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为例,对我国的电视新闻栏目现状及走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央电视台 电视新闻节目
2008年对于中国电视新闻事业来说是一个意义承大的年份,接连不断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为例,分析了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发展至今,中央电视台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电视台,而它在电视新闻方面有两个标志性的频道,那就是它的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
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在电视新闻这个领域,cctv-1堪称一枝独秀,它的新闻节目在这一时期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精心打造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个品牌,在上世纪末的十年间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模式,并不断在重大新闻的专题报道中进行大练兵,为cctv电视新闻节目的跨越发展做好了软件和硬件的充分准备。
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除了在国内树立起至高的权威以外,还要向世界进军,这个成为中央电视台在新世纪要实现的主要目标。电视新闻节目向来是最能体现一个电视台水准的节目,必然要有所突破。
1 破“旧”:三档原有的品牌栏目大改版
千禧年,《东方时空》率先进行了一次从栏目时间到栏目内容的大改版,将四个版块重新整合,并新增了一个环节——《时空连线》。后又经过四年时间的锻造,《东方时空》成为了拥有六个子栏目的成熟的大型杂志性新闻节目。同样的节目体裁,在对人物的采访上,《东方时空》并不同于美国著名的新闻杂志性栏目《60分钟》,《60分钟》里主要是对世界各国名人的专访。而《东方时空》对于人物访问,专门开辟了三个专栏:《东方之子》、《人物专访》和每周日的《高端访问》,在分类上更加细化。《东方之子》和《人物专访》更是主要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进行访谈。它以东方人的姿态站在了世界新闻杂志节目当中。
进入21世纪,《焦点访谈》的改变更多的是在选材上。从最初对企事业单位的关注到现在对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它越来越多地走进其他节目难以涉及的领域。
随着人们的思想愈加开放,知识素养不断提高,《新闻调查》的话题也越来越广。由于类似的新闻栏目逐渐增多,很多时候众多栏目会选择一个话题,而《新闻调查》秉承着“探寻事实真相”的原则,让人们从同样的事件中了解到不同的东西。如今年南方雪灾中关于河北唐山的十三位农民到湖南郴州义务救灾的新闻,央视的《焦点访谈》和《共同关注》都对此进行了报道,而《新闻调查》与它们不同的是在3月1日播出了一期名为《孤城记》的节目,这十三位农民义务抢险的事迹只是作为其中一个部分来报道的。在这个小小的部分里,观众看到了不同于其他栏目的地方,其他栏目关注的多是这些农民的精神层面,而《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采访的问题焦点对准他们来郴州后的生活状况,一句“湖南菜是否吃得习惯”的真诚问候令采访对象打开了话匣,也令观众深深感动。
2 立“新”:建立新闻频道,打造新闻节目的全新面貌
新闻节目是一类庞大的电视节目,它需要一个自己的门户来发展,这也是追赶世界水平的要求。于是,2003年5月1日,就在中央电视台开播45周年之际,新闻频道与广大观众见面了。这个频道的出现,意味着新闻节目有了自己的专业播出平台,它代表着21世纪中国的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其电视新闻节目更是有着其他电视台无法超越的优势。
1、电视新闻节目的24小时不间断播出。有了这个专业的频道,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结束了编排分散的局面,统一划归于新闻频道,消息类新闻节目例如:每个整点的新闻、《新闻早八点》和《晚间新闻》等都实现了直播,让新闻节目的内容可以随时更新和补充,使节目变得更有收看价值。不仅如此,强大的信息量令观众随时打开电视机都能获知当天新闻。
2、新闻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全新的新闻节目必然要随着全新的频道一起诞生,2006年新闻频道进行了一次改版,通过整合原有的节目资源形成的早间栏目《朝闻天下》就是其中一个新颖的亮点。每天早上从6:00开始,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新闻资讯,是前所未有的大信息量新闻节目。尤其是其中的一个版块——2003年开播的《媒体广场》,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读报”形式的先驱。它始终以一个传播平台的姿态出现,不仅令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浏览了各大报纸,还突出了每条新闻所刊载的媒体的名称,给这些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早间时段相呼应的傍晚6:20,《新闻社区》伴随着主持人轻松活泼的播报方式给人们疲劳的一天增添了一丝惬意,在这里,主持人不是在播新闻而是在讲故事,符合新闻事件的配音以及国内外流行音乐等都成了新闻的背景声音。
新闻频道的新闻节目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屏幕下方的新闻条,新闻频道对这种方式的24小时应用无疑将新闻更快捷更全面地带给观众,也增加了电视新闻播出的途径。
3、新闻节目内容的广泛性。新增的新闻节目不仅丰富了央视节目的形式,同时也扩大了节目内容的取材。除了原有的《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以时事政治为主的节目以外,又开辟了更大的新闻领域。《共同关注》是与新闻频道同时诞生的一档节目,是新闻频道惟一的一档以关注民生为宗旨的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栏目。它关注新近发生的与百姓和社会关系密切的热点,尤其将视角放在“弱势群体”上,2006年《共同关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合作,推出了“共同关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它的启动意味着新闻节目担当的不仅仅是传播者的角色,更是社会参与者,这项活动升华了新闻节目的社会意义。另外,前面提到的《新闻社区》除了播报方式的新颖以外,在内容上也主要以民生和娱乐为主,从民俗民风到奇人轶事,广博的内容是央视其他新闻节目所未有的。
4、新闻在,央视在。新闻频道的设立更为重大事件的直播和深度报道提供了空间。当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袭来的时候,只有新闻消息的通报是不行的,人们在危急的时刻会萌生获知更多信息的欲望,而电视直播新闻和来自现场的专题报道是人们最关注的节目。这在2008年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如5·12汶川大地震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快捷、成熟和有条不紊。
二、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栏目走向研究
1、节目内容更“亲民”,频道的文化性更强。无论从资源力量还是内容权威性上来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国内是无人能敌的。从1990年到2008年,近20年的拼搏和耕耘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这对我国电视新闻来说是一项可喜的成果。“接近民生”是西方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特点,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既要参与国际竞争又要符合本国的国情,可谓任务艰巨。我国新闻事业素来有“三贴近”原则,这与国际新闻的发展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以普及现代科技知识,传播现代教育理念等为定位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有一档栏目叫做《讲述》,就是讲述一个个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故事。该栏目向社会征集故事线索和原创dv,虽然它并不是一档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节目,但是这种节目与观众的距离最近。正如叶子所言:“在电视屏幕上,不只是新闻节目在传播真实世界,其他各类节目也在再现真实世界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新闻意识: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群众所需、再现群众生活。”。当然,目前这种意识已经在新闻频道的《新闻社区》里有所显现,“严肃”不再是新闻节目唯一的代名词,未来的电视新闻节目应当是在真实性上要严谨。而在风格上要活泼。
如今,品牌文化是风靡全球。那么,新闻频道的品牌自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个品牌是靠该频道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构建而成的,所以这些节目在国际化的大潮中搏击的同时会保留着中国的特色。以今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契机,中央电视台新增了一些有关奥运的新闻节目,也在一些原有的新闻栏目里增设了奥运专栏,这些节目的内容如同北京奥运会本身一样,充满了中国的传统味道。中国文化元素其实也早已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有所体现。例如几十年来格调坚持不变的《新闻联播》。每逢我国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主持人便会身着喜庆且点缀我国传统元素的服饰亮相。这一切都构成了中国的品牌,体现着品牌文化,这是未来传媒领域里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
2、世界地位的逐步提高。由于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总体起步晚,一些新颖的新闻编播形式自然也就比别人晚。中央电视台在进行了几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势头显然是要与世界齐头并进。目前中央电视台已经开办了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国际频道,这些频道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走向世界铺设了一条大道,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渐渐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中央电视台的一些重大新闻也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国家转播。cctv的电视新闻节目也在逐渐从“引进借鉴国外的”转变为“被国外引进借鉴”,代表我国媒体形象的中央电视台在电视新闻方面正在取得越来越高的世界地位。
3、电视新闻节目与其他媒体的互动将越来越频繁。时下,新兴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先进,在这种形势下,电视传媒明智地和网络传媒、手机传媒结合起来,并巧妙地利用这两个强大对手实现了与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如今,网络和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与电视新闻节目产生联系的桥梁,人们作为观众不再只能欣赏节目。我们可能无法亲历新闻事件的现场,但可以与新闻节目的现场产生对话。未来更多的新兴媒体与电视新闻节目愈加频繁的互动也会逐渐拉近观众和中央电视台之间的距离。
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的发展,已经由推出品牌节目演变成构建新闻频道,紧跟国际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专业性也大大加强,巩固了中国最权威电视新闻节目的地位。多种媒体的交叉应用使国内受众更愿意参与到新闻节目的共建中,多个语种国际频道的建立也令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为世界人民所接受。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走向来看,将来它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中国特色会不断加强,文化性会更加凸显,从而吸引更多国际目光,使自身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