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但语言和思维到底处于何种关系,更多人易于接受强调语言影响思维这种观点,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到思维影响语言这个新视角,本文试图来论证思维对语言的影响是极为重要和显著的。
关键词:语言 思维 认知 语言相对论
一、对语言影响思维观点的质疑
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尽管历史上有过长期争论,仍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michael stubbs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出发重新讨论这一问题。通过法律语言、科技语言、性别语言以及种族语言等几方面例子来强调它的社会意义,并且从讨论一些基础概念出发,然后重点突出基于文本、语料库分析的经验方法。这种方法确实值得借鉴。我们可以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进一步探讨语言和思维,以及语言和认知的关系,从中确实可以找到语言和思维的某些关系,对其更深入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首先来了解一下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其实质是对语言反映现实还是创造现实这一问题的—种解释,它主张语言影响思维,不同的语言反应不同的世界观。
由著名语言学家沃尔夫的立场出发,并且在此基础上,有一些著名的基础论点和反论点,通过著名的基础论点和反论点的比较和认知,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观点有含糊不清的特征,常在强交际观(夸大)和弱交际观间滑动。进而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言对思维有决定、塑造作用,还是仅仅是辅助、促进思维呢。其实这种观点最根本的问题可能在于打破恶性循环的困难性。语言不同是可以观察到的,由此得出说话者的思维也不同。但他们思维不同的证据是什么?哦,他们使用的语言。我们要调查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想象,我们思维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语言。这就是所谓的恶性循环,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很难说的清楚。我们也可以从michael stubbs的文章中找出类似的观点。
赞同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这种观点确实是值得商榷的,可能不是语言决定思维,而是有其它方面对思维产生影响。我们可以找到可能决定思维的其他原因,比如:语言系统选择的不对称分布和使用频率的影响。我们是否应该强调思维对语言的影响,但显然这种影响是不易察觉的、潜在的,所以不为人们所关注;而语言的表面形态、语法特征、词汇选择是比较容易看到的,所以人们常常易于相信语言影响思维,不同的语言反应不同的世界观这种貌似合理的观点。
二、思维影响语言的新视角
michael stubbs简单介绍了一下语言相对论以及简单历史,并且提到爱斯基摩有若干用来表示雪的词汇,就像有的观点认为,雪对于爱斯基摩人是很重要的,因此他们对此有非常精细的分类以及许多词汇。然而并非如此,他们只有十二三个这样的词汇。即使有很多也不足为奇,并指出原因:群体通常会有对他们而言很重要的某件事物的专业术语,进而证明爱斯基摩词汇不能作为语言影响思维的例子,不能以此为方法来论证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从语法化的角度来看也可以来反驳语言影响思维这种观点,不同的语言反应不同的世界观的观点。在不同的语言中确实是存在抽象的不同的语法化,但这可能是系统选择的影响,这种系统选择是在重要的社会语境中,实际语言使用的这种潜能。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提供的论据,来看语言相对论主张的语言影响思维,不同的语言反应不同的世界观是行不通的。并且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宣称语言是均匀和静态的,这是站不住脚的。michael stubbs首先从种族主义言论指出词汇选择往往揭示不同的道德观点;再就是提到词汇和语法在法庭上构建现实时,词汇和语法的选择。词汇的选择会根据它们自己内在的逻辑而创造参照基准,并且影响理解和记忆。这部分主要是michael stubbs的观点,其并不是很赞同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这种观点,也认为可能不是语言决定思维,而是有其它方面对思维产生影响,并且也可以从中看出思维对语言产生的。由沃尔夫和其他学者带来的难题仍未解决,不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根本不存在思想完全独立于文本表达的理想王国;关于语言和思维相关性的观点形形色色;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我们不可以否认思维对语言有一定影响,并且对于是否应该强调思维对语言的影响,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可以得到一个广阔的视角,但是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问题依然需要相关学者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梁海英.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3]宋德生.沃尔夫假说:渊源、研究与应用.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4]michael stubbs language and the mediation of experience: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and cognitive orientation.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