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钢琴音乐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它的弹奏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极为丰富的地步,演奏者怎样才能把钢琴的精湛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自己的演奏成功?文章认为,初涉舞台的演奏者应注意:一、提高自己的听辨力;二、认真听读乐谱;三、提高音乐修养;四、注意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
关 键 词:钢琴演奏修养 听辨力 心理因素 身体因素 应变能力
钢琴演奏是用钢琴表演的一种音乐艺术,和其他乐器如: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等表演一样,是通过钢琴的弹奏技巧表达音乐的思想感情,把作曲者在音乐中的内心活动传达给听众,发挥音乐的巨大作用。
钢琴音乐技巧性很强,它的弹奏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极为丰富的地步,演奏者怎样才能把钢琴的精湛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自己的演奏成功?笔者认为,初涉舞台的演奏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自己的听辨力
弹奏音乐作品时对听辨力的要求,主要是强调对声音、音色的追求以及曲调感、节奏感和多声部音乐感等。
听辨力(听力)在钢琴弹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演奏者要精神高度集中地、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看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弹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多都是由于没有仔细聆听自己弹奏声音的问题。
弹奏声音的好坏决定了弹奏的质量,注意听自己弹奏的“音质”、声音与作品的要求是否相吻合,哪些声音破坏了乐曲原有的意境,是否达到声音上的各种不同要求,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二、认真研读乐谱
任何表演艺术都是一种有赖于“再创造”的艺术,钢琴表演也是如此。既然是“再创造”,就必须忠实于原作,又必须强调演奏家个人的创新,二者不可缺一。忠实于原作就必须认真地研究乐谱。我国著名钢琴家朱工一曾经说过:“精心研读乐谱是窥探作者内心奥秘的重要途径”。正确地掌握所弹奏的乐谱,是弹奏好一首作品的基础,精心地研读乐谱能使我们深入地理解作曲家特有的音乐语言,从而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解释。
重视乐谱,必须毫不遗漏地注意到乐谱上的一切标记,恰当地把它们表现出来。演奏家必须很好地认识理解乐曲,必须掌握、熟悉有关的知识、手法;要研究作品,了解作曲家和艺术发展的历史。音乐的内容、情绪、形象、风格等,是由旋律、曲式结构节奏、和声、织体、主体、曲式结构和速度、力度、音色等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其中某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带来艺术形象上的相应改变。因此,虽然作曲家已把他的创造意图,用音符和各种记号固定在乐谱上,但是演奏家在诠释上的差别仍然可能是非常之大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二度创作。演奏时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速度、力度、音色、奏法、句读、层次等方面给予处理,有时虽是很微妙的差异,但效果却截然不同,有的深刻感人,有的平庸肤浅,显示出天壤之别。
三、提高音乐修养
掌握钢琴演奏的卓越技术,是为了尽可能得心应手地表达音乐中的艺术构思,离开这一点,演奏便不能获得扣人心弦、激动人心的效果。但仅有技巧,演奏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价值。这就要求演奏者除了掌握高超的技巧外,还需具备深厚的音乐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积累。唯有如此,才能表达出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与情感。
不同钢琴家,由于天赋、修养和对某个时期、某个作家以至某类作品的了解的深浅不同,以及演奏不同的个性、特点等,都会表现出差异。优秀的钢琴家能最好地把握这种适度感,在演奏中给作品以令人信服的独到诠释,使作品演奏很充实地进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很好地把握了乐曲,他们为增加作品的诠释深度而孜孜不倦地开展研究。演奏真正达到了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形神合一的境界,与音乐浑然一体。
钢琴演奏家的修养并不仅限于音乐范围之内,除此之外,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等各种文化艺术,天文、地理、道德、哲学,以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应了解。它们具体的形式、表现虽然不同,但许多基本原则却是相通的。钢琴大师克·阿劳,提出艺术家应“拥抱整个宇宙”,他从“禅宗”的“紧张中保持平静”中悟出道理,用于演奏。由于他兴趣广泛,生活内容丰富,使他在音乐上也更见深度。我国著名钢琴家傅聪的演奏典雅隽逸,渗透着诗的气息,富有东方神韵,是他人所不及,这得益于他深受父亲影响,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对他演奏的形成起了显著的作用。在演奏过程中技术上的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技术外的技巧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在高度重视音乐艺术形象教育的同时,从初学弹奏和识谱就开始进行各种修养熏陶。要让他们感受所弹作品的情绪,即便是非常简单的旋律,也应该使它的情绪完全吻合。
现今除书谱资料之外,还可以借助名家的音响资料,直接从声音形象中,领略作品的艺术形象,通过对照不同钢琴家对同一作品的艺术形象的演奏,了解作曲家的风格和演奏家的特色,借鉴学习,提高修养很有必要。
四、必须注意自己的心理因素
钢琴,在几百年来的不断改良中,以其独特的魅力、无穷无尽的色彩变化,风靡全球,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从世界范围来看,钢琴也许是除歌唱以外最普及、分布区域最广、学习人数最多的乐器。几乎所有的学琴者,包括钢琴演奏工作者及钢琴大师,都会面对舞台紧张心理的挑战。只注重钢琴演奏的技能技巧,注重自己演奏技巧的提高,而忽略了心理素质方面,即使已经具备了一定演奏水平的演奏家上台演奏,也难免表现出异常的心理紧张而难于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所以我们不仅应具备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全面的艺术修养,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实际水平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
1.克服心理恐惧感
由于乐曲的演奏具有严格的时值和松弛灵巧的技术特点,所以演奏者需要高度的思想集中来承受这种心理负担。乐曲演奏技巧的难度,客观因素在演奏中的强烈刺激,使大脑皮层和皮下某些与消极情绪有关的神经中枢高度兴奋,而某些与活动有关的神经中枢则强烈地抑制,如果这种刺激愈来愈强烈,就会使大脑工作发生紊乱,向外发放的神经冲动失调,从而造成时间与空间的知觉不灵,使手指弹奏技术突然遗忘,此时心律失常,内分泌增加,注意力分散,造成强烈的生理与心理紧张,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恐惧。所以演奏者对自己进行的演奏要充满信心,消除反常的防御反射。改善抑制过程,有意识地控制消极意志的表现。培养钢琴演奏中所需要的意志品质和技能。
2.临场演奏情绪要自我调节
钢琴演奏活动是在演奏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处于高度紧张的条件下进行的,是演奏者的才能、注意力、想象、意志、音乐思维、音乐听觉、音乐记忆、个性心理特点、美学心理表达等各种心理因素的统一。由于过度紧张,希望超水平演奏,过分注意听众反应,过分精神集中而引起的精神不集中等,这些都造成了不稳定的演奏情绪,影响演奏水平的发挥,没有音乐表现力。对于演奏者来说,意志品质、情绪与情感品质在演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的高涨与低落、情感的丰富与单调、意志的坚定与薄弱都会直接影响演奏者的演奏质量。所以,我们要会临场自我调节。上场前,应安静下来,使呼吸均匀流畅,获得一种平和、镇定的感觉;也可有意识地通过手指肌肉的运动来刺激大脑,使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恢复正常。如用加大手指动作和力度的深触键方法,增强触键感的准确性和控制力,减缓大脑的兴奋度,恢复正常的反射功能。逐渐加快速度,让手指自然、放松地跑动,用以提高灵敏和放松度,使神经系统保持与演奏需要相适应的兴奋程度和调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紧张,从而在演奏时可以更好地发挥。
3.用熟练技术缓解心理压力
熟练的技能技巧和流畅自由的演奏,是表现作品的起码要求,也是减少心理压力的基本保证。在准备阶段,演奏者就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音符、每一组动作、每一种技巧和每一段乐思,真正扎实地掌握,确保准确无误。演奏是对练习程度的最好验证,许多演奏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练习时容易出错或把握不准的地方,演奏时也最容易失误和引起心理紧张。这就要求在练习阶段狠下功夫,必须有120%以上的熟练程度的把握,才能在演奏中减少发生错误的几率。
五、身体因素和应变临场突发因素是演出成功的保证
弹琴,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高度统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千遍功”。我们面对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练习,没有一个好的体力的支持,就没有好的心理素质,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在舞台上,面对精神和体力的双重压力,更需要一个好的身体状况。当身体处于疲乏,饥饿状态时,如何能思路清晰而条理地挥动手指?如何能灵敏地接受大脑的指令?没有充沛的体力,如何能技术娴熟地驾驭大型作品呢?一味多练,放开速度快弹,连续不断地多次排练,使思想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不注意体力保持,以至于在正式演出中反而让身体处于疲劳麻木,产生心浮气躁,这样不仅达不到平时练习的水平,而且还会造成精神紧张,加大心理的压力。
钢琴演奏是一项全身的协调运动,要求演奏者在克服自身的紧张压力,技术难点以及外在条件的限制下,去保持高度的灵敏,控制好速度、力量,达到持久,这种持久,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体力做支撑。很难想象,一个身体虚弱、多病的人能够把音乐作品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健康的身体是保证演奏中减少心理压力的因素。
在走上舞台的那一瞬间,每个演奏者都是孤独而紧张的,即使鲁宾斯坦这样的大师,在谈及自己的舞台生涯时,也不得不承认这点。演奏者应将这种紧张感转化为适度的兴奋感。如果我们上台时,常常是紧张有余而兴奋不足,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平。
演奏者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时,尤其需要有灵敏而迅速的应变能力。在演奏的瞬间往往有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干扰演奏的进行,如突然某个琴键不起来,演奏中不小心漏了一两个音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可能发生。这对演奏者是一个考验,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集中思想继续下去,不能因此受到影响,打乱了思路。思想上要有充足的准备。
以上几点是演奏中主观、客观造成经常发生的心理因素,要改善乃至解决这种状况。首先,我们要让自己逐渐树立自信心,自信心一旦丧失,要想重建将会相当困难。因此,我们平时不但要注意提高技能技巧,而且必须重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舞台演奏心理。鲁宾斯坦曾说:“当我走上舞台,我便是国王。”在做好充分的准备,走上舞台时,我们相信自己必定能创造出美好的瞬间。
另外,弹好钢琴是弹奏者的主观愿望。要达到理想的演奏目的,必须付出艰苦的、长期的代价。从古至今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霍尔绍斯基、殷成宗、刘诗昆等,这些钢琴演奏家没有一位是一帆风顺,不费吹灰之力,一举而成名的。巴赫,受其音乐家族的耳濡目染,4岁就会唱歌,6岁就会弹琴,10岁时,父母去世依靠哥哥生活。哥哥也是一位音乐家,因巴赫年幼不准动用他的乐谱。巴赫看准其兄的一本乐谱,偷偷地拿出来手抄,白天怕哥哥看见,晚上不敢点灯,在月光下偷偷地抄了6个月才完成。此例说明即使天资聪明,也要艰苦奋斗,才能使艺术天才发挥尽致。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既要重视技巧的掌握和训练,也要重视音乐修养和心理因素的培养,以及付出艰苦的、长期的代价。唯有如此,才能使演奏更好更靓丽,才能成为真正的钢琴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前苏联)涅高兹著. 汪启璋,吴佩华译.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1.
[2]张凯.音乐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3]吕景云.艺术心理学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