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今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竞争日益加剧,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性质、任务、内容和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与儿童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事物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本文透过儿童的生存现状来剖析儿童电影需要走怎样的道路,并深切地关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
[关键词] 儿童;生存现状;儿童电影;思维模式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和艺术模式往往更接近原始审美,观察原始的壁画和岩画,会发现原始人群对画面的描述也是简单而直观的,但实际上又是最淳朴和形象的理解。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似乎更幼稚和单一,他们似乎没有对审美的天赋和渴望,其实儿童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事物反射到了大脑,经过左半脑的指令和控制,发射到右半脑进行组织和领悟,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最后反应到动作上时往往都是朴素的。儿童和原始人一样,内心深处有着共同的原始意象,在其背后又有着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土壤,正如精神病患者的梦揭示了他们个人童年的经历一样。①儿童的思维更接近于“通过现象而揭示本质”,本质的内容没有繁琐的构架也没有复杂的过程,只是一个单纯的内核。不难看出,儿童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将其复杂化,而应该尽可能地精简和单一化,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一、“后儿童时代”的提出
21世纪初,在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掀起“后儿童时代”潮,其表现形式为“二十一岁的年龄,十二岁的心智”,其外在特征是“动作、表情、神态乃至思维方式的卡通化”,每个人都有回忆自我的意识,因为在没有自我权利的儿童时期被成人所操控,没有独立行使或思维的权利,所以在长成后才会觉得遗憾而从行为上来弥补自我的缺失,作为成人应该反思的是在儿童宝贵的幼年时期是否应该给予他们自身的权利,发展他们独特的思维和爱好,让其永远记得一去不返的时代给他们留下的深刻记忆,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后儿童时代”,怀疑这会不会变成“成人白痴社会”。
儿童时代的缺失与成长是相背离的,在适当的年龄应有更多属于儿童的娱乐项目,儿童电影便是其中的形式之一,这类影片的第一观众是儿童,相对非儿童观众来说,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看似单一,却比非儿童观众更具有跳跃性。非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相对稳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化模式,而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却是流动的,可能因为一些非常细小的因素而毫不犹豫地改变,具有非常大的不可捉摸性。非儿童观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电影创作者通过不同方式和路径的暗示和引导,而儿童观众则有可能对这种暗示与引导无动于衷,或者完全游离于电影创作者的意图之外。②儿童电影就应该是儿童作为主人公或主体的电影呈现,或者是儿童作为电影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对儿童造成极大影响的一类电影。“后儿童时代”就像是警钟在时时刻刻敲打着成人为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们创造多一些属于他们生活的方式,以免长大后再来弥补心灵缺失。
二、成人视域以外的儿童
很多儿童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丰富性动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起生存和安全为目的缺乏性动机更值得重视。儿童的自我实现不仅是理智的,而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仅是自我性的,而且是社会性的。③普遍的儿童都开始重视自我的时候才会得到成人的关注,作为每一个对儿童负责任的成年人来说,应把儿童的感知需求当成自我的感知需求,随时换位思考儿童的内心。儿童的心理或情绪会因为环境、心情、他人的影响而随时变化,成人在和儿童的接触过程当中应当留心观察儿童的需求。比如爱的情绪,它是儿童心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人总是以为儿童不懂得什么是爱,其实儿童随时随地在自己的日常事物中都倾注了自我的爱,因为此爱的感受使儿童对很多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成人相比,儿童的爱比较外露,虽然有时候也会在心底隐藏一段时间,但一旦外露就显得十分激动,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具有儿童特有的那种天真的神态。④
在中世纪,儿童这一定义是不存在的,并且儿童在中世纪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都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下,人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关注的对象,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百姓生活劳苦所迫,连儿童的衣服也是成人改小了再穿戴,更别说儿童精神上的需求了,儿童被严重地成人化,生活的任何细节都是在成人的操控下完成的,也从小变形成了成人化的模式,没有真正儿童的天性和习惯,此忽略儿童的做法被否认,社会逐渐开始重视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把其当成社会发展重要的前提,于是“儿童本位”提出可以看做是对人的重视和尊重相连在一起,它们都强调人性的自觉,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成人的主体意识与儿童的主体意识同等重要。⑤
三、“儿童本位”的提出以及解决办法
早期电影《水浇园丁》的短片,讲述的是一名调皮的儿童在花园里玩弄水管,最后浇在园丁身上,弄得园丁一身狼狈的简单故事。这是电影的雏形也是儿童电影的最早期的影像资料,成人看完只会去研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技术进步,但是在儿童看来会思考“为什么水管要浇到园丁呢?为什么园丁不跑呢?为什么小孩子要玩水管?”等问题。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让成人很难捕捉,如何从“儿童本位”出发去探究儿童电影需要走的路以及如何拍摄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电影,使得儿童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早期中国儿童电影出了很大一批优秀的影片,如《泉水叮咚》《小铃铛》《鸡毛信》《小兵张嘎》《三毛流浪记》等,这些影片中儿童是绝对的重要角色,呈现出的是成人与儿童在道德原则取向、生活态度、目标定位、信仰选择等观念方面的基本趋同,这种趋同是以成人与儿童思考内容相接近为基础的。
当代的儿童心理更为复杂,被社会过早感染以至于早熟等,但是儿童的本真是存在的,那么电影工作者应真正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就必须从儿童的福祉出发,重视儿童的利益,也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健全发展,会为儿童筑起坚固的校舍等能为其提供最安全又最能得到教益的环境。“儿童本位”论为很多研究儿童心理的学者们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只是相较于成人幼稚一些,但是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重视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电影中有儿童的呈现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只是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要强行加入成人的思维贯彻在儿童电影中,不要将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背离。儿童的内心世界里没有成人世界那么多忧愁和烦恼,他们从现实生活和幻想世界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到满足。欢乐是他们的主旋律、主要思维定式。⑥
四、儿童思维界定下的电影
我们对“儿童”下不了最完整和权威的定义,是因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时代的变迁已经无法估量现代儿童的能力和潜力,只能不断地去探索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用自身的能力去弥补儿童的不足,帮助儿童获得他们所缺少的能力并把这些特性变成个人的性格特点。
深受儿童欢迎的电影往往是以单线叙事为基准,简单描写一个故事并且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人物的命运走向往往是按照从一而终或者是定向思维的模式进行的。儿童会以自我的思维在电影一开场的时候就添加进自身的想象力,也将自己的美好愿望付诸在主人公的身上,实验表明儿童在一堆各种形状的玩具中,最终大部分会挑选圆形的玩具,这也说明在儿童看来最简单的形状也是最好的,那么在电影中圆形人物也会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命运得到回归或重获自由等,同时叙事结构更应该是以单条线索为宜。
伊朗电影《小鞋子》中在片中极少使用蒙太奇段落,多数是运用长镜头叙述,利用兄妹俩穿一双鞋子为叙述主线,简单地描述了兄妹情,而正是这样的简单才让亿万观众为之感动,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及成人,他们更接近原始人类的思维模式,简单且原始的套路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电影中不需要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线索,像电影中“群像电影”“多线电影”以及“三段式叙事结构”这些成人易接受的电影叙事模式最好不用在儿童电影里的,导演不能按照成人对艺术的感悟而强加在儿童艺术上。
儿童面对生活中的一件突发事件,在成人看来应该有各种可能或各种不同的结局,但在儿童看来,一种定向思维的控制使其会认为应该正义战胜了邪恶,丑的东西永远都无法和美的东西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儿童更加的具有基本美德,这个时候成人可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引导儿童进行事物的分析和道理的引申,避免儿童一直定向思维造成对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很难掌握,研究表明,活动的影像的方式,比如电影媒介就更容易地使儿童自然地接受某种在现实中只能靠“说教”的思维方式。
关注孩子们独特的生存现状以及思维模式,发挥他们想象的空间,挖掘更多类型的儿童电影,让这个属于祖国未来花朵的影像世界发挥到极致,奉献给孩子们更多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优秀影片。展望未来的中国国产儿童电影,在这个广大的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值得关注的作品。
注释:
①③④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第32页,第58页。
② 《以社会调研的方式切近少年儿童——美国ctw工作方式介绍》。
⑤⑥ 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 狄德罗,主编.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辞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2]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 [英]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1998.
[5] 儿童电影理论研究资料[m].北京: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1987.
[6] 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