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艺术家金业勤 从老天桥一路走来
金业勤的名字也许不为现在的年轻人熟知,但在中国杂技界他是绝对的老前辈。他曾是北京老天桥上响当当的杂耍艺人,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家级杂技团——中华杂技团(后更名为中国杂技团)的建团元勋之一,更是为中国杂技团赢得国际国内金奖的第一人。
如今, 88岁高龄的金业勤是目前唯一健在的老天桥“掌穴的”老艺人(就是演出场子的主持人,也是主演)。
与骆玉笙、侯宝林同台于天津杂耍园子
金业勤是满族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代后人。可惜,到他的祖父一辈时,家道败落。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更害得他家破人亡。金业勤的父亲便学了门修车的手艺,维持家计。
在金业勤5岁的时候,父亲给他买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了辆小自行车。从此,骑自行车便成了他平日里最爱干的事。金业勤上小学时就学会了在自行车上玩一些小技巧。因为有了这项特长,老师推荐他在全校运动会上表演车技,他的精彩演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由此,坚定了他学习车技的信心与决心。
由于生活困难,高小一毕业,金业勤就在朋友的介绍下去往天津,从此走上了学艺、卖艺的生涯。
“我拜在当时中国著名的魔术大师陈亚南门下为徒。师傅对我的车技很是赞许。因此,除了跟师傅学习魔术,我还学到了很多车技表演时用的功夫。在师傅的指导下,我的车技进步很快,半年之后便登台表演了。后来,我的两个妹妹也来学艺,成了我的助手。我们的表演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金业勤回忆道。
师傅待金业勤极好,为了让他在杂耍界站稳脚跟,特意请了众多杂耍界的名人和报界人士参加他的拜师宴,轰动一时。从此,金业勤成了有门有户的杂耍界艺人了,其演出的消息也时常被报纸刊登。
那时,金业勤登台表演的场地是在天津的几个有名的杂耍园子,和他同台演出的也都是曲艺界的名角儿,如刘宝全、白云鹏、骆玉笙、马三立、侯宝林等。“侯宝林对我帮助很大。那时候,在杂耍园子里,甭管是唱大鼓、唱坠子,还是说相声、玩杂耍,都得在演出前讲上一段话,这段话是对观众的客气话。他就耐心地教我怎么上台说话,让我受益匪浅。”金业勤说。
北京老天桥卖艺的“小老黑儿”
在金业勤的记忆中,老天桥是老北京一大特殊的景点。它地处交通要道,多年来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聚集地,更是吃喝玩乐的大游艺场。虽然城里面也有戏园子、电影院,可那都是有钱人能去的地方。天桥就大不一样了,有钱的能逛天桥,一个子儿(钱)没有的照样能逛天桥,像摔跤、变戏法、耍狗熊、抖空竹等这类卖艺的场子随便看,一年365天从不间断。所以,他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而经久不衰。
从天津回到北京后,金业勤兄妹三人便常年在老天桥撂地(露天卖艺场所)表演车技,如在自行车上表演站着、躺着、钻来钻去,把自行车立起来当一个轱辘车骑等,他还落下一个外号“小老黑儿”。“那时候常年在天桥卖艺的差不多都有个外号,如摔跤的宝三、练杠子的飞飞飞、举刀拉弓的大刀张等。”金业勤笑道,“我外号的由来,说来也可笑。那时,我们都在露天地里卖艺,大部分时间都被晒着。我生得黑,且越晒越黑,最后真跟黑人似的。从前老北京管特别黑的人叫‘老黑’,又因我年纪轻,所以大伙就叫
我‘小老黑儿’。结果,卖艺的那些年,没人知道我的真名,只知道外号。现在70岁往上的老北京,会有不少人知道天桥上有个练车的‘小老黑儿’。”
金业勤说,在天桥卖艺除了有真功夫,还得会好多对付观众的“玩意儿”,如“圆黏子”“开杵门子”等,才能挣到钱。“卖艺的场子都得先‘圆黏子’,即变着法儿地把人招引过来,等人多了才正经地练功夫。之后,就是‘开杵门子’了。简单说,就是在练真功夫前跟大家说‘练完要给钱’的套话,这话得说得极有水平,不然辛苦练完,刚说要钱就‘酥黏子’了(有的人看完不给钱就走,即或有些想给钱的人也会被他们给挤散了),挣不到钱。所以,这是个很重要的环节。”“众位!我们要是练好了不摔不砸,您看我小哥仨练了半天真不容易,您带着方便富裕,往场子里扔个块儿八毛的,我们好养家糊口,忘不了您的好处,谢谢您了。哪位说我没带钱,没带钱没关系,您白瞧白看,您给我们站脚助威,看我们练得好,您给来一嗓子,给鼓鼓掌,我们也谢谢您……”金业勤随即给我们学了段当时卖艺说的话。
为中国杂技团赢得第一块国际金牌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夏天,金业勤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参加了文化部选拔演员的会考。文化部意在通过这次会考把出类拔萃的艺人们聚在一起,成立一个国家级的演出团。3天的考试共选出15个节目、46名艺人,其中就有金业勤兄妹表演的《车技》。
1950年10月20日,金业勤所在的演出团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演出之后,周总理向团领导和部分演员询问道:“你们演的这些节目是什么剧种?”大家的回答千奇百怪,有的说叫马戏,有的说叫杂耍,还有的说叫玩把戏的……周总理想了一下,说:“就叫杂技吧。”从这一刻起,中国民间的杂耍、马戏、魔术等技艺终于有了一个合适、统一的名字。当即,这个演出团也被周总理定名为“中华杂技团”。“我看着大伙,有人一边高兴地笑,一边激动地流泪,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水。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旧社会底层的杂耍艺人,如今也有了公平的待遇,突然间能为国家领导人演出,感觉真是幸福极了。”金业勤激动地说。
从此,新中国杂技一路蓬勃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我国文化交流中获得国际金奖最多的艺术门类。而金业勤就是此过程的见证人,也是第一人。1950年,金业勤随中华杂技团赴莫斯科列宁勋章马戏院演出,这也是中国派向国外的第一个演出团。此后,他共参加过4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1957年,他与其妹合作表演的《车技》获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杂技比赛金质奖章,为中国杂技团赢得了第一块国际金牌。1992年,他获得首届“百戏奖”(中国杂技最高奖)。
希望还能为广大民众演出
金业勤退休后仍高度关注着中国的杂技艺术事业。“现在的杂技跟老艺人练的完全不同了,是集音乐、舞蹈、美术等多门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观众不仅看到了高超的技巧,更欣赏了高雅的艺术。”金业勤欣慰地说,“现在以故事为主题的杂技剧很多,是过去没有的一种形式,值得提倡。可创作者们也要注意以技巧为主的杂技,以及滑稽杂技的编创和发展。希望杂技艺术能多条腿走路,越来越好。”
此外,金业勤表示:“杂技艺术来自民间,政府应多组织杂技团,去给工人、农民、学生们演出,宣扬杂技艺术蕴含的‘人要身体健康、人能战胜困难’等健康的思想。这样做,各团才不会总盯着奖杯,杂技艺术也能良性发展。”
2011年10月,金业勤作为曾亲历过天桥繁华的第一代杂技表演艺术家,参加了北京天桥演艺区奠基开工仪式。天桥演艺区规划总面积207万平方米,将建设成为集北京特色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于一身的东方艺术演艺区。金业勤说,重建天桥是他们这帮老艺人的心愿。希望建成后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工薪阶层下了班,花10元、20元,就能看到精彩的表演。“我会常去那里看戏,若身体允许,希望还能为广大民众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