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交融的当今时代,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体现了人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现实价值的重新定位和理性审视。文章将从推动母体音乐文化保护,推动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发展,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四个方面对“原生态民歌”保护的现实意义进行论述。
关 键 词:原生态民歌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和谐发展
原生态民歌具有特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与某地域或某民族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并与特定的传承人、受众、方言或民族语言、功能指向、价值认同、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原生态民歌”这一概念的出现,笔者认为,是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碰撞、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化的重新定位和理性审视;是由一百多年来,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膜拜和对自我文化的漠视转变为大力强化发展自我母体文化的必然诉求;是在我国经济实力空前提高后,对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寻求根的支持的必然选择。
原生态民歌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价值超越了时空,是联结着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家园。这些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世代中国人的情感认同,解读着当今民间纯正、鲜活的生存信息。因此,保护原生态民歌就成为时代必然,而对于保护原生态民歌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就成为民众的共同关注。以下是笔者对保护原生态民歌在当前中国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的几点认识。
一、有利于保护母体音乐文化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国家或民族在重大或转折性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再行认定与评估,并据此对古今文化进行整合,构建符合本国、本民族人文精神的发展环境与模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具有全人类的意义,其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民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民歌的种类异彩纷呈,也就孕育了如今多样而独特、久远而亲切的原生态民歌。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土壤和母亲。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教授所言:“古往今来的大艺术家没有不对‘草根艺术’保持一个尊敬的心态的。”①面对被我们误读太深、渐已淡忘,即将消失却滋养我们已久的天籁之声时,尊重并保护原生态民歌,普及传统音乐知识,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就成为我们急需达成的文化共识与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真正理性去关注和保护性地开发原生态民歌,则既强化了自身音乐文化归属、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也为应对文化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母体音乐战略资源,更为当前我国音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也就是说,中国人要搞好属于自己的现代音乐,首先应当学好中国自己的传统音乐。正如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教授在《中国民歌》一书的前言中写道:“民歌不仅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也是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基础。”②因此,保护好原生态民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母体音乐文化。
二、有利于推动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新秀而蒸蒸日上,旅游业成为市场需求而如火如荼,这是人们寻求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必然结果。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也是原生态民歌的发源地、传承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不仅为中国的崛起做出巨大贡献,而且还为我们留住了那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遗产。面对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机遇,实施文化扶贫战略,借保护原生态民歌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通过国家政策引导、主流媒体宣传、各级政府的资金扶持,利用某地域或某兄弟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来发展旅游经济,将保护原生态民歌、改善人民生活与满足人们对异地和异民族音乐文化的消费需求,推动乡村建设相结合,对“乐失求诸野”后遗存于广大农村中的原生态民歌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进行可持续性开发。从而改善民间艺人的生活水平,改良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改变农村的文化贫困状态,最终实现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的双赢。纳西古乐为纳西族、丽江古城带来的丰厚回报;南宁民歌节成为广西经济振兴、旅游业兴盛的助推器等,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三、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生态民歌在歌唱方法、曲调创作、情感表现等方面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其一,从歌唱方法上来看,从《礼记乐记》《东府杂录》等书中所记载的历经数千年总结而成的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汲取精华;从兄弟少数民族独立、完整的声乐体系中借鉴经验,比如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等,从而推进演唱方法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
其二,从曲调创作来看,原生态民歌的曲调数量可谓浩如烟海,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曲目,要不断传承并成为创新的素材。如孟姜女调、茉莉花调等一些作为母体的时调在我国民歌、说唱、戏曲、器乐发展中所体现的“同宗性”。
其三,从情感表现来看,原生态民歌所唱的亲情、爱情、乡情、友情等具有众所周知的普遍性、本真性、普适性。相同的人性、相通的人情、相似的人事使那一首首歌曲跨越时空,使“天涯共此曲”“此曲共千秋”“今人未唱古时歌,今歌却被古人唱”成为可能,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兰花花》《茉莉花》等。
四、有利于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淀成的文化传统,将长期作用于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需要个性与多样性,需要不断创新。
首先,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当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世界共识的时代潮流时,寓教于唱的原生态民歌所讴歌的“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中华文化的和谐传统,以及所蕴含的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人文底色,影响着当今中国音乐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将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保护原生态民歌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知程度,引发了人们关于音乐文化遗产的思考,增强了传统音乐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适应性转型,进行接续历史与传统的文化传承,才真正有利于整个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其次,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个性与多样性。“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原生态民歌曾经是中华民族最为普遍的精神食粮,保护并合理地开发各地域、各兄弟民族原生态民歌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有利于丰富发展我国各地域音乐文化和各兄弟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有利于维护我国音乐文化品种的个性和多样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王洛宾对维吾尔民歌的垂青、杨丽萍对云南各兄弟民族音乐的依恋等都已为此作了很好的诠释。
再者,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继承。无论是基于传统上的创新,还是源于对不同个性的借鉴,同则不继,异则相生。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冲刷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生态民歌,将继续不断地为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技术、经验和创作素材。这是由原生态民歌质朴、真实、亲近自然,直接源于生活的特性决定的。诸如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源于内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的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等。
结语
历史总让人惦记,传统也无法割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只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进行创造,谁对历史了解得更透、更多,谁就更有可能有所成就。”
保护、发掘原生态民歌中蕴含着的大量精神文化资源,就是在保护自己民族的历史,保护民族的文化生产力,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守护民族精神家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增强国家发展软实力的现实所需。历史证明:这一选择是极其明智和负责任的,这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文明的多样性有利于人类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共生。如果我们对这点认识不清,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生存智慧不足。我们必须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多元互补的文化发展模式所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来适应环境改变和促进社会发展。
在农业、工业、信息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将长期共存的形态下,在片面追求西化和现代化所导致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双失衡的境遇下,那些在几千年农耕时代里与大自然长期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农耕文化,就如那些在广袤的丛林中还未被发现的不计其数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一样,其中必然蕴含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基因和作用,必将对人类日后物质、精神生活的发展做出难以估料的贡献。
注释:
①原生态民歌为何具有如此魅力.光明日报.2004年12月16日.
②周青青.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第1页.
参考文献:
[1]张伯瑜.音乐流变——传统音乐繁衍与消亡的内在因素.人民音乐,2002年第2期.
[2]田联滔.溯本求源小河淌水.人民音乐,2004年第11期.
[3]杨民康.“原生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4]和云峰.质疑“原生态”音乐.艺术评论,2004年第10期.
[5]黄允箴.撞击与转型——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音乐艺术,2006年第2期.
[6]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7]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