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解构主义喜剧电影
喜剧电影,一直是备受大众青睐的一个剧种,往往给人一种延续不断的幸福感,回忆起喜剧电影里头某些桥段,心情自然而然就愉悦起来,心中的阴霾也能一扫而空,它以自身独特的幽默方式缓解着人们疲惫的身心。近几年,解构主义作为喜剧电影一种形式被人们所频繁使用,通过解构其他电影的人物和情节,来增加喜剧电影元素,从而博得观众一笑。
一、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这一概念的产生最初是源自文学领域。所谓解构,简单地说就是“废止”、“破坏”与“颠覆”, 就是消解与解释,如同嬉皮士一样,是对正统观点的反抗与否定。
什么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延异(différance)、替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1]。
解构主义,可以提供一种多样性和异质性,其突出特点是对传统和经典的消解和颠覆,提供给文学批评和鉴赏一条崭新的思维模式。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解构主义也被很好地融入了电影中,而且有了两个新的通俗的名字:无厘头和恶搞。
二、解构主义喜剧电影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的特点
其实,喜剧电影的“笑点”往往不在喜剧自身,而是来自它所“扭曲”的那个正常世界的层面。当一部电影中出现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逻辑、语言,能够产生出一种令人愉悦的氛围,那么观众就会认为这部剧有喜剧成分了。
在解构主义的喜剧电影世界中,喜剧性正是来自于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对传统或经典情节、形象的改变。一般传统或经典情节、形象所代表的就是古典、正统、理性。而喜剧的成分则与普通人所身处和感受到的世界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与冲突,因而它常常以一种戏谑嘲讽的姿态和奇异怪诞的风格通向“异域”,从而产生强烈的喜剧电影效果。
这种恶搞传统和经典的喜剧形式似乎是从《惊声尖笑》系列开始的,它把当年非常出色的恐怖片炒杂烩一样放到一起,并且加上笑料,于是所有看的人一边看一边笑,笑完之后还意犹未尽,影片上映后激起了观众的强烈兴趣,仅美国票房就高达1.6亿多美元。
随后,这种颠覆传统与经典的解构主义方式登陆了中国,从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到之后的《大电影》、《花田喜事》等,都可以看到解构主义的身影,而在2010年上映的《越光宝盒》更是将这种喜剧电影形式“发扬光大”。
《越光宝盒》在内容上不仅解构了经典电影片段,甚至改变了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观念。大胆的创意,放肆的“涂改”,让这部电影深深印在了观众的心里。
中国传统的爱情方式几乎都是男追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在电影《越光宝盒》中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在影片中,孙俪扮演的玫瑰仙子并不避讳自己的女子身份,对第一次见面的清一色展开猛烈地追求,甚至可以说是死缠烂打,好几次都上演了“美女救英雄”的场面,最后终于抱得夫君归。这不得不说是对传统爱情观的颠覆。
其次,电影也彻底改变了大众对于“仙女”印象。由孙俪扮演的“玫瑰仙子”不仅性格格外豪爽,而且举止粗鲁,好几次的疯狂大笑,甚至还有“一紧张,裤子就松”的怪癖,好笑之余也不得不感叹该剧大胆的恶搞风格。传统意义的神仙被一次次“涂改”,原始形象被永远地“延异”。孙俪借用了“仙子”这个符号,但这个仙子,既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也不是以往电视剧或电影中那般“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孙俪版的“玫瑰仙子”,总是在异己中表现自己,她在无垠的“延异”世界里不停地“涂改”自己,留下一个个飘忽不定的“痕迹”。
三、解构主义喜剧电影的现状
由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的复杂性以及“一国两制”国体模式的独特性,喜剧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多元异质共存的局面。
(一)暂时繁荣
随着越来越多的解构主义喜剧电影的降临,各种议论也纷至沓来,对这种风格的喜剧电影褒贬不一。
我们依旧以《越光宝盒》为例,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它的票房是可观的,这样的结果无疑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该片符合大众口味。这也是解构主义喜剧电影或者说是无厘头喜剧电影近几年蜂拥而至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同由其他电影片段堆砌出来的《越光宝盒》,没有深刻的道理,没有残酷的社会现实,没有让人思考的空间,对于压力大的都市人来说,这是最好的享受,纯粹的恶搞,反而更加贴近观众的心意,尽管外界对《越光宝盒》的异议很大,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在票房上的成功。
事实上,从电影发展史看,喜剧电影有着强烈的通俗娱乐性和广泛的民间大众性。因此,我们对喜剧电影或电影喜剧性的研究,必须置于当代大众文化的广阔背景中去进行。在这样一个新型社会里,由于消费模式的影响和传播媒介、电子信息等高科技的渗透,大众文化和影视艺术都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当代喜剧电影的创作与研究自然不能免受其影响,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而无厘头的喜剧电影风格在这种变化中因为贴近大众“看热闹”心理的则脱颖而出。
(二)存在坎坷
虽然,目前解构主义喜剧电影的发展非常迅猛,《大电影》、《花田喜事》、《最强喜事》等纷纷热映,但是这种无厘头的喜剧电影却无法成就经典,原因就在于它存在的弊端:首先,深度不够。这点恐怕任何人都无法反驳。无厘头的创作风格的确很新颖,让大家都耳目一新,但是纯粹的恶搞,几乎脱离社会现实的情节、人物,怎能让人留下深刻影响?此类喜剧电影只是大众休闲的“玩具”,是缓解疲劳的工具而已,如何称得上经典之作;其次,强度不够。这里所指的强度是笑料,对于经典电影的解构,用幽默的方式将其重现,它博得是观众的一笑,也就是说,观众第二次看时,就没有了之前的笑意,这种笑料是“一次性”的,观众只是有感于它的新意,而不是真正发自肺腑的欢笑。
因而,无厘头电影的生命力并不强,虽然开始时票房反响热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影片的泛滥,观众很快就会对它产生厌倦的心理,想要靠解构来搏笑的困难度也会增加不少。
四、结束语
好的喜剧电影首先应是大众化的。喜剧电影是为大众服务的,它的终极目标就是舒缓人们紧张的情绪,调节大众的生活节奏,因而,大众化是喜剧电影永恒的宗旨。
其次,喜剧电影必须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经济、政治、思想等的改变,喜剧电影的元素也要有相应的改变。解构主义喜剧电影的确红极一时,但谁都无法预测它没落的时间,因而,必须在其停止发展前,注入新鲜血液,使其鲜活起来,不至于被观众所厌倦。
解构主义喜剧电影是一种新形式的喜剧电影,它目前处在爱好者急剧膨胀的时期,一路狂飙,那是因为解构主义文化的现阶段内容的确为广大年青人所接受和喜爱。但是解构主义文化的上升趋势总有一天会停滞,甚至下降,那并不表示解构主义文化要消亡了,那是说明社会发展了,时代不同了,解构主义文化的内容需要随着大家的需求变化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释:
[1]乔治·瑞泽尔著 . 后现代社会理论 [m] . 谢立中等译 . 北京 : 华夏出版社,2003.p252.
[2]梁盛.集结58位喜剧明星 恶搞电影《越光宝盒》18日.[n].( 2010-03-18)[2011-12-15] www.cn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