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整个媒介环境开始出现一股泛故事化的趋势和倾向,进而影响到新闻的品位甚至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于新闻故事化这种手段,我们应该加以辨证的看待。
关键词 电视新闻故事化 故事新闻 隐患
一、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强大潮流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这种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的手法,用在新闻写作上,就叫“新闻故事化”。一般来说,我们所关注的“新闻故事化”是指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但它现在也已经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甚至影响到整个媒体的编辑思想。在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的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
目前的中国电视新闻业界中,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已经形成一般强大的潮流。综观全国的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人与社会》、《道德观察》以及《社会记录》等栏目都是以故事为核心的新闻节目,而省级卫视中,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在2005年元月开播不久后便创造了收视率稳居全国卫视收视前十位的“收视传奇”。此后,与此相类似的栏目在各级电视台层出不穷,大同小异,如安徽卫视有《天天故事会》、河北卫视则是《天下故事会》、山东卫视和四川卫视的栏目则为同名的《天下故事》等,此外,很多地市级电视台也开有以《城市故事》、《真实故事》、《背后故事》等为名的栏目。一时之间,新闻故事化成为在电视荧屏上遍地开花的一种电视新闻叙事模式。
二、新闻故事化存在的隐患
1 导致受众欣赏视线转移,消弱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
新闻故事化是借助戏剧性的情节来对新闻加以报道的,在当前新闻故事化的应用过程当中,情节性已经成为新闻媒体的首要考虑因素,这就可能会导致受众过分关注故事的情节,从而消弱了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理解;另外,新闻故事化过分注重情节,则有可能导致许多重要信息的缺失,因此一些情节性不强但对社会生活影响重大的事件就有被屏蔽危险,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受众对新闻的辨识视角,无形中消弱了新闻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
以在整个山东省备受欢迎的故事化新闻栏目《拉呱》为例(自开播以来《拉呱》节目在全省平均收视率在40%以上)。笔者曾对《拉呱》2008年s月1日到5月7日35篇新闻报道做了一下分析,琐碎的“故事化”题材的新闻高达26篇,占70%左右,如《孩子手头有点紧,路边小店来支援》、《一条狗一万五,这价也忒狠了吧》等等。而这些故事化的内容内容虽然生动有趣,吸引受众,但更多的时候是为老百姓提供的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不是对公共空间有效建构。
2 新闻故事化报道消弱新闻真实性
对于新闻报道的媒体来说,坚持新闻真实是其首要职责,也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故事化,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新闻报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生硬、枯燥的状态。但是与客观报道手法相反,新闻故事这种追求曲折情节的特点也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较多等不良后果,从而影响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有些故事化后的新闻节目,越来越重视“情景再现”和“真实再现”等招数。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论怎样“再现”。都要留下摆拍和导演的痕迹,这与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不论如何,文学技术在新闻中的应用,必须以事实为根基,不要滥。即使使用,主观的影子也必须克制”。当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不再泾渭分明时,新闻的真实性就会削弱。有一条新闻题目为《看病容易,拿钱怎么这么难》,讲的是儿媳和女儿为老母的医药费反目为仇的事。新闻在处理时,镜头侧重于儿媳一一数落两个小姑子的不是,而作为当事人的两个小姑子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在画面中,镜头末了更是儿媳哭诉的特写。故事化的处理方式使得该新闻只停留在了表面现象,出现了过于主观的弊端,其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削弱是显而易见的。
3 过度强调刺激性将新闻引向庸俗和低俗
由于新闻故事化强调以故事作为新闻的主题,把讲故事放在了主要位置,导致记者编辑在新闻选材上往往选取有生动、有趣味元素的故事性题材,而与此同时又在新闻事件报道中偏爱把那些故事性强的部分放大,进行细致的润色和加工,以达到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目的。这个出发点并没有错,但是为达到刺激观众的眼球和耳膜的效果,有意无意地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带有大量的粗俗语言或低俗画面的现象也由此出现。例如,某电视台曾经播出这样一条新闻,名为《她说我不行,其实我觉得还可以》,讲述一对夫妻因为性生活问题闹到离婚的事件。在长达五分钟的镜头中,主要当事人“丈夫”一直正面观众对其夫妻性生活的细节进行较详细的描述,语言直接,话题敏感。如此“故事化”的处理方式,不免有偏向猎奇隐私、流于低俗之嫌。
三、关于新闻故事化良性发展的建议
1 适度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不脱离正确引导舆论的本质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认为,传播的基本功能是:监视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以及提供娱乐。新闻故事化,是将新闻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广大受众,新闻不是文艺作品,脱离新闻本质的故事不是新闻。因此在具体的的新闻故事化操作过程中。要求新闻工作者密切关注各方面的新闻动态,深入挖掘隐含在新闻事件中的故事化元素,借用这种故事化元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也就是说。新闻故事化的操作过程中,应当树立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始终将新闻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作为第一考虑的因素,寻求一种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2 胎当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寻求与新闻真实的契合点
新闻故事化过分强调情节就会使新闻失去其真实的本质,因此必须在选择事实和处理情节上加以斟酌,寻求新闻故事化与新闻真实的契合点。
在挑选事实的过程中故事化新闻须坚持真实性这一生命原则,围绕主题挖掘鲜活生动的例子用故事化的手法处理敏感、真实的新闻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故事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必须时刻谨记。我们通过新闻故事化手段去表现的正是新闻的生命一真实。
3 艺术化的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追求更高的新闻品位
在具体的新闻故事化操作过程当中,新闻工作者为了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就要不断的发现隐含在新闻信息中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地方,还要将这些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地方适当表现出来,在择了新闻事实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情节上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吸引受众的同时又不缺乏新闻品位。通过艺术化的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无疑可以尽量避免目前出现的电视新闻泛故事化的庸俗和低俗之风,使新闻的品位自然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电视新闻故事化是一柄双刃剑,在拓宽新闻媒体的传播思路这一方面,它丰富了媒体的传播形态;但随着媒介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许多电视新闻传播媒体逐渐背离了新闻故事化的初衷,出现了将故事化发挥到极致的现象,不仅没有发挥出新闻故事化的优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造成了诸多的问题,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待新闻故事化我们不能过分乐观,应该认识到泛故事化背后存在的隐忧,在利用的过程当中把握好新闻故事化的“度”,从而保证电视新闻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