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艺术教育对和谐校园建设及大专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对和谐校园建设及大专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而广义的素质又指论文联盟http://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艺术教育在育人方面,特别是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处处是艺术,处处有艺术;艺术就是生活;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皆艺术,接受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生存状态、生理品质、潜力开发的有利因素。
  一、从学生个人方面来看
  (一)道德素质
  人的品德素质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德育来实现的,德育是培养人们优良品德的主要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对德育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艺术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艺术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政治功能,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艺术教育对培养人的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人的政治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艺术教育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艺术有着强烈的感染力。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人涵养德行和调节性情,塑造完美人格。艺术教育是陶冶性情所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促进美的人格形成的必修课。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为明确,他指出:“赋予学生的认识和创造活动以及他在各种活动中的精神需求的发展和满足以特定方向的审美教育,涉及正在成长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审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儿童和青少年审美和道德标准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可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感化功能,可以增强德育效果。这种效果往往是德育自身所不可及的。中央实施“五个一工程”正是运用艺术教育手段来教育人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具体体现,因为,艺术教育“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
  3.艺术教育具有陶冶功能,对人的心理素质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激发人们积极、健康的情感,坚韧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性格。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亚里士多德以音乐为例指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美是一种心灵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二)智力素质
  以开发智力为主要形式的科学知识教育侧重于理性,较为单调、枯燥、刻板,逻辑性较强。艺术教育则具有形象性、创造性、感性的特征,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开拓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钱学森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因为他的夫人是艺术家,常给他介绍音乐艺术。正是由于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视野更加开阔,想问题也更宽一些。他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所以他非常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智力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从脑科学、生理学角度来看,艺术教育实施的是一种全脑教育,它对于大脑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具有启智、增识功能。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能帮助人们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认识,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才智素质的重要方式。
  1.艺术教育的内容博大而精深,艺术教育是获取文化知识的窗口,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广泛的,无论从艺术的哪个门类来讲,无一不是深厚文化的结晶。仅就《诗经》而言,它是一部包含丰富的自然知识的著作,仅涉及动植物名称的就有300多处。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认识自然的结晶。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文学艺术家的知识积累的产物。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艺术教育。
  2.艺术教育在培养智力和能力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的智力和能力素质包括很多方面,艺术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其每一个方面,较突出地表现在对审美和创造能力的作用上。人的审美能力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美是具体的,具有最确定的感性形式。另一个层次,美是超越感性形式的最抽象的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就是要是人对美的理解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二个层次,并使这两个层次统一起来。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的智力素质及文化人格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能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发和丰富个性生命,使之具有自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发涌动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度敏捷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造意识,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的创造力提供不竭之源。
  (三)身体素质 论文联盟http://
  1.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实施美育,因为体育应该是健与美的结合。各种体育活动都要求人体各部位动作协调,优美雅观,富有节奏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会使体态更加健美、更加匀称。在大学各项体育活动中,学生都很喜爱艺术体操,它既是艺术教育,又是体育,是二者的结合。可以说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最能充分体现艺术体操的韵律和节奏,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观众的审美情感,惊险的动作又强化了音乐艺术效果的表达。在体育竞技中加入音乐会使体育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体育训练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力量,艺术教育对情感的愉悦能够将意志力量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的目的。除了在运动中要求人的动作要协调灵敏外,在生活技术操作中也需要人的双手、形体和大脑变得灵活协调。
  2.艺术教育是身体素质提高的有力助手,二者有着目标的统一性。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的手段是运动。人们发现通过接触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美可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这便是艺术教育的功能之一。几乎每一项运动都离不开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因为运动本身就是美,运动的目的在于追求特定意义上的美。
  (四)审美素质
  学生通过接受艺术的教育,能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艺术教育凭借着特殊的审美教育方式,引导人们在美的感受、鉴赏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个体人格的完善和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全,它不带有一般教育的强制性,而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情感的激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从本质上讲,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能更加全面、更加具体地感受现实生活。艺术通过审美方式的教育,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劳动技能素质
  艺术教育还要使学生成为审美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要引导学生参与制作过程,在身心运动中体验审美的乐趣和把握各种活动的审美特征。这就是一种劳动技能的锻炼,例如:绘画、工艺美术、剪纸、雕刻雕塑、写作、演奏乐器、创作音乐、练习书法,等等。这些具体的教育课程,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获得对艺术创造的亲身体验,以及培养一种劳动的技能。
  二、从学校方面来看
  艺术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学校服务;不但要体现高职高专特色,而且要具有每所学校不同的鲜明特征。这样才会让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依托高校文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每所院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校徽、校训、校歌等是高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可以与其相结合,可以通过举行唱响校歌、诠释校训等相关的艺术活动,让学校的办学宗旨牢牢印在每位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为学校而自豪。通过艺术教育多方面的努力,学校的形象在不断提升,品质在不断改善,而艺术教育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高职高专要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以实用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把传统艺术教育模式进行具体化、多元化处理,让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更接近社会需求,提前使学生感受到相关就业信息,为顺利踏入工作岗位,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同时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使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征,更好地突出了高职高专院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强大的、不可替代的,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更新时间:
    电视专题片中声音的综合处理艺术与技术
    浅谈电影《不准掉头》声音处理的艺术魅力
    杂技艺术中的民俗文化色彩
    论杂技艺术的创新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我国杂技艺术的创新趋势
    关于杂技的市场化发展与艺术传承
    杂技艺术的表演美和形体美
    杂技艺术的创新
    一部颇具中国审美气派的《中华杂技艺术通史…
    浅谈湖南杂技艺术发展理念
    浅谈杂技艺术的包装与舞台呈现
    杂技艺术家金业勤 从老天桥一路走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