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图形 动作”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充分激发儿童对音乐本能的喜爱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兴趣,避免儿童被迫学音乐的苦恼?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次新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结合语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国外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都非常注重结合语言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结合语言的节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学习各种节奏,我问学生,你们家养小鸡了吗?它们是如何叫的?学生听了,纷纷举手回答,说:“叽叽 叽,叽叽 叽”;那么小狗呢?“汪、汪”;还有猫呢?“喵,喵”,然后我就把小鸡、小狗、猫的叫声写在黑板上,带学生边读、边拍手,通过游戏,达到巩固这些节奏的目的,学生兴趣很浓。
小鸡的叫声是| ×× × | 的节奏,小狗的叫声是| ×× | 的节奏,猫的叫声是| ×— | 通过学生模仿小鸡、小狗、猫的叫声,感知这些节奏,从而理解掌握这些节奏。这些小动物的叫声的节奏是小朋友经常可以听到的,自然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如还有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的教学,模仿搬重物发出的声音“嗨唷”;切分节奏××·、×××的教学,模仿拉车的喇叭的叫声。
儿歌的语言充满了儿童情趣,同一首儿歌可采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诵,而且可以让学生利用和儿歌内容相关的,有趣的象声词代替原来的词语来表现节奏。因为象声词比一般的词语更容易使学生感觉声音的长短。
通过学生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学生可以掌握 | ×× × | ×× | 和 | ×× ×○ | 的节奏型,而且还可以用其它的节奏型进行朗诵,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知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这些不仅让学生感觉到学习音乐的轻松,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二、结合图形让学生体验休止符
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图形可让他们从具体形象中感知休止符,这符合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在进行休止符的教学过程中,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盛着苹果的盘子,我叫学生拍一下手,如果盘子里没有苹果怎么办?就不拍手,然后我编了简单的节奏,并画上图形,如下:
让学生知道一个整苹果一拍,拍一下手,两个半只苹果表示两个半拍,拍两下手,空盘子表示休止,不拍手,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教师带着他们再练习。在这样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休止。学生在这些具体形象图形中懂得了休止的含义,认识了休止符,同时也增强了节奏感,增加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乐趣。
三、结合动作培养学生的兴趣
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斯曾提出的“体态律动学”。他认为体态律动课除了要完成基本乐课在视唱、练耳、乐理等方面的教学外,还要着重训练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警觉地用身体各部分,把所听到的音乐的各种因素(节奏、速度、力度、乐句、情绪等)用各种动作表达出来。如:在教学苏少版二年级上册《幸福拍手歌》时,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我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问学生,磁带上的小朋友在高兴时是怎么做的?“拍手”。接着让学生边随录音唱边做拍手的动作,然后在我的创造活动中,我问学生,假如你感到幸福,高兴时,还会怎么做?学生说,他们高兴时,会跳、会跑、会哈哈笑、会摇身体……,接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改歌词,“假如感到幸福我就跳 跳 跳,假如感到幸福我就跑 跑 跑,假如……”根据学生创编的歌词,选择不同的体态动作来边唱边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深一步地体会歌曲内在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