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艺术地再现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战争场面,它以东吴为主要叙述视角重新诠释了三国这段历史,影片演绎了吴宇森心中的浪漫时代,打造了三国故事的视听盛宴,展现了“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重情重义,其利断金”的“中国人的精神”。
关键词 吴宇森 《赤壁》 周瑜 诸葛亮
2008年7月10日,著名导演吴宇森花巨资打造的历史题材影片。《赤壁》(上)终于公映了,首映四天票房即收1.08亿,突破了中外大片的最高纪录。《赤壁》中那气势恢宏的古代战争场面令人震撼不已,超过以往任何一部古代战争片,不愧为一部鸿篇巨制。很值得一看。笔者认为,影片主要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一、以东吴为主的叙述视角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代最有名的一场战争,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格局。描述三国这段历史最有影响力的两部著作,《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因为晋承魏而有天下,胜者王侯败者寇:而《三国演义》则以蜀为正统,因为蜀有汉室之后刘皇叔,依托刘、关、张之间亦兄弟亦君臣的忠与义,演绎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三国故事。而吴越之地向来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族,所以史籍文学中东吴一贯被矮化,给人的印象基本上是为保守江东军阀割据。但事实上孙吴政治稳定,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虽逊于曹魏,却远远超过蜀汉。在三国的形成、兴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吴存在的时间比魏蜀都长。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的说法,“孙权具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赤壁之战时,孙权有江东六郡十万精兵,而刘备只有一郡两万人马。吴宇森放弃传统正统价值观,通过东吴视角重新诠释了三国这段历史。可以说恢复了历史本来面目。
《三国演义》里把周瑜描写成了一个极度褊狭,忌才妒能的人物,被诸葛亮气死了,甚至临死还说出“既生瑜,何生亮”的话,让一代名将声誉蒙冤。著名学者易中天认为,这是三国时代的第一冤案。历史上周瑜是一个儒雅风流、气度轩昂。很有大将风度的人物。赤壁之战中。联军统帅周瑜是主角,诸葛亮是配角。周瑜是孙吴集团主战派的中坚,孙刘联合,是周瑜的一席透彻明晰的敌情分析,给孙权吃了定心丸。在刘备走投无路的时候,周瑜以少胜众,打败了足智多谋的曹操,挽救了刘备集团,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赤壁之战周瑜建大功,引起了曹操和刘备的忌惮,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赤壁之战后曹操曾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用以贬损周瑜。刘备则干脆向孙权进言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幸好孙权不为所动。在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里,“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盛赞的也是周瑜而非诸葛亮。电影《赤壁》忠于史实,把周瑜塑造成一个心胸宽广、文韬武略的一代儒将,更贴近周瑜的历史原型。他爱民、爱兵、爱小乔,善良、温柔:他精通音律。知性、感性:他以杀虎激孙权出兵,运筹帷幄,杀敌神勇,智勇双全。他和诸葛亮的关系也由嫉贤妒能变成英雄惺惺相惜了《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虚的部分,诸葛亮一人就占了约三分之一《三国演义》描写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群儒,除了人名,故事全为虚构:火烧赤壁是黄盖的计谋而非诸葛亮。电影《赤壁》打破了《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的写法,把诸葛亮还妖于人。影片里没有传说中的经典“三气周瑜”“舌战群儒”等片断,展现的是孙权和刘备两大集团精诚团结,合谱了一首惊天动地的《赤壁》曲。
二、吴宇森心中的三国
西方有句俗话,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套用这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三国。三国的故事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电影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想法都表现出来,我们从《赤壁》中看到的是吴宇森心中的三国。换句话说,观众如果抱着《三国演义》的成见来看《赤壁》,可能会很失望。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看下来,只觉得气势恢弘、惊心动魄。吴宇森在影片中呈现出一个充满豪情壮志的三国。一个充满男人血性的三国。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宫廷秽乱,我们看不到刘玄德摔阿斗时的伪善,也看不到诸葛亮舌战群儒时的放旷,更看不到周公瑾对永远的敌人诸葛孔明的处处提防。有的只是各路英雄豪杰的运筹帷幄、气吞山河。那是吴宇森心中的浪漫时代,充满人性冲突的时代,那是一个对人的价值勤于探索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建功立业。都觉得自己是天下的担当。单说核心人物周瑜,他既要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又要解决孙权的犹疑不决,更要对赤壁之战过后。三足鼎立的局势深谋远虑,这是一个在多重夹缝中仍能羽扇纶巾的周郎形象。这其中的家国情怀、乡愁别恨、儿女情长。不能不令观众为之动容。
那么,《赤壁》的文化内涵或者说灵魂何在?吴宇森说,影片宣传的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重情重义,其利断金”的“中国人的精神”。影片中的周瑜、孙权等皆一反其在《三国演义》里的自私、自大乃至阴损奸诈,皆情深意重、虚怀若谷、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和平为追求。在不违背大的历史史实的原则下。吴宇森不拘泥于小的历史史实,塑造出崭新的人物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历史意味着一种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事件联系和‘作用联系’”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是在于与现实生命的思维性沟通。黑格尔指出,一切历史都具有当代性。久远而厚重的历史沉淀着丰富而宝贵的人类的族群经验和集体智慧。人们为求得现实的诗意的生存和祈盼美好的未来,总会以史为师,向历史老人请教,或以古鉴今,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电影《赤壁》起到了借古喻今的作用。团结和双赢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词,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三、打造三国故事的视听盛宴
《赤壁》让笔者惊喜连连,如《指环王》一样反复出现的俯拍拉伸镜头呈现出来的画面令人激情澎湃,壮观的场景设计实在不比好莱坞大片差。尤其是那场“八卦阵”的戏,可以说是冷兵器战争场面的经典之作,画面阵势庞大,在漫天黄沙之中,万人井然有序,几个来回的鸟瞰镜头更是震撼人心。关羽、张飞、赵云、甘宁轮流上阵。各有所长,让人热血喷涌,目不暇接。
首次从好莱坞回国拍片的吴宇森说。拍《赤壁》的初衷不是只给中国人看的。他要给全世界讲三国的故事。他说,“外国人不懂中国历史。他们也没听逊《三国》,所以我们在剧本上、在设计上都有一番调整和设计”。《赤壁》尽可能淡化文化门槛,从通俗的情节与波澜壮阔的画面中让观众得到视觉快感,从放映效果看吴宇森基本实现了他的目标。
影片把现代人的精神融入古代人物角色中,表演人性化、生活化。拉近了古代英雄和现代观众的距离。诸葛亮不仅擅用兵法。延续了“传统”孔明沉稳、睿智的一面:又以“略懂”为口头禅,懂接生,还给鸽子洗澡扇风,以天真、善良、谦虚的形象取代以往老谋深算的诸葛孔明(恢复了诸葛亮原来27岁的青春形象)。还有刘备给兄弟们编织行军打仗用的草鞋:关云长给娃娃们讲解读书为了将来有饭吃的道理等细节描写,把英雄还原为凡人,现代感很强。影片中多处有意为之的幽默对话也给观众带来了轻松的笑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情节设计体现了电影的娱乐特质。此外。电影中服饰、兵器、汉简以及恰如东汉碑刻般的书法等,都比较真实考究,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历来是带有双重性的。或者说成是历史事实。或者说成是历史故事。历史学之父,古希腊希罗多德认为,历史是指真实发生的故事,从追求历史真实出发,形成历史科学:从叙述历史故事出发,可以诉诸文学的虚构和想象。电影《赤壁》的编导者充分发挥创造性,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局限,为中外观众着想,在画面、音效、人物等方面设计得美仑美奂、气势磅礴。好看才是硬道理《赤壁》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新奇,赢得了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当然,影片也有瑕疵之处,编剧杜撰出“曹操恋小乔,小乔闯曹营”等情节有违历史史实,有亚洲版的《特洛伊》之嫌。人物表演也与观众的期待有一定距离,还有不必要的床戏等。也许是票房需要、市场使然吧,我们不求全责备,期待《赤壁》(下)演绎得更精彩。给电影殿堂增加一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