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追求深度还是体验快感——论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流行音乐
  论文摘要:阿多诺以社会学角度为切入点,把流行音乐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认为随着文化工业的兴起,音乐艺术已发生蜕变,失去了真实的个性和独立性。他以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经典分析为依据,对美国当时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无情的鞭挞。阿多诺的批判性观点,对于处在重要转型阶段的中国流行乐坛,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时刻提醒人们,必须理性应对市场经济时代的媒介和文化。


  泰欧多尔·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是法兰克福学派④的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美学家,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批评家之一。阿多诺是以哲学家的身份闻名于世的,同时他还是一位音乐理论家。阿多诺的音乐素养深厚,在音乐社会学方面尤有建树,他站在哲学和社会学的高度,评判西方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关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阿多诺一生著述甚多,美学和艺术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论流行音乐》(1941)、《现代音乐的哲学》(1949)、《音乐社会学导论》(1968)、《美学理论》等。
  一、阿多诺的音乐美学思想
  在阿多诺的音乐理论著作中,他从社会学角度人手探讨音乐美学问题,在艺术与社会现实的问题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他明确指出:“真正的艺术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阿多诺认为社会是艺术的本源,也是艺术评论家分析艺术作品时的最根本出发点。音乐艺术尽管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自身特征——高度抽象性和表现性,但同样与社会紧密联系。无论是历史上的古典音乐作品,还是当代的流行音乐作品,都是以某种方式展现当时的社会,提供这一社会的“审美文献”。…这种“审美文献”展现的并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这个时代人的精神境界。阿多诺认为音乐艺术要真实地反映人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征。“在音乐中,社会、社会的运动和矛盾无不朦胧地显现出来。”他认为,音乐中的冲突正是社会中的冲突的某种显现。在音乐的社会本源问题上,阿多诺站在历史唯物论的立场上研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在艺术作品中是以怎样的方式体现的呢?阿多诺认为,艺术作品不是简单地模仿、再现或反映现实,而是以“离间”的方式来实现艺术对社会的功效。所谓“离间”的方式是使艺术品与社会现实相疏离,成为不同于现实的“异在事物”,成为摆脱了物质外壳的纯精神性的东西,给人以启迪。音乐更是如此,它最大限度地摆脱了物质材料实体,是一种抽象的、主观的艺术。阿多诺认为,艺术应以批判的姿态关注现实,而不是作为现实社会的附庸品。他指出:“音乐——不应该是粉饰的,而应该是真实的。”“无情地逼真地表明了现代人所受的苦难”。
  阿多诺的音乐社会学理论发端于他对艺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在阿多诺看来,随着资本主义各种危机的加深和异化程度的加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艺术生产已经被同化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一体化秩序之中,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文化工业”。①文化工业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使艺术品表现出一种纯粹的商品特性,使艺术面临着失去自我、失去独立性的境遇。阿多诺以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经典分析为依据,认为“文化工业”的产品不是艺术品,因为它们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在市场上销售的、可替代的东西被生产出来的,只是为了商品交换,而不是为了满足任何真正的需要。这样一来,商业价值体系支配了艺术领域,艺术家成了顾主们的奴隶,艺术品沦为纯粹的商品。随着艺术产品被大量复制出来,艺术品也失去了个性、风格及原有的功能,失去了对社会的反省和批判力量。
  阿多诺以流行音乐为例对“文化工业”的诸多弊端进行了深人的剖析和批判。他指出,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呈现出无所不在的商品化趋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性。他明确指出:“就最严格的意义上讲,爵士乐是一种商品。”当音乐作为一种商品存在时,它的生产和接受会为价值规律所统摄,纳人了市场交换的轨道,交换价值和利润动机成为决定性因素。流行音乐受市场引导,它的创作者主要关心的已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和审美价值,而是上座率和经济效益。创作者为了迎合顾主追求最大利益的需要,忽略了音乐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作用。阿多诺把流行音乐的这种商品性质,称之为“音乐拜物教”。流行音乐的“排行榜”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资本主义文化市场中,大众有了一种虚假的自由选择权,它看似个人自由选择的民主结果,其实是音乐工业的一种推销手段。
  在美国期间,阿多诺亲身经历了大众文化的兴起,流行音乐和大众传媒成为了阿多诺的思考对象。“人们在听轻音乐时,从听到的流行歌曲的第一个音节,就可以猜出后来的续曲,往往因为乐曲果然如所猜想的,也就自得其乐。”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遵循商品生产的逻辑,使得流行音乐呈现出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与伪个性化(pseudo—individualization)的特征。事实上,这也是整个文化工业产品的主要特征。尤其在现代传媒迅速发展的年代,一切艺术都被纳人文化工业系统,转变为广播电视的形式,广播电视带动着个人与社会的同一,促进着社会的统一化、机械化和标准化,典型地体现了艺术在当代社会的蜕变。在工业化的社会中,艺术品转变为消费品,艺术欣赏规律完全为消费规律所代替,艺术从而发生了蜕变,不再具有超功利的特性,丧失了反映社会真实和创作者个性的品质。
  二、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启示
  阿多诺从社会学角度人手探讨音乐美学问题,以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经典分析为依据,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进行深人剖析和大胆的批判,认为真正的音乐应该正视异化的社会现实,表现人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征,要努力摆脱市场经济带来的商品性和虚假的个性,使之具有独立性和思想性。阿多诺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于处在重要转型阶段的中国流行乐坛,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生产、制作、经营、销售、扩展、传播、教育等方面已粗具规模,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当下的中国的文化,可以划分为国家权力支持的官方话语,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精英话语以及市场力量支配的大众文化。”当下的中国流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种社会情绪,代表了一定时代的大众的声音。回首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从邓丽君时期的纯真年代,到崔健的反叛时期;从怀旧版的“同一首歌”,到“超女”……都是社会时代气息的真实反映和表现。虽然流行音乐不同于严肃音乐那样具有深厚的历史重任,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流行音乐的存在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价值。它涵盖了一种大众精神,因为需要发言的决不仅仅是文化精英、知识分子,大众也需要以自己的语言来发泄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个人权利。流行音乐就象征了这种语言。文化虽有雅俗之别,却并无高下之分。流行并不意味着流俗,通俗也更不等于媚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放松自己的心情,需要娱乐、轻松的音乐艺术来调节紧张的生活;在现代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需要通过一种艺术形式,把这种压力宣泄、排遣出来,达到身心彻底的解脱和放松。这也是著名美学家康德所说的“快感”,即感官的快适和满足。流行音乐带给人的“快感”是功利性的,是让人的情感得以宣泄和表达,达到舒畅满足的程度。应当承认,流行音乐具有体验快感的特性,但是否这就是流行音乐的最终追求和最高境界呢?
  按照阿多诺的艺术观,艺术源于社会现实,艺术作品应以“离间”的方式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而不是简单模仿、再现社会,更不是以假象来蒙蔽观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行音乐要追求的不仅仅是它的商业利润和单纯的娱乐性,更应当追求思想的深化和个性的完善,展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我们应当意识到,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并非不入大雅,而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大众艺术,它关涉和反映大众的生存状态。关注流行音乐就是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我们自身的生存方式。所以,当今中国流行乐坛不能被天下太平、其乐融融的假象所蒙蔽,而应该肩负起对社会负责的重任。当然,我们不能以严肃音乐的标准来要求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毕竟是一种娱乐型的大众文化,不能忽视它的娱乐性,但娱乐性并不等同于庸俗,更不等同于纯粹的商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行音乐拥有双重的功利性,一方面是外在的功利,即宣泄人们压抑以久的情感,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享受,也带给音乐制作商们效益和回报;另一方面是在人们宣泄放松之后该如何呢?这就要寻求艺术的潜在功利——对人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升华,引人走向高尚的境界。这一追求在严肃音乐听众严重缺席的当下,流行音乐似乎应该多少担当起这一任务。真正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该通过音乐作品向世人倾诉真实的人生感触,引起人们对社会的一定反思和对人生的叩问,赋予流行音乐以较高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使得大众艺术作品缺乏创新性。流行歌曲总离不开失恋、母爱、家庭和睦等老套;电影、电视除了凶杀暴力就是缠绵的爱情;偶像崇拜也变成了对一种标准的崇拜;明星的包装也倾向于相同的程式。这样的大众文化,不但不能满足观众的多元化的审美要求,而且是对观众个性的扼杀,消磨人的艺术感悟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音乐传播技术的提高,中国的流行音乐也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乐坛,音乐被当作商品被生产出来,并且按照商品的流通规律被消费掉。在决定投资生产流行音乐作品之前,先预测当下的观众对什么最感兴趣,怎样才能吸引他们的耳朵,怎样才能在音乐排行榜中首屈一指。正是这种商业性的目的,促使中国流行音乐作品的内容趋向庸俗化,使得流行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技法趋于雷同化。这样的生产模式生产出来的音乐作品,使得观众在空闲时间里可以不用动脑,只管宣泄自己的情感,使感官被到处弥漫的流行曲调弄得麻木不仁,使人的主体性不是得到强化,而是受到压抑。流行音乐使人们逐渐懒得使用自己的思维,mtv的发明者聪明而又顺乎潮流地将音乐引诱到视觉的道路上,或者说,我们在毫不费力地运用视觉看音乐。音乐编导使得我们成为被动的受体,以至我们在谈论某一首歌曲的内容时,拂面而过的意象竟是同一个画面,艺术的个性从此毁灭,人本身固有的丰富性从此损失殆尽。
  正如阿多诺所认为的,文化工业在工业技术的推动下,大批量地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将情感纳入统一的模式,纳入巧妙包装的意识形态,使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无条件地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和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中。为了商业的利益,许多流行音乐的艺术家们纷纷参加商业性的包装与炒作,去参加短期效应的造星运动。于是,流行乐坛被帅哥靓妹们所雄踞,流行音乐自身则成为缺失灵魂的躯壳,大街小巷充斥着甜腻腻的曲调和不知所云的歌词。这种纯商业性的音乐制作和流通模式生产出来的作品,离真正的生命越来越远,也离博大的美越来越远。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已不仅仅是有深度的音乐作品,我们所缺少的更是一份对于人生的执著、一种对于生命价值的寻找和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忧患。
  阿多诺秉承法兰克福学派一贯的批判精神,深入地剖析了美国的大众文化,他的美学思想也存在着过于偏激的地方。他结合自身的经历,片面地否认爵士乐是艺术,过于否定流行音乐的价值;他的文化工业理论导致悲观的结论,没有看到大众文化的解放潜力;忽视了艺术与商业、高雅与通俗渐趋走向融合的趋势。然而,阿多诺作为一位思辨型的社会学派音乐理论家,在分析音乐现象时并没有对音乐的具体细节进行繁琐的阐释,往往透过现代音乐作品看到了西方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处境,以批判的精神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进行深刻剖析。他的批判性观点,对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流行音乐,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理性应对市场经济时代的媒介和文化的发展。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更新时间:
    在变化中追求不变:刘建武书法艺术的个性与…
    深度解析副科钢琴教学在声乐表演专业中的运…
    新时期竞技健美操的审美追求刍议
    舞蹈创编的理想追求———哲理性
    关于审美追求与商业尴尬共存——解读“新人…
    具象与意象的深度连接
    简析我国当前的电视深度报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