作,注重的则是作品和现实的关系。这一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自然界声响的模仿,通过理表现出情。第二个阶段则是审美观的阐释,通过情表现出理。
  首先是第一个阶段。作为音乐艺术来说,要实现这种情理追求,用到的手段就是模仿。音乐家都具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对自然界的声音的音色、节奏、形态等有着十分敏锐的感知力,然后再用高超的音乐手法将其模仿出来,从而使自己和观众获得更强烈的审美体验。以贝多芬为例,他曾经表示在创作之前,心中必定有一件事情或一种状态,驱使着自己进行创作。也就是说他首先要寻求到一种主客观的统一,然后才能更好的实现乐曲的统一。比如他创作的《田园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充满了的浓郁的田园风味。这种风味从何而来,自然是来自贝多芬对作品精密的设计。他将细小的节奏的分解的十分自然,与旋律线完美的契合,给人以一种对立和统一的感觉。然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等交错使用,充满了灵动之感。同时还使用了一些戏剧化的手法, 让高音和低音之间展开对话,更像是田园中大人和孩子的交谈。从远处传来的马车声,越来越近,随后又慢慢的远去。我们能够透过音符,看到明媚的阳光,潺潺的溪水,青绿的草地等等。也就是说,作者想要描绘这样一个场景,然后用各种理性的手法,对这种场景进行建构,其中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人们在一种自然和平和中,就进入了作者想要的营造的状态中,从而实现了一种身心上愉悦。既像是在描绘一幅风景画,又像是作者的真挚情感的抒发。
  其次是第二个阶段。伴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音乐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界声响的简单模仿。柏辽兹曾经明确的指出,“对声响的模仿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拿肖邦的作品来说,他的作品被舒曼誉为是的藏在玫瑰花丛的中的大炮。肖邦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对自己的祖国波兰有着无比的热爱之情。但是波兰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曾经屡次遭到外族的入侵。肖邦成年后,波兰的正值内忧外患。特别是华沙起义的失败,给了他十分沉重的打击。在祖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他却不得不离开祖国,被迫流亡法国,此后的他短暂的一生中,都再也没有踏上波兰的土地。然而他对祖国的关注和热爱却始终没有改变过。他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感觉自己在外国就想是一具僵尸,祖国正面临着危险,恨自己不能够上阵杀敌,只有在钢琴上发出呐喊。也就是说,受到客观现实的影响,音乐家的情感有了触动,继而想抒发出这种情感,最终表现为一种理。比如肖邦表现出的就是一位爱国者的浓郁的爱国之情。也就是说,在西方文化传统中音乐的审美情感的强调与音乐中的理性思想的作用,从艺术学的角度考察,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之上,人的思想与人的情感实际上是不可截然分开的。作曲家被现实生活所感染,及其强烈情感体验,随后就需要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思考,而理性的思考又必然会深化作曲家的情感体验。换句话说,西方音乐的目的不仅仅要让人感动,感动仅仅只是基础,是在感动的基础上获得对生活的本质认识。或这说要进入到其思想内核中。而中国音乐并不要求进入到思想内核当中,而是要求产生一种体验,产生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大多来自于欣赏者的人生经验,所以听中国音乐时,并不要求每一位听者都能读懂音乐。
  综上所述,对于音乐创作的最高追求,集中体现出了创作者的审美思想、审美风格等诸多要素。意境和情理,是最能代表中国和西方两者音乐创作最高境界追求的词汇。本文将两者进行比较,并没有厚此薄彼之意,而是从一个相同的角度,通过比较,更好的了解两种音乐文化的实质。因为只有了解了两种艺术的本质追求,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把握,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而且从多元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也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为更好的进行创作和表演,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更新时间:
    一部颇具中国审美气派的《中华杂技艺术通史…
    一部颇具中国审美气派的《中华杂技艺术通史…
    浅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电影
    中国家庭伦理电影TOP10
    红色元素在中国伦理电影中的应用与诠释
    中国传统纹样插画艺术作品装帧设计及创意说…
    中国传统纹样插画艺术作品装帧设计及创意说…
    谈杨荫浏对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外来说”的批…
    中国民族管弦乐复调写作技术研究
    中国当代管弦乐述要
    中国管弦乐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功能
    王蓬谈1984年创作的中国首件裸体行为艺术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