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歌唱技术训练中的“空、松、通”的感觉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在客观听觉上特别重要,在主观上也需要这种歌唱感。文章就歌唱训练中“空、松、通”的感觉进行比较论述,进而为增强声乐教学、实践的实效提供可能,并为声乐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声乐教学 歌唱训练 空、松、通
歌唱技术的训练中,怎样认识“空、松、通”的感觉,又该如何去更好地实现它,对于学习声乐而言,进一步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歌唱中的“空、松、通”
歌唱训练中的“空”,有空旷、辽阔的意思,相对的为“实”。在这里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指歌唱准备方面的问题,即吸气的状态,这种所谓的吸“空”,其实是指“开嗓、开声”的感觉,我们知道,歌唱关键就是对气息的运用,自始至终气息都是原动力,在歌唱准备的环节中,通过“吸气”的运用使身体的多个部位如头腔达到一种相对“空”的状态,这就是良好歌唱的准备,也是声音在唱出后“立”的感觉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是指声音在听觉上要求的空盈、空灵,这个“空”不是发虚,也不能有明显或隐约挤、压、卡的感觉,而是有一种接近宽、厚之感。第三是指歌唱过程中的声音和歌唱者感觉上的一种距离感,指声音唱出(或者叫气息吐出去)的感觉和身体的距离有一定的空间感,尤其是头腔的前上方,这个感觉要伴随歌唱过程的始终,这种感觉主要是主观感觉多些,而客观上的听觉效果是相对的轻松、自如和舒展。
歌唱训练中的“松”,与其相对的是“僵”“紧”或者称作不自如、不舒服之体感。具体有三层含义:一是歌唱中的放松。指整个身体都相对放松,而声带却要相对紧张,在歌唱中要通过气息的作用使声带拉长——变薄,即声带整体拉长,发声部位变短——细而薄;主观的感觉就是歌唱时,下巴部位无重量的悬挂,就好像没有下巴的感觉。二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歌唱中的呼吸与平时生活中的呼吸是有明显区别的,歌唱是要将浑身机能调动起来,在打破生活呼吸状态的情况下建立一种相对的新平衡,如果用物理学中能量转化的原理解释就是:歌唱是由“气能”向“声能”转化的过程,其间关联的人体各个组织是相当复杂的,但在听觉上要求是协调、自然,伴随着多重力感的对抗协调,所以身体必然要在调节中寻求新的“力感”和“气感”的平衡,跟我们平时讲的气功的“意念”也有颇多相似之处,这种调节会伴随着相对自然松弛到新的松弛状态,而这个过程就可能产生相对“紧”的主观感觉。因此,在这里也将它描述为是否“松弛”的感觉。三是人的神经系统的一种反应。指由于歌唱调节过程引起的身体某些部位的不协调导致的局部痉挛引发的神经系统的反应,反馈给人大脑体验的外在感觉。由于外在或内在的原因,比如由于歌唱技术的娴熟程度不够,导致歌唱者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表现出焦躁不安甚至汗透衣背等状态,而这种紧张又会直接降低歌唱的质量和声音效果,严重的会引发恶性循环,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的歌唱甚至还会导致声带的病变等。
歌唱训练中的“通”,是指声音、气息的通畅以及母音的转换问题,与它相对的是“堵”的感觉。在此也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声音的通畅,这是歌唱技术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声音的通畅预示着良好气息的运用,在听觉上如同达到字正腔圆、珠圆玉润的效果,咬字的清晰和吐字纯正、饱满圆润、顺畅自如等。二是指气息的通畅,气息流畅是声音通畅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通畅又是相得益彰、互为影响的,换句话说只要气息顺畅,声音基本应该是正确的,但也不完全是这样,这是因为二者又有着局部的不同。比如声音方向和气息的反方向力量的协调,至少包括两组力量,前后的力量和上下的力量,此外还应该有一组向前向上和向后向下的力量。这样一来,实际操作中声音通畅的力感和单纯气息通畅的力感在力量协调上却是明显的。三是指歌唱中字音转换的自如,具体的表现也是通畅与否。是指歌唱技术中咬字、吐字的问题,即咬字、吐字中子音与母音、母音与母音以及子音与子音间转换的流畅感,主要是指“母音转换”技术,包括归韵问题,不仅要求圆润、饱满,还要清晰、自如,这里强调的通畅接近于口语化的歌唱感觉。
二、歌唱训练中“空、松、通”的辩证关系
以上是有关“空、松、通”的基本概念,还需就三者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即“空”是前提和准备,“松”是基础、是身体的放松,“通”是歌唱的目的。空即通畅的声音感觉,不仅是良好技术的目的,同时也是歌唱者自如歌唱的需要。
比如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歌唱也是这种感觉,通畅就是舒爽、润泽之意。而要实现“空”就是要使声音通畅,首先是气息的通畅,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运用好气息,即吸开、吸通,找到“空”的感觉;要使身体做好“吐气”的状态,实际上吐气感也就是歌唱发声的体感,也就是身体不能僵,要保持相对的松弛;在整个吐气的过程中瞬间使“气能”在力量、方向的变化中由咬字器官唇、齿、喉、舌、牙即“五音”的作用后,转化为母音通道,即通过开、齐、撮、合完成“四呼”的过程。这个“吐”的过程既完成了安放高位置即共鸣的要求,同时还要实现恰如其分的归韵,即字正技术后要实现的腔圆效果。这种感觉其实都是瞬间的,因此在过程中有时几乎很难有停留的察觉,而高水平的歌唱者有时更是表现为隐藏痕迹,这样被视为最佳表现。
故而,歌唱中“空、松、通”是一个技术的系列过程,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简单地说,“空”是前提,“松”是基础,“通”是目的。没有吸气中“空”的感觉准备,就不会有相对“松”的体感;同样,没有空、松呼应,就不能实现“通”的效果。歌唱过程中“空、松、通”的歌唱感觉都是同时在起作用的,没有孤立存在的,因而歌唱中的整体感就是一个平衡的循环,“空、松、通”平衡如图1描述。
具体有以下要求:要通过气息的“空”做好身体上空和下后方支点的对应准备。要在气息准备中使身体保持相对“松”的状态,为准备支撑长时间有方向吐气做准备。对于支点与高位置安放相平衡,即有足够平衡力感支撑的声音是从头部的前后立体发出的,而这时的支点要几乎不离后腰、后背甚至是脚后跟的平衡力量。要让气息“通”和声音“通”成为两个相对平衡的管道力量,互不干扰、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制约,以气息为两者的作用力进行协调,在“五音”“四呼”的流转交互中体现出完美的歌唱技术。
三、如何在歌唱实践中更好地实现“空、松、通”
“空、松、通”三者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是同时起作用的复合能量升华。所以歌唱者要想真正达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同时入手下工夫。
然而,在声乐训练中普遍存在把以上如呼吸、共鸣、咬字等技术割裂开来的现象,一味这样练习导致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空、松、通”这三者的提升是相互关联的,也是相互促进的。
第一,“空”的训练即练“气”,可以促进“松”层面的相对提升。
如果在歌唱准备中有效地运作,其向下走同时对准备出声已有力量和方向格局感,即声音是向前向上,而还应有一个向下向后的准备,同时在保持中和声音对应的一个力量也要存在,身体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也可以有助于良好歌唱体验的产生。
第二,演练歌唱“通”的感觉也可以促进“空、松”两方面的提高。根据中国气功原理,气随意走,也就是说能量跟随思想意念而运动,如果一个人能就“通”的感觉体验气通、疏通,并在此过程中找相对的放松和“气”徐徐地、全部推出去之感,这样往复训练,就能逐渐达到良性循环,减少身体能量的堵塞,有助于歌唱系统的循环运行,也可以有助于良好歌唱感体验的强化,从而具备较好的歌唱能力。
第三,练习“空”即吸开、打开也可以促进“松”和“通”两方面的提升。古语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如果歌唱者能拥有一定的无声练气即吐气训练能力,就更容易解决歌唱中关于字声转换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保持气息,也会有助于提高复杂状态下母音的控制能力。比如高位置闭口窄母音的运用,歌曲《把一切献给党》中“千山万水”的“水”字。运用不好就会出现相反状况,如声音没有润饰、美化,而且缺少共鸣,这样就很可能产生气不够用的感觉,结果越使劲吸气反倒显得不够,易形成歌唱中的堵、紧、憋等状况,严重时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歌唱中关于气息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空、松、通”的提升相互关联,同时三者的能力提升不能相互替代。因此,要关注歌唱能力的整体提高,就要明白这三者可以互相促进,要分别对它们同时训练。从声乐学习的角度来说,练气、调整平衡其实也都是在实现最佳的气声结合,产生通过语言自然流动的歌唱感。
“空、松、通”是歌唱的目的,也是歌唱技术独特视角的一个完整描述,读懂歌唱技术中的“空、松、通”,运用好这些基本技巧,也就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声乐作品的自如、充分抒发了。
参考文献:
[1]潘乃宪.声乐探索之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4]陈福杰.民族声乐歌唱语言对歌唱技术的影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
[5]薛良.歌唱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