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冯小刚电影背后的道德主题,是其影片深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从道德的角度切入冯小刚的电影,从道德坚守、道德迷失与道德理想三方面,解析冯小刚电影道德主题的探索历程、揭示其电影的力量源泉是一种有价值的尝试。
关键词:道德坚守 道德迷失 道德落差
从《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凭借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电影作品《没完没了》、《不见不散》、《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开创了中国电影所谓“贺岁片”的辉煌时代。冯氏电影以其特有的艺术匠心,表现了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戏剧性的全面关注,成为岁末年尾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道娱乐大餐,也成了消费社会一道少见的艺术景观。
谈及冯小刚电影这一“喜剧现象”,人们习惯性地将它归结为冯氏幽默的特殊魅力以及几位超级明星的精彩表演,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冯小刚电影之所以为人们津津乐道、品头论足,主要是因为在那些热热闹闹的题材背后,有一个轻易不为人们觉察、但自始至终左右着人们神经和视线的潜在命题——道德主题,它成为冯小刚电影里最意味深长的部分。这使得他的每一部电影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符号,而是另有深意存焉;也正因为如此,冯氏电影特别地多了一点令人回味无穷的东西。冯小刚用他的电影敏锐地收集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与观念,以道德的眼光,审视和打量形形色色的人性与伦理背离现象,探究、思索道德维新的价值与意义。这是贯穿冯小刚电影的一根隐形红线,也是他获得观众高度认可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他的电影获得源源不断动力的理论源泉。
一、道德坚守:从传统中寻找力量
《甲方乙方》是冯小刚电影的开篇之作。仅看剧名就有一股子强烈的合同味道,而围绕合同双方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巧妙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执信与操守问题。
《甲方乙方》看似一个很娱乐、很游戏的“故事会”,而在“甲方乙方”双方一系列近乎游戏的故事背后,我们领略了一个个并不轻松的道德话题。几乎所有的“乙方”——接受承诺测试的那一方,都以失败而告终。扮演革命党的,本想“打死我也不说”,演绎一下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光辉形象,却早早地交待了;想测试自己吃苦耐劳能力的,最终忍受不了别人的“奴役”和折磨,暴发了雷霆之怒;“想过几天苦日子”的富豪,也忍受不住山里的贫困与清苦,连老鼠都吃光了……
尤其是在“打死我也不说”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道德悖论:“打死我也不说”——看似矢志不渝的坚守,实则是一种无奈的招供。这类貌似坚贞不屈、恰恰不打自招的戏剧性背后,揭示的正是一种荒谬的道德悖论。这种戏虐局面的发生凸现的正是当下社会道德操守的脆弱,道德支点的“晃动”,人们在自己的道德坚守面前,呈现的是铩羽而归、无能为力的尴尬景象。
道德命题的探究,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或者说一开始并没有上升到冯小刚创作的意识日程,仅仅只是潜藏在喜剧性的题材之中忽隐忽现,却使人们看过之后泛起一丝苦味,引发一些联想,从而使得他的“贺岁片”特别地多了一股子冯氏味道。
但此后的《不见不散》、《非诚勿扰》等影片,道德话题的嵌入,道德问题的伦理性探究,逐渐成为冯小刚电影的一种创作倾向。特别是《不见不散》里,那种异国他乡、萍水相逢的好感最后发展为不见不散的长相厮守,这是一次次心灵流浪与情感放逐之后,恍然大悟式的醒悟,是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对一种传统道德情感的召唤与回归,是一种绚丽归于沉寂之后的返朴归真。《不见不散》是冯小刚的心血之作,他有意“置换了人物的生存背景,让一对飘洋过海、追求西化生活的人,最后在传统道德情感的回归中结出了爱情之果。”
《不见不散》好评如潮,使冯小刚获得了道德上的胜利。道德坚守,此后成为他创作中挥之不去的一道心结。在新片《非诚勿扰》里,他继续演绎这种坚守的痛和美,他甚至使用自杀殉情的极端方式,来成就这个古老的道德童话,给那些在道德迷失中游离彷徨的人树立一个美好样板。
二、道德迷失:在紊乱中游离
冯小刚并不是传统道德“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很清楚岁月嬗变人心不古,传统道德就像一个风雨飘摇的稻草人,它可以有也可以似有若无。在现代社会里,道德在极富张力和弹性的人心、欲望及新事物面前,开始变得碍手碍脚、缩手缩脚。人们的各种不适感、错位感、迷茫感随之而来——《大腕》、《手机》最先传达了这种迷茫和颤音;而《一声叹息》则不经意间流露了道德迷失后的一丝苦涩和无奈;《夜宴》则用悲剧强调了道德沦丧的危机自古以来就从不少见……
《夜宴》是冯小刚唯一的一部古装片,也是一部制作精良却颇受非议的经典大片。倒不是这部古装片打破了冯小刚一向得心应手的轻喜剧“贺岁片”惯例,让大部分观众颇感意外而不爽;而是《夜宴》的故事构架直接来自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著《哈姆雷特》,给了人们非议的口实。其实人们不理解的是,《夜宴》在冯小刚系列道德主题影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夜宴》尖锐的伦理冲突、紊乱的道德信守、凄凉的悲剧结局,完整地体现了冯小刚电影的道德主题,所以他用这样的故事框架说事并不是一种偶然行为,而是因为当今现实生活中难得见到这种整体性悲剧,为了突显道德迷失、伦理背弃的悲剧效果,他宁愿借用他人的典故也在所不惜。
《夜宴》是一部极度绚丽华美的诗篇,它难得一见地表现了冯小刚另类的古典情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师级作品。而《手机》则是一种纯粹的日常生活的叙述,探讨了冯小刚在《一声叹息》中就关注过的婚外恋话题,这本是一个无解之局,再加上手机这一新生事物“闹腾”,一切就变得游离与迷茫了。
在《手机》里,高科技通讯工具,越来越多地扮演着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看似带来了许多自由与方便,却又不经意间成了危险的导火索。冯小刚对此进行了道德层面的探讨:不光是情感与道德,还有科技、人性与道德的多方面冲突。科技进步带来了沟通与交流的便捷,也导致了人与人距离感的缺失,使个人生存空间不断萎缩,使生活中的言行习惯经常地偏离道德轨道。科技加剧了人性与德性的背离,一部小小的手机打破了生活的宁静,使我们的世界变得荒诞不经。
开放的时代,打开了一个时代的私心和欲望,也打开了人们的灵魂挣扎之门。如果是《一声叹息》里单纯的情感迷失,是非判断不难确立;而高科技对生活的渗入,使人性离经叛道,又巧妙地掩盖了道德迷失,才是更复杂的现实人生。这里冯小刚知趣地保持了冷眼旁观的态度,他呈现问题与危机(如《大腕》),展示混乱与迷惑(如《手机》),却不轻易妄下结论。他深知社会的进步与开放,终究绕不开道德这块沉重的石头。道德通常是最先被用来抛弃、最后被用来挽救的一种力量。他让情感与欲望在道德之海里自我迷失、自在沉浮,这是转型期社会必经的痛楚,也是一个时代的迷茫。他要让这种痛在观众的心中自动呈现出来,并产生一种强烈认知,这样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道德理想:从落差中获得力量
现代人的道德价值偏好正在发生现代性转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这个激烈变动的时代,坚守传统道德的正面价值,揭示现代人的道德危机,仅仅是冯小刚电影咏叹调的一部分,完整的乐章还必须包括冯小刚在电影中矢志不渝高奏的道德理想,像《天下无贼》、《集结号》、《没完没了》正是这样一类作品。
《天下无贼》里并非无贼,而是盗贼成群,手段高超,且“技术含量”令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冯小刚没有采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惯常套路来演绎一个猫抓老鼠、警察抓贼的游戏。而是在形势一边倒的情势下,令人难以置信地设置了一个至憨至纯的“傻根”形象,呈现在众贼虎视眈眈的“枪口”面前——这哪里是猎物?分明是一面脆弱不堪的道德镜像!冯小刚期待所有不轨、不义行为在这面镜子前自行瓦解。他让狡诈的盗贼与老实巴交的好人,形成直接的交锋与对峙,让善良在伪善面前表现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反而激发了伪善的盗贼本能的善心,而不忍伤害,最后伪善被感化成了善良的保护伞……
这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结局,是托尔斯泰式的道德“复活”。巨大的道德落差被转化为一种强大的道德感化力量,这是很出人意料的,太具有戏剧性了。《天下无贼》试图在脆弱的道德价值分崩离析之际,寻找一种拯救,其道德感召力量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这只是创作者遥不可及的宏大道德梦想。“盗贼不作,外户不闭”是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天下无贼式的大同社会与当今时代已经相去甚远。《天下无贼》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呼唤,是冯小刚电影基于道德而标榜的一种崇高理想,具有强烈的劝世价值。这种道德理想不止一次出现在冯小刚的电影中。从《没完没了》到《集结号》,讲述的都是这种理想的道德。
《集结号》是一部严肃的战争题材影片,由冯小刚的手中推出来,人们感到有点突兀,它似乎不属于大家熟悉的冯氏电影的风格系列。唯一可以将它串联起来的,是道德这根“准绳”。对道德情感的多层次探究,也是冯小刚电影自始至终的主题。只要能以比较独特的视角深刻阐释复杂的道德话题,战争题材也不是不可以的事儿。
《集结号》讲述的是另一种道德。这种道德必须要退回到一个遥远的年代、一个特殊的场景中去讲述才具有可信度。炮火硝烟的年代,生死攸关的战场上,战友间的那种特殊情谊,和平年代的人们是难以体会的。在今天的生活背景下去演绎这部电影,其本身的动机就是意味深长的。与其说这是一部主旋律影片,倒不如说冯小刚借用了战争题材,特别地阐释了道德使命对一个人一辈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当代人的现代生活也构成了一种质问,质问的结果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疑问——今天我们还能背负起如此光荣而沉重的道德感吗?而面对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失去了什么?这才是冯小刚潜意识里最想表达的。
冯小刚在极端惨烈的战争画面背后,推出了一个更惨烈的道德难题:战争中唯一幸存者如何承担起为那么多阵亡者证明死难价值的神圣使命?这也成了谷子地后半生存在的全部意义和无法摆脱的宿命。
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在谷子地锲而不舍、近乎疯狂偏执的追寻中,终于得到了理想的结果。这种道德理想的实现是可能的,也是特殊的,因而它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具有提示和反省作用,却不具备参考价值。因为它被置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且因年代久远,其道德感召力显得有些苍白,有点隔靴搔痒了。
对一种古老的道德情感作追忆式的缅怀,是因为那种古典的崇高,很容易让现代人产生“道德落差”,而期望人们在“温故而知新”中,产生一种道德自省的力量,才是冯小刚这部战争电影的用心所在。
冯小刚其实是一个道德理想主义者,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试图将当下散落得一地鸡毛式的道德碎片,重新“集结”,所以才如此庄严地吹响了他的“集结号”。只可惜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听懂号音背后那一丝苍凉、悲壮的弦外之音。
从无心到有意,道德关注成了冯小刚电影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一种特殊禀赋。“道德是人类永开不败的生命之花”。正因为道德本身蕴含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方才使得冯小刚的电影具备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才至于掀起一波波观影热潮,创造了一个个票房神话。“道德最终让每一个生命安静地坐在板凳上。”
参考文献:
[1]尹鸿.冯小刚的电影格调.大众电影.2001(3).
[2]孔子.论语•大同•礼运.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3]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斯图亚特•雷切尔斯,杨宗元译.道德的理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