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从中得到共鸣,并在音乐当中体会到音乐家的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造诣,使自己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关键词:音乐 音乐教育 音乐情感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探究音乐的起源,无论是异性求爱说、巫术说,还是模仿说、劳动说等都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是一门音响的艺术,也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西方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曾说过:“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①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首先表现出的是它的音响性,通过音响中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它的情感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当中,情感性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情感虽不是音乐专有的,但是音乐却特别专注于表现情感。第一,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只是表现从中体验到的情感;第二,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直接的;第三,音乐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还具有欣赏性,在音乐欣赏中,感情胜于理智。
音乐,与其他教育一样,在人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很多事例表明,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学哪个专业的,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就必须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若要成为某一方面的大师级的人物,就更应如此”。②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这样总结音乐对他的影响:“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③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音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人类,尤其是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教他们怎样认识音乐,听音乐,听懂音乐,还要教他们如何区分好与坏的音乐。”好的音乐能使人塑造完美人格、丰富人的感情,身心健康发展等;不好的音乐却能使人脾气暴躁,身心不能得到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生理、思想,提高人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人的情感以及健康身心、肢体语言等,有教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音乐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协调性,增强孩子的集体责任感、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音乐中的旋律感情控制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中的节奏却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
平稳的旋律给人安稳、平和的感觉,跳跃起伏的旋律给人矛盾、戏剧化的感觉;大调及大和弦给人以明朗、坚定、积极等印象,小调及小和弦给人以柔和、忧伤、恐惧等印象;快的节奏使人产生轻松、愉快、活泼的心情,慢的节奏使人产生悲伤、恐惧等心情。作曲家的创作正是通过这些被赋予不同情绪特征的旋律、和声、色彩、调式调性、节奏等来表现、传达自己或世人内心中最丰富的情感、情绪;世人通过对作品的聆听,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受、理解、把握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情绪,音乐作品得到了共鸣。如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他用多变的调式调性、丰富多彩的和声进行,充满生命力的节奏表达出自己博爱的胸怀,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的作品是他人生的写照,用音乐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爱情、友情、欢乐、奋斗、英雄、幻想、悲哀、渴望等,一切人类的感情经历都得到描述。世人在聆听他的音乐的同时,得到了和贝多芬一样的共鸣,从中体会到贝多芬所描绘的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也从他的音乐中得到了感动和力量。“音乐,在伟大作曲家的笔下,用纯属他个人的表现方法最完美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④
现代的科学证明音乐不仅表达出世人的情感,还具有调节人情感情绪的作用。快速愉悦的音乐可以使人兴奋;节奏徐缓、音调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趋于安稳;旋律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解除疲劳,放松心情。音乐通过声波的物理传播作用于人体,以特定的频率、声压等直接作用于耳膜、大脑及人体的各个器官以实现调节情感情绪的目的。如当人感到疲劳的时候,听维瓦尔第的《春》、德彪西的《大海》等轻松流畅的的音乐能增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调节兴奋抑制过程,使其趋于平衡,加快疲劳的消失;当人感到失望时,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欢乐颂》等能激发人的力量,给人以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既然音乐赋予人各种情感的体验,给予人各种不同的情感感受,那么在音乐教育当中,我们就应当着重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怎样才能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呢?一是要培养学生从听觉上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色彩、节奏等各种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掌握音乐的形式美;二是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在音乐当中体会到音乐家的情感,并得到感动和共鸣。
音乐教育在婴儿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当胎儿还在母体的时候,耳朵的发育已经完成,这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轻快、抒情的乐曲作为胎教乐曲,以发展胎儿的健康身心,对胎儿塑造好的性格及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斯特恩《婴儿的人际世界》一书中,斯特恩描述了儿童从出生到3岁之间自我发展的四个渐进阶段,用以说明儿童早期音乐情感和认知发展。婴儿刚出生时称为‘必然自我’阶段,这时期儿童的基本感知觉和运动神经组织开始建立,其感知特点是从一个感觉道来的信息很容易被传到另一个感觉道。如声音除了听觉可以听到之外,还可以被看到或被运动神经感觉到。婴儿在听到音乐后会出现兴奋高潮或产生非常强烈的审美快感。在婴儿3—8个月时,是自我发展的第二阶段,称为‘核心自我’阶段。这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实在的感知,表现在婴儿会抓住歌声或曲调中的只音片语,或者是合着节拍发出含混不清的语音音节等。第三阶段出现在8—15个月之间,称为‘主观自我’阶段。这个阶段的婴儿对音乐已经开始有所认知。从15个月到3岁的‘象征性自我’阶段里,对儿童的音乐发展至关重要。这个阶段,好的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能使儿童的音乐才能和情感得到空前发展。”⑤
在儿童3岁后,可以开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应该是有系统的,而且只能给儿童们好的,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材料”。⑥一开始的音乐教育要从歌唱开始。人声是最美的声音,也是最自然最好掌握的声音,因此歌唱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歌唱,儿童很容易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调式、色彩等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掌握音乐的形式美。通过音乐的形式美,教会他们如何分辨音乐的情绪。为日后欣赏音乐的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等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歌唱,提高儿童的审美感,学会聆听健康、优美、动听、有内涵的歌曲,并体会歌中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用于歌唱的音色特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养育儿童的方式也有联系。在那些特别鼓励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信的文化环境下,儿童的声音特别是男孩的声音听起来会又高又刺耳;而在性行为被明显压抑的文化环境中,歌唱便倾向于多用鼻音,且音域很窄”。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选择最好的歌曲教授,如民歌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授内容。民歌具有很深刻、精彩和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时代特点,还有以情动人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不仅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生活、风俗的途径,还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表达着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这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民歌记录每个阶段人们的生活情况。歌唱少数民族民歌时,要注意唱出蒙古族民歌具有开阔、稳健、剽悍性格的特点;维吾尔族民歌富于装饰性,活泼、欢快,带有切分性的舞蹈节奏的特点;彝族民歌清新动人,带有朴实、细腻的感觉,节奏丰富的特点等表达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感情色彩的民族特点。除了要选择最好的歌曲作为教授内容外,更要注意教授的方法,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时刻保持引起孩子兴趣的活动和语言,使他们容易理解、接受和喜欢。
当孩子具备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调式调性、色彩等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音乐的形式美以及基本的审美感和欣赏能力后,就要逐步加深培养并提高他们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体会音乐家在音乐当中所倾注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感动和共鸣。情和爱,在音乐当中是永远的主题,我们要让学生感受、体会到音乐中各种不同的情和爱。如听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最大程度地激发着我们的爱国热情,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鼓舞着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强大而斗志昂扬地去战斗。从贝多芬的《欢乐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全人类的博爱胸怀,憧憬世界和平,对美好将来的愿望和作曲家产生了共鸣。
“音乐叫人的情感经历了一种不同程度的全新体验,并逐渐获得了超越现实、超越音乐本身的情态境界。在音乐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任音乐的旋律来触动心弦,任音乐的节奏来拍打心肺,任音乐的效应来融化情感,最终我们将在音乐的熏陶中进入一个全新的情感世界”。⑧通过聆听各种富有情感内涵的音乐,使我们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分享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与愿望,使我们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注释:
①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75.
②③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23.
④⑦王懿颖.音乐教育的情感意义[j].中国音乐教育,2009(178):12,183.
⑤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与分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87-189.
⑥杨丽梅.柯达依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0.
⑧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